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4:一月二十八日,正月初三早晨8點從曲靖出發,過白水鎮的電廠開始遇上大霧,9點鐘到達勝境關。進了貴州省,大霧消散,北盤江大橋迎面而來,高山峻嶺之間,險壑深澗之上,一橋飛架,氣勢如虹,景像壯觀;江水碧澈,夾山而下,此去關山萬重,令人遐想聯翩。再一次穿越盤縣、普安、晴隆和關嶺一帶的群山,重新下到國道320,走完24拐。只是原來設在斷橋的收費站,已經不再收費。12點鐘,到達黃果樹。飯後去景區參觀。原以為黃果樹景區就只有黃果樹瀑布,從高速公路下到景區的迎賓大道,購票後才知道這實際是個瀑布群。這一帶沿著流入北盤江的白水河,彙集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瀑布。我們首先參觀的是陡坡塘。陡坡塘瀑布寬105米,高21米,是黃果樹瀑布群中最寬的。瀑布頂上是一個面積達1.5萬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則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長的鈣化灘壩上。灘壩不是斧劈刀削的懸崖,而是錯落重疊的園渾陡坡,這可能也正是稱作陡坡塘的原因。河水從灘壩上溢出,衝擊陡坡的錯落重疊處,如拋珠傾翠;流過陡坡的園渾處,如鋪銀瀉玉;跌入深潭,卷起千堆雪,轟轟作響。據說陡坡塘瀑布有一個特殊的現像:每當洪水到來之前,都要發出“轟隆.轟隆”的吼聲,因此又叫“吼瀑”。第一眼看到陡坡塘的時候,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當看到路邊的說明,才恍然大悟,這裡不就是《西游記》電視劇每集片尾唐僧師徒涉水前進的地方嗎?出陡坡塘去天星橋景區,公路從高處下到河谷之中,這條河谷就是螺螄灘。河灘沿著山谷逶迤曲折,灘上亂石,仰俯蹲踞,各具形態。從灘頭高處瀑布瀉下的河水,喧嘯跌宕,衝擊在這一灘亂石上,激起浪花如雪, 留下珠玉滿灘。天星橋景區地勢低緩,白水河也放慢了速度,在嶙峋怪異的峰巒間迂廻流淌。所以天星橋景區的前部景觀的特點就是石在水中,一進景區腳下就是水。這其中最有趣味的景點是數生園。在石崖石壁之間,淺淺的水面上365塊石頭微微露出水面,迂廻曲折地組成跳橋,每塊石頭表面上都刻著月份和日期,游人伴著綠波,踏著石面尋找自己的生日石。欣賞過各種形態的奇峰怪石,來到令人驚嘆的天星洞。一進洞口,頓覺溫暖如春,循壁鬥折蛇行,狹窄局促,猛然間,豁然開闊,如重見蒼穹,原來是個溶洞大廳。據介紹,廳高50米,直徑150米,面積1.8萬平方米。洞內石花鐘乳,在彩燈照射下,光怪陸離,如同仙境。小心翼翼地走出溶洞,來到天星橋景區後半部。這裡景觀的特點是水上石林,所謂“石上流水,水上有石 ,石上生樹”,“有水皆成譚,是石總盤根”。石柱石峰,榕樹古木,流水清泉,豐富多彩,有聲有色。隨著白水河在石隙、綠樹、青苔間跳躍前進的腳步,沿著棧道前行,來到黃果樹瀑布群最秀美的銀鏈墜潭瀑布。白水河在快流出景區的時候,突然下跌,河床陡陷,底部成潭。河床石面上由於石灰鈣化,形成無數小坑穴,流水漫頂而下,仿佛在滾珠落玉,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似無數銀鏈墜入潭中。又由於鈣化的河床宛若渾園的扇面,又像孔崔開屏,所以格外秀美。坐纜車來到天星橋景區出口,再到以壯美而聞名世界的黃果樹瀑布。進入景區走過盆景園,在大扶梯的出入口,沿左側石階而下,到了瀑布前寬闊的峽谷之中,遠遠地看到寬闊的瀑布如同若干疋白練,從懸崖峭壁之上傾瀉而下,瀑布前的犀牛潭水清如碧,水經過一道石坎溢出,流過淺灘,又跌入前面的馬蹄潭,然後又是經過一道石坎,流向下一道河灘水潭,潭灘相連,逶迤不斷。再沿左側石階緩步上行,拐進瀑布水簾背後的水簾洞,這條長達134米的崖廊洞穴,從瀑布背後攔腰橫穿而過,由洞窗、洞廳、洞泉和通道組成。從水簾洞內觀看、觸摸飛瀉而下的瀑簾,耳聞雷嗚般的水聲,令人驚心動魄。從水簾洞走出,沿大瀑布右側山坡,逶迤而行,一路觀賞大瀑布前的素湍綠潭,通過一道懸索橋來到大扶梯前,扶搖而上,回到景區出口。下午6點鐘,從黃果樹景區出發,又從貴陽城進出,然後才駛上去凱裡的高速公路。晚9點半,達到凱裡,宿民族賓館。進出貴陽城可能是錯誤之舉,應該有不經城區的繞城公路,但是我們不知道。今日行程587公裡,不計游覽的5小時,用時7小時,交過路費3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