飛機穿越歐亞大陸後,來到了多年來心思所想的巴黎。很多人稱頌過他,無名到旅行者,有名到拿破侖。我是夜晚到達戴高樂機場的,建於五十年代的老機場有點舊了的牆壁似乎告訴人們這是個古老的城市,世界上最長的自動扶梯承載了每一個初來乍到的游人的好奇。駛出機場,一片現代城市的感覺。臨近機場的日本街因全是日本品牌的霓虹廣告而聞名,空氣中有微熏的葡萄酒味,香氣非凡。 星期天一早,我沿著塞納河走著,慢慢品位著這條豐厚的河流,有人說,讀懂塞納河就讀懂了巴黎,也是讀懂了法國.我試圖讀懂她,可是我越走近她,她越迷人,也越深奧.一條河而已,為何有那麼多人傾倒在她無聲的流動中? 是因為兩邊的建築、廣場、街道.氣派金頂構造的榮軍院,是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地方.美輪美奐的協和廣場,為香榭麗舍大街畫上了和諧的句號,這裡曾是路易十六的斷頭台,現在成了游人休憩陶醉的地方.奧塞博物館裡存放的是1848年後的人類藝術傑作;而1848年前的作品置放在盧浮宮內. 在法院建築的瑪萊一帶,有雨果的老家 ,門口有明顯的標注,不識法文的我,只知道雨果在這裡生活了15年. 還有其他星羅棋布的劇院和廣場,及縱橫各處的老店,有賣老相片老相機老報紙,也有賣新布料新燈具新花,腳踩幾百年歷史的馬賽克地面,頭頂19世紀式樣的玻璃天棚,一切賞心悅目。塞納河的美還在於她的橋。 河的兩邊有數不清的橋,大概有30來座,座座讓人聯想翩翩 ,流連往返,連接著兩邊有故事的建築.米拉波橋,讓人心情激蕩, 亞歷山大橋,連接宮殿和榮軍院,訴說歷史的悲凄…… 走近富有美感的凡爾賽宮,當年路易十四用了10年時間,化去無數的錢把它變得豪華到極致.這位國君5歲就繼位,77才去世. 統治法國前後達72年之久。被稱為太陽王.是世界上執政最長的國王之一.他的執政期是歐洲君主專政制的典型和榜樣。在一段時期他使法國成了歐洲最強的國家,用法文取代了當時歐洲流行的拉丁文. 我走在路易十六曾經用過的精美的圖書館裡,仿佛看見了他在那裡指揮國務,也仿佛聽見了五歲的莫扎特為皇室貴族們演奏的串串樂曲。那麼多成成毀毀,讓人遐想。 最讓人傾心的是長長的鏡廊,宏偉不凡,流光四溢。聰明的皇帝在設計的時候,就想利用每面鏡子對應的落地燈同時反射陽光,像征皇帝的意義就在擴大的陽光光線裡顯現出來。凡爾塞宮後是大花園,平台,緩坡,噴泉和階梯,構成了法蘭西園林。月桂綴通道,山石點噴泉,在花園裡,宮廷男女舞姿翩翩。特麗埃儂宮,是晚年的路易十五和妻子最喜歡散步的天地,路易十五是和平的締造者,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兒子卻成了這個貴比鑽石的宮殿的終結者。盧浮宮像迷宮,更是寶殿。維納斯,蒙納麗莎,勝利女神等告訴人們,藝術的完美能跨越歲月的滄桑。所以許多文藝名人選擇了巴黎,為她獻出了感情。 巴黎的時髦和古老永遠有骨子裡的自然,它有青春和暮年的況味,有適合灑脫心靈的空氣,也有才子佳人的盛會,更有凡俗和脫俗交織的想像力。
在奧爾良廣場附近,喬治桑和情人肖邦分析著情感與理智的問題,他們和當時的名流巴爾扎克,亨利海涅,李斯特交往和探索,巴黎的星空變得空靈而馥郁;在巴黎劇院附近,我們似乎可以聞到茶花女美麗的香氣和如訴的往事,以及她的作者小仲馬被父親拋棄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命運;在塞納河邊,福樓拜不停地寫,把面對河流的窗前燈當作了燈塔;還有,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利斯多夫那些沉痛又歡快的曲子和那容不得一絲虛偽的個性…… 法國作家盧梭和羅曼·羅蘭都拒絕代表榮譽的國際獎項,這是別國所沒有的。他們覺得獨立的藝術人格比金錢重要。藝術是心靈的聲音,巴黎是藝術的眼睛,不需過多言語,她只對藝術鐘情。於是,塞納河成了藝術的投影,一季又一季。
離開巴黎,我才明白為什麼人們都說那是一個給愛情營養的浪漫地方。她代表一種時空,一種永恆的積澱,如果愛情能像塞納河邊那些建築一樣,古老卻不變,那有多好。我看見相偎的人們,其中有一些已經不再年輕,一切落地無聲,不加雕琢,留住美展現美,保留故事而不抹殺故事。
如果我有一個情人在巴黎,我會與她走過塞納河,眺望裝滿鮮花的沿街陽台,看看河邊風雨無阻的賣畫人,也欣賞數不勝數的哥特式尖頂藝術,哪怕最後是離別,我也驕傲,因為寬容充滿魅力的古老巴黎見證過我的感情聆聽過我的足音,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