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的周莊(轉貼)

作者: 娓娓山莊

導讀爛漫四月天,暖風拂面,百花爭艷,萬株吐翠,正是踏青訪古之良時。聽聞江南周莊已愈多年,雖心怡之,然總無法成行,一直引以為憾。而今,得以了此夙願。於是,沾沾自喜。 小巧的周莊,蘊涵著九個世紀多的歷史風情在其中,伴著小橋,伴著流水,伴著小橋流水邊的人家,古鎮顯得神秘而靈秀。沐浴著屬於新世紀的陽光,漫步於古鎮的水畔橋頭,走過一宅一宅的院落, ...

爛漫四月天,暖風拂面,百花爭艷,萬株吐翠,正是踏青訪古之良時。聽聞江南周莊已愈多年,雖心怡之,然總無法成行,一直引以為憾。而今,得以了此夙願。於是,沾沾自喜。

小巧的周莊,蘊涵著九個世紀多的歷史風情在其中,伴著小橋,伴著流水,伴著小橋流水邊的人家,古鎮顯得神秘而靈秀。沐浴著屬於新世紀的陽光,漫步於古鎮的水畔橋頭,走過一宅一宅的院落,聽著導游的講解與介紹,這風雨九百歲的水鄉在我心中出落得更為深刻了。

游思過往歲月的周莊,寧靜、古樸、安詳、清麗。於是艷羨那曾經得以在周莊生活的先人們。那些保存尚算完好的宅院,都勾起了我無限的暇思。從且窄且暗的樓道拾級而上,那“咚咚,咚咚……”的腳步聲,在我聽來,仿佛古宅正講述著它的歷史故事;走上閣樓,小姐的閨室,繡房等一一呈現於眼前。推開木窗,可以一覽院內的全景。望著樓下古井邊嬉戲的同伴們,卻又隱約聽到了小姐的盈盈笑語。只是,不然。紅樓依舊在,佳人早已隨歷史遠去。

自古宅出來,水道邊的街道雖窄,卻不妨礙游人如織。於是,來到周莊,看到了周莊,看到了周莊的水與橋。然而,滿眼的人群中卻並無多少地道的周莊人。興許,那正劃著漿駕駛著小船靈活穿行於縱橫交錯的水道中的船娘們才是。然而,又因為語言不懂,無法交流。甚感遺憾。畢竟不了解一個地方的民風,不能算了解這個地方。我總以為,地理環境等因素只是一個地方的骨架,而其居民才是血和肉。

蝸行於人流之中,看到水道兩側的建築,幾乎無一不試圖去具備一些古色古香的韻味。然而,一張張酒樓的招牌,一聲聲小販的吆喝聲,都背離了它們的意圖。於是,又遺憾著。

幾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的周莊,都是無比寧靜的,水鄉人安居樂業,過一種平靜安詳的田園生活。但,隨著整個中國的發展,隨著中國的開放政策,水鄉被慧眼識出,辟為重要的旅游景點。自此,古鎮的古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光客,越來越多的遠客又慕古鎮的靈秀之美名而紛至沓來。從此,周莊的旅游業火了,周莊於是緋名於海內外。

不可否認,周莊的開放確實導致了周莊的巨大發展,給周莊人帶來了實惠,同時也給似我等之輩的外鄉人提供一個絕妙的去處。周莊的開放是必然的,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在新世紀的今天,我們無法封閉的,我們都得尋求發展的契機。

可是,緣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樣的道理,周莊的開放不可避免地也帶來了一些弊病。周莊的旅游業使得周莊太嘈雜,太擁擠,於是古鎮引以為長的古樸與寧靜正逐漸遠去。君不見,現代化的印跡正一步步地滲入到古鎮中去?也許有一天,古鎮再與別地無異了;也許有一天,現存的古宅等也總將不堪萬人的厚愛,而無法繼續展現與游人眼前;也許,我們的後人只能在書籍或是傳說中才能了解到古周莊的古樸和秀麗。那時,他們只有在心中勾勒出一個美麗的夢。

也許有一天,會有人發現,小小的古鎮太小了,再載不動巨多的游客了。於是,他們或許會去尋覓一塊更為寬敞的地方,克隆一個大些的周莊來,去設法用現代的方法來保存屬於古周莊才有的那種韻味。也許,只有到那時,周莊才有可能寧靜些。但是請不要奢望,它能回復到幾百年前的那般寧靜,那般古樸,畢竟我們無法阻止時代發展的步伐,畢竟我們沒有理由摒棄現代化帶來的便利。

也許有一天,……

其實,這些只是一時的胡思亂想而已。明天的周莊真正是怎樣的,又有誰能說得清,道得明?就像幾個世紀前的周莊人,他們必定也很難想到有這麼一天,他們的家園會在中國,在世界引起如此的興趣吧!明天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完全可以相信會更美好的。只是,那需要我們整個社會的關注和努力的。我但願,周莊這個秀麗的江南古鎮能歷久彌新!


精選遊記: 周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