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風味小吃

作者: Frank劉

導讀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可見貴州人喜食辣的程度非同一般。如果北方人看見了定會瞠目結舌的,貴州的風味小吃多數以“香辣”著稱,不僅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而且色澤艷麗、造型新穎,有巧奪天工之義。 來了貴陽當然要去一下這裡的風景名勝,品味一下風味小吃,感受一下風土人情,領略一下少數民族的別樣風采……也算不虛此行了。 ...

俗話說:“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可見貴州人喜食辣的程度非同一般。如果北方人看見了定會瞠目結舌的,貴州的風味小吃多數以“香辣”著稱,不僅辣香醇厚、味美可口,而且色澤艷麗、造型新穎,有巧奪天工之義。 來了貴陽當然要去一下這裡的風景名勝,品味一下風味小吃,感受一下風土人情,領略一下少數民族的別樣風采……也算不虛此行了。但是這裡的小吃可真是別具一格,不愧是林城的特色,絲娃娃、烤小豆腐、洋芋耙、牛肉粉、腸旺面、荷葉糍粑、米豆腐、苗嶺酸湯魚、豆腐圓子、沙鍋粉……實在是太多了,只挑幾種詳細的介紹吧。

絲娃娃:起初聽到這個小吃的名字真是十分的好奇,為什麼叫絲娃娃呢,名字也很好聽,不看不知道,看了真奇妙啊,清香別致的“絲娃娃”,好似成都、重慶人做的春卷。據說是吃法有些像用絲綢包裹孩子,因而得名。在貴陽一些街頭,只見小食攤沿街而擺,小桌子配上一長溜凳子。攤位上擺滿了五顏六色的菜品頗吸引人,待顧客落坐後,攤主隨即擺上小碟小碗,根據自己的愛好勾兌作料……然後用巴掌大的小餅(有點像北方吃的春餅),像吃北京烤鴨一樣,把各種喜歡的菜拌上調料,用“小餅”細心包好,放入口中(有點像韓餐中的包飯),吃起來清香可口、回味無窮。

腸旺面:說到貴陽的小吃,自然要說到腸旺面。“腸旺”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聽起來就很吉祥的樣子,但是如果看見那幾個字,吃東西挑剔的女孩也許會放棄品嘗的機會,那樣你就等於放棄了口福一樣,據說腸旺面始於晚清,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主要以雞蛋面、豬腸、豬血旺、脆哨4大原料為本,再輔以20多種配料和調料,經過幾道工序加工而成。面條脆細爽口,腸味美,肉哨香脆,血旺嫩滑,豆芽清甜,辣而不猛,油亮不膩,湯鮮味美,回味悠長。

戀愛豆腐:貴陽小吃中久負盛名的一種。在貴陽的接頭經常會看見推個車子上面烤的豆腐,烤至兩面發黃,食用時將豆腐當腰剖開,添進佐料,趁熱吃下抱著試一次的機會品嘗了一下,恩,還不錯,只是裡面折耳根的味道有點吃不習慣,鹹辣爽滑、滿口噴香。至於為什麼叫戀愛豆腐,有的說吃這些燒烤的人中以年輕人居多,他們邊吃邊談情說愛,真是情意綿綿。又有人說,因為豆腐從中剖開又合在一起,像一對戀人在擁抱。不管怎樣說,“戀愛豆腐”真讓人戀戀不舍。呵呵,名字很有特色吧!用宋丹丹的話講那是相當的……

牛肉粉: 這是一種貴州各地都有而且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人人皆吃的風味美食,在貴陽大都打有花溪牛肉粉的牌子,不知道為什麼都叫花溪牛肉粉,連鎖店滿街都是,慕名而來,品嘗後才知道,這個是貴州的特色風味,粉有些酸的味道,本以為是壞了呢,一問才知道,這叫酸粉,據說貴州人特別喜歡,到是沒天早晨都能看見拿著一次性碗邊走邊吃的人,味道還可以,有些不太適應,肉爛酥嫩、粉滑綿韌、湯清味濃,辣燙鮮香。

青岩豬腳:在市區到處有寫著青岩豬角的店,一問才知道,很有名氣,當然要品嘗一下了,和朋友幾人一行開車到青岩去了一個叫王萬媽的店,店鋪不是人大,但是人不少,聽說小有名氣,要幾斤豬角,又要點米豆腐,洋芋耙一些小吃,很都我都叫不上名字,記憶很清晰的是一碗糕耙稀飯和一碗玫瑰冰粉,真是很有特色啊,豬腳味道香醇,帶上一次性手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拿起就吃吧,還等什麼啊,因為味道太吸引人,值得去品嘗。

貴州的小吃實在太多了,如果你吃過了北京全聚德的烤鴨、黑龍江的鮮族冷面、天津十八街麻花、四川的夫妻肺片、內蒙古的手把肉、雲南的過橋米線、成都的劉一手火鍋、陝西的肉夾饃、江蘇的無錫排骨……如果你還沒有來過貴州吧,那就來嘗嘗吧!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