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時間把自己的游記,記錄下來了,
“八百裡秦川風土人情依舊兩千年古都帝王將相何在……” 抵西安時,夜幕已降臨。華燈初上,西安城沒有了白天的喧鬧,與寒風和雪花相融,讓人感到一種似是而非的寧靜。在我的想像裡,西安作為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封建王朝故都,應該處處充斥著古香古色,但我進城後放眼望去,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聳立的都是一些現代化的樓房。如果不是剛進城時看到那一幢頗有氣勢的古城樓,覺得西安城與其他城市也無異同之處。可能是有一種古都的氣味吧。
人們常說“南方的山水出秀才,北方的黃土埋皇上。”據史書記載歷史上有一百多位皇帝,陵寢在西安的就有七十多位,而這些帝王中,當屬秦始皇二世嬴政的陵寢規模之大,據說始皇帝曾經請了五十多位的風水先生位他看陵寢,最後得出葬在西安是以風水寶地,陵寢安葬的地方是“頭枕驪山、腳踏渭水、一手抓金、一手攥玉……”
曾經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始終被籠罩在黃土彌漫的空氣之中,因而,西安就有了黃土的味道。雖然去的西安的時候已經已經是寒冬腊月了,但是也沒有減少其古都的味道,陣陣寒風吹過,冷風中包含著泥土的氣味,微微有些酸。
到了預定好的賓館,是一個商務酒店,環境還不錯,早早休息,行程還很緊,要養精蓄銳,一早將行李放在、賓館,便開始了一天的行程,人都說來西安是活人看死人,所以當然要去看兵馬俑了,所以直接奔赴兵馬俑。兵馬俑展覽館一共有四個展室,其實是三個俑坑加一個銅車馬展廳,還有一個環幕影廳。第一個佣坑是‘楊大爺’發現的,真大啊。雖然只有前面幾排俑是完好的,但是看到那些殘缺的兵士和戰馬,兩千多年前的戰爭場景仿佛如生般再現。項羽雖然燒毀了它們,但歷史的筆跡卻是永不褪色的。如果生在那朝那代,身為熱血男兒,我也會因痛恨嬴政而移怒到陶俑的。可憐項羽,一世英雄,也不過只拿這些無聲的兵士出出氣而矣。可嘆始皇帝,雖暴政無長,卻留下長城與秦陵,令世界驚嘆!一號坑最大,是兵陣的主力軍;二號坑,是較小的策應軍;三號坑是相當於軍事指揮部。有意思的是,這指揮部的官兵一律沒有找到頭顱!調侃者說,因這些陶俑做得太像了,使楚霸王想到了自己家族所受的凌辱,所以將他們的首級通通拋到他處去了。再看那環幕電影,雖然正在重述著過去,卻讓人不置可否。銅車馬展廳中的銅車馬自不必說,讓我最感到驚奇的是在兵器戈頭上的銘文,那些小小的文字就如一張小嘴,字字如聲啊。
出了兵馬俑,我們就來到了驪山腳下,看看貴妃沐浴的地方,臨潼縣城距西安不遠,自古以來都是西安的一座附城。驪山腳下的華清池是一個讓人浮想翩翩的地方。李隆基與楊玉環的許多撩人心扉的故事都離不開華清池這一泓溫熱的清泉。現代人不知唐代華清池周圍環境是怎麼樣,不過看看目前頗具規模的豪華園林即可想像一下當時的盛況。據說,遠在西周時期,烽火戲諸侯的典故也源於這座有點神秘韻味的驪山,看來世世代代,在中國歷史上,帝王將相們都中意於此縱情嬉戲。唐玄宗與楊玉環演繹的纏綿故事不說,就是進入了現代歷史的中華民國,蔣介石蔣委員長也在這裡演出了狼狽的一幕:1936年12月12日在華清池的寓所休養被張學良,楊虎城發兵捕捉,最後牽發出了改變中國歷史的西安事變。歲月悠悠,溫泉脈脈,隨時光的流逝,歷史畢竟成了陳年舊事,而日月依然,溫泉也不停地汩汩流淌。只是少了以往的風趣,成了一個洗浴中心而且很商業化,據導游調侃的說還有什麼楊貴妃搓背和李隆基搓背……
西安的興慶宮、鐘鼓樓。放眼望去,僅青黃兩色。青的是明城牆,黃的是黃帝陵,或者還有青黃兼而有之的省博物館,無不顯出宏偉的一面,讓人驚嘆原來青黃兩色也能組成世界第八大奇跡。西安三分靠看,七分靠聽,導游的介紹使每一位游客透過青黃而看到了五彩的文化沉積,僅“瑰寶”兩字怎能形容?雙眼被塞得滿滿的,卻還不停地顧尋著。西安有綠,但綠不屬於西安古城,它只是青與黃的剎那融合,卻永遠留在了鏡頭中。
想吃到正宗的西安小吃就一定要去回民街,這個我早已經在旅游攻略是看了無數遍了,所以不能虧待自己的胃,於是從兵馬俑回來的當天晚上就不顧疲勞殺奔回民一條街。羊肉泡饃、羊肉串、肉餅、烤肉、烤魚……無不以孜然和辣子的細碎噴香代替黃土的純厚悠遠,叫人嚼著如沙如澀卻生起一股急於吞咽的衝動。不僅僅針對食物,更多的也許是風俗本身,急於將自己與風俗融為一體,便可算是活在歷史中了。但西安並非只有孜然、辣子,它還有表面看來很江南的冰鎮酸梅湯,和辣子針鋒相對,一生一克。實則是孜然與孜然間的過渡,它的出現只是為了讓每一口的滋味都那麼新鮮、正宗。
第二天的行程比較的緊張,上午起早去了西安的大唐芙蓉園,建設的確實不錯,可能是去的季節不對,人不是很多,即使是人不多也沒有減少它應有的風采,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等一些景點。主題公園;擁有全球最大戶外香化工程;是全國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築群,集中國園林及建築藝術之大成。出了大唐芙蓉園我去了有西安市標之稱的大雁塔,雁塔在慈恩寺內,慈恩寺還是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題寫的匾額呢,雁塔很古老是一個很有文化價值的文物,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佛教宗派。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出了慈恩寺就快速打車回賓館拿行李直奔機場,不然要誤飛機了,還算比較幸運的的是,機場還沒有關閉,那一段時間南方的凝凍鬧的比較厲害,西安的風雪也比較的大,還算幸運,坐在飛機上離開鹹陽機場,使我有一種依依不舍、意猶未絕的感覺,起飛的那一剎那,我還想,等以後有時間有機會,我還會在來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