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五行-蘇州城裡寒山寺

作者: ZH叮叮走天下

導讀 ( 先來一張寒山寺的全景圖) 第二天醒來已是大中午,可我總感覺剛剛才把眼睛閉上,沒睡夠。沒辦法,強忍著睡意爬起來,感嘆著,美好的一天又是從中午開始。本來計劃今天去蘇州的水上樂園的,大夏天,去這個地方這邊實在太合適不過了,可這個時候已經太陽曬PP了,只能放棄了。按照計劃,應該是去拙政園的,自己已經打印了五張關於其的介紹,可老鄉去了也覺得沒意 ...


( 先來一張寒山寺的全景圖)

第二天醒來已是大中午,可我總感覺剛剛才把眼睛閉上,沒睡夠。沒辦法,強忍著睡意爬起來,感嘆著,美好的一天又是從中午開始。本來計劃今天去蘇州的水上樂園的,大夏天,去這個地方這邊實在太合適不過了,可這個時候已經太陽曬PP了,只能放棄了。按照計劃,應該是去拙政園的,自己已經打印了五張關於其的介紹,可老鄉去了也覺得沒意思,無奈,只好改去寒山寺了,拙政園就留給下次一個人的時候再慢慢欣賞這世界文化遺傳吧。准備好,出發!

寒山寺在蘇州的西面,而我們住的金雞湖在蘇州的東面,一東一西,本以為路上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結果我們轉了輛公交車,不到三刻鐘就到了。原來橫跨蘇州東至西,也不過如此嘛,哈哈。

下了車,來到了楓橋路上。游玩下來,個人感覺寒山寺有兩個大門可以進入,一個是山門入口,一個有個照壁入口,通俗點形容,就是很大的黃色的牆上寫了大大的“寒山寺”三個字,感覺中國的寺廟大多都是黃牆配黑字。建議大家還是從山門的這裡進去游覽,一方面你游覽後從有照壁的出口出來,還可以隨便繼續瀏覽楓橋和鐵嶺關,然後沿著中國所有景點必有的項目之一的商業街出來,又正好是我們之前進口的地方,既都逛到了,也不會浪費多余的時間和體力。另一方面,一般的旅行團都是從有照牆的那口進來,這樣可以避免與他們相撞,如今跟團實在是太不合適了,我親耳聽見導游忽悠游客說什麼快要下雨了,那個普明塔院上去也沒意思,就是XXXX雲雲,於是乎,不到10分鐘就把自己的游客帶出了景點,帶去了商店忽悠游客買東西拿回扣去了。一群跟團的游客和趕鴨子一上一哄而上,導游在講解的時候他們在拍照,然後導游結束講解他們就繼續跟著走綜合以上觀點,還是從有門面的這處進入游覽的比較好!隋唐以來,古運河的繁榮孕育出了當年的楓橋古鎮。六朝時期的梁天監年間,深受佛教影響的中國民族在這裡建造了寒山寺,從此,寒山寺就在香火不斷中過著他默默無聞的日子。直到唐朝的一天,因科舉失利的張繼路過這裡,有感而發的一首《楓橋夜泊》,讓這個古剎頓時紅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在日本也是婦孺皆知,每年除夕,成百上千的日本人專程來寒山寺聽鐘聲。原因是拾得和尚東渡日本傳道,在日本建“拾得寺”,與寒山寺為姊妹寺,同時,把佛家叩鐘一百零八下的規矩也傳到日本。

我的游覽路線是,從山門進來,印入眼簾就看到一個大鐘,據說現今寒山寺裡的古鐘已非張繼詩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鐘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間補鑄的大鐘也已不知下落。一說當時“遇倭變”,銷熔改鑄成大炮;一說已流人日本,如康有為詩雲:“鐘聲已渡海雲東,冷盡寒山古寺楓。”為此日本國內還曾大力搜尋,但徒勞無功,遂留下千古之謎。當然,這個大鐘是在門口的,不知是不是鐘房的那個。佛說,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鐘響108次,人的所有煩惱便可消除。中外游人雲集寒山寺,目的也是為了聆聽鐘樓中發出的一百零八響鐘聲,在悠揚的鐘聲中辭舊迎新,祈禱平安。可眼前這個大鐘,沒有工具,別說敲了,就是聽上一聽也難啊。無奈,只好以“夜半鐘聲到客船”為由,看著頭頂上的艷陽高照,安慰自己,下次夜裡再來吧。後來到了鐘樓,才知道原來重點是在這裡,看到我的功課做的還是不行啊。當然,這是後話!



(一進門的大鐘)

穿越小假山,與前方的普明寶塔來張合影後馬上下山,旁邊就是寒山丈寺,這裡幾乎可以放棄啦,你走進去就是讓你買東西消費的,對於我這個沒有定力的人,進去肯定會忍不住被裡面的銷售MM美色加口才的誘惑,還不去為妙。於是,我來到了普明寶塔,真不厚道,只讓你上到二層。爬上陡峭的樓梯,我站在普明寶塔的第二層,眼睛開始了神游。周圍是亭台樓閣,湖裡更裡鯉魚烏龜齊齊上陣,鳥語花香江南不虧是江南,就連寺廟也弄的那麼小橋流水。不遠出,是一棟棟典型的江南名居。遠眺,一坐坐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正拔地而起,所以,你也很難體會到“姑蘇城外寒山寺”的意境,我翻起蘇州地圖,在古代,蘇州城指的就是護城河裡的那四四方方的地方,而寒山寺裡這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我想,當面張繼也許就是因為感覺到寒山寺這裡的偏僻加上自己的科舉失利才會有感來句“姑蘇城外”,可現在,城市發展了,這裡已經是繁華的“市區”了,姑蘇城的這個“外”已很難體現了。



(在假山上給普明寶塔來張藝術照,哈哈)



(房頂上全是善男信女們投的硬幣,也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麼意思,但人們總是跟風似的一個接著一個來)

發呆了許久,才返過神來。小心翼翼地爬下陡峭的樓梯,大步跨越一小橋,正對面就是法堂,原以為裡面會有什麼東西吸引我,結果走近一看,裡面空無一人,那些設備也是一般廟宇有的,沒什麼特別。於是,坐轉,驚喜的發現池塘裡的烏龜居然和鯉魚在嬉戲,引來了許多游人駐足觀看。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一只狐狸想吃一只烏龜,於是,小烏龜把自己的四肢全縮起來,做了所謂的縮頭烏龜。於是,兩人就在那裡干耗,兩個小時過去了,飢餓難忍的狐狸離開了,烏龜得勝了。佛說,魔波旬”也隨時等待著修行人出來犯錯誤,去染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這時候修行人應當學習聰明的烏龜,把自己的覺想密藏起來,不讓“波旬”得到機會。

繼續前行,就是碑廊了,這裡有許多OOXX的名人在書寫著張繼的《楓橋夜泊》。本人對書法沒興趣,對這裡的名人也不了解,拍了張自己認為比較有藝術氣息的照片,去了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寒拾殿。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山寺的由來正是因為唐貞觀年間寒山、拾得兩位高僧由天台山來此住持而得名。寒山曾隱居浙江天台寒岩,自號“寒山子”,他善於作詩,人稱詩僧。拾得原是個孤兒,被大台國清寺高僧車於在赤城山道上抬得收養為僧,故名拾得。他們之間有段對話,在如今物質橫欲的世界裡,不知道誰還可以做的到,又或許,它本來就是在安慰你,在讓你學會逃避吧: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日: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寺碑廊,有許多大家在這裡寫下了《楓橋夜泊》)

隨後是大雄寶殿,出來後,你就是在左邊看到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如今的它已經沒有往日的風采啦,熙熙攘攘的游客都在旁邊的長廊上休息,一群一群的游客正在游客的帶領下你進我出的,吵得很。在眾多的游客隊伍中,我發現了一群來自越南的團,導游正在用極私廣東話的腔調津津樂道地說著。我最近正在看一本關於越南的書,由於越南存在著許多華人的後裔,香火在越南也是非常之鼎盛,他們來這裡參觀一點也不覺得奇怪,只是我在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延續。

鐘樓為二層,八角。傳說張繼詩中的鐘就是懸於原來這裡的鐘樓樓上。但現在的鐘樓建築和這裡的鐘都不是唐代的了,現在這口鐘是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鑄的,距今有90多年的歷史。現在的鐘樓是解放後按原樣修復的。

前方,嵌花崗石碑刻“寒拾遺蹤”四字,我不關心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倒是上面的這顆樹很有意思,枝條的線條非常優美,樹葉不茂盛卻給你一種水墨畫的意境。再往前走,就算基本結束寒山寺的游覽。在人滿為患的空隙中,終於與那照牆來了張合影。走上XX橋,本來繼續游覽楓橋景區,上前一問門票居然要25元,而且裡面也貌似沒幾個人,於是果斷地放棄,就這樣,與楓橋,鐵嶺關還有當年張繼夜泊的地方失之交臂,不過為了挽回損失,我特意在網上下了幾張相關的圖片,了表遺憾。

附: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小貼士:

票價:20元

地址:寒山寺弄24號

電話:65336634

公交游3線、313路(原3路)、406路(原6路)、9路、10路、931路(原31路)、307路、622路(原620路)、324路(原24路)、45路、301路到達。

這裡上傳的圖片有限

更多圖片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