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時光裡

作者: kingqi1983

導讀文/流蘇兒 星 香茗 碎波清 浮塵經靈 萬事明 風停 醒 民國時光茶館,位於朱家角詠風橋下一隅。經過諸多波折,抵達時,已是黃昏時分。 借著夕陽的余暉,瀏覽著民國內的一個個小角落,比對著看過的照片,仿佛都很熟悉親切。那座橋,那條河,那面牆,那盞燈,那張桌,那些書,那些畫,那些台階,那些酒瓶子...... 大紅袍的芬芳氤氳裡,跟茶館老板老齊聊了不少。 ...

文/流蘇兒



香茗

碎波清

浮塵經靈

萬事明

風停



民國時光茶館,位於朱家角詠風橋下一隅。經過諸多波折,抵達時,已是黃昏時分。

借著夕陽的余暉,瀏覽著民國內的一個個小角落,比對著看過的照片,仿佛都很熟悉親切。那座橋,那條河,那面牆,那盞燈,那張桌,那些書,那些畫,那些台階,那些酒瓶子......

大紅袍的芬芳氤氳裡,跟茶館老板老齊聊了不少。這本是我八年之後的理想生活啊,他們已經風風火火地在實現著了。不過在跟老齊的對話中,我必須承認,他們實現的,卻是比我更高很多的理想。

我的理想,僅僅是獨善其身。工作厭倦之後,找個角落,開個茶館。有客自遠方來,奉上香茗,然後自己則在角落或看書,或觀芸芸眾生,興起時自彈一曲古箏,無論客人喜不喜歡,反正是自己的茶館,呵呵。

換句話說,就是我只為我自己找尋一塊安靜的角落,我跟茶客都是獨立的。

而老齊他們的理想,則有些兼濟天下的味道了。老齊明顯自身就是一顆很憤青的油菜,茶館裡處處充滿了油菜的設計,並且腦子裡還充滿了各種各樣油菜的點子。老齊泡茶,並不只是讓你品茶。品茶當然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與各方茶客一起品味生活,品味政治,品味思想,品味人生。借用老齊的一句話:朱家角,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有很多藝術家,得志或不得志,抑郁或不抑郁,但總之,大多數也是有思想的油菜的。大家喜歡相聚於此,雖是過客,卻也交心,相談甚歡。跟各位大家的交談,往往也能對自己的思想進行一次衝刷。

民國是一段無比混亂的時期,軍閥四起,烽煙彌漫,政治混亂,而正值西方文化衝擊國學,文化也混亂,我從來就抗拒去了解這一段歷史。TW與大陸之間至今沒有愈合的巨大傷痕,也在這一段的歷史之間造成。那一段TW海峽,仿佛咫尺天涯,至今無法飛越。

抗拒了解的同時,也就意味著一種無知。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TW問題,首先必須熟悉這一段歷史吧。老齊自是熟悉,各個民國時期的名人更是如數家珍,那日恰好是魯迅的逝世紀念日,而第二天又是某人(汗!我已經記不得了)的誕辰,並且老齊也屬於很熱血地想早日幫忙解決TW問題的一員。若遇有志同之士,老齊當大喜並滔滔。

不僅如此,來茶館的有很多外國人,當然也有不是外國人的台灣人,還有各種名人,有失意的,有看破紅塵的,有豁達的,有意氣風發的。以茶會友,能知人世各種浮沉,了各種富貴如雲煙過眼,各種苦難如白駒過隙。茶館裡的精彩,實在是無法言語,即使是這樣雅致的茶館。不出千裡,歷見天下滄桑。

咿呀咿呀周璇婉轉的歌聲中,老宋回來了。齊兄大才,齊嫂老宋亦是一棵閃亮的油菜花。與老板老板娘兩位雖同是同屆校友,且在網路上多有交流,此次與齊兄卻是第二次謀面,而與老宋,則是第一次謀面。老宋容貌秀麗,更重要的是秀外還慧中。館裡各種手工藝品,抱枕,手工筆記本,茶館博客上有更加詳盡的圖片及介紹了,我就不啰嗦了,這些通通都是老宋一針一線縫以及繡出來的,這在現在這個社會,同齡人中,大概真是鳳毛麟角了。

話語間,老齊拿過來兩本藍布留言本,讓我留個言。翻看著一頁頁塗鴉,其實是很汗顏的,留言本上那麼多名人或隱士,或留書或留畫,大智大慧似是隨手拈來,珠玉在前,自己實在是不太敢亂丟磚頭。尤其有一位歷經滄桑的女子,留了長長的一首七言詩並一幅畫。其中一句,語句最樸實,卻如警鐘長鳴,古樸而回蕩良久:“一心放下得禪機”!

已而夕陽沉下,茶館裡點起暗黃的燈光。聽完一個個的故事傳說,人世浮沉,我踱出茶館,踏上詠風橋。抬頭,是滿天的小星星;低頭,則是風吹過,碎波裡蕩漾的點點星光以及那一串燈籠的碎影。

風停處,幡然醒悟,“一心放下得禪機”。

可是,何時風停?何人將醒?

臨走前,我還是很羞澀地,用我的很醜的字在留言本上留下了開頭那菱形的只言片語,因為這十六字確實是這次在民國逗留良久所感。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