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游記,而是一個山莊的設想,我會分期發布,希望朋友們幫助,給我補充或建議、意見。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是孟浩然的一首詩《過故人莊》。
每讀這首詩,都特別羨慕這位老孟同志,特別希望我也有這樣一個故人,請我到他(她)們家去。他(她)們家住在一個四面環山的村子裡,當然,三面環山也行。一定得是個田野和樹林包圍的農家小院,一打開窗戶就能看見打谷場和菜園。他(她)請我吃燒雞和黃米飯,雞就是自家養的,黃米也是自家田裡種的,從菜園裡隨意揪把咼苴菜,喝的是自家釀的米酒,都純天然綠色食品。酒桌上的話題也不是國家大事金融危機,而是談談莊稼長得好不好,收成怎麼樣什麼的,故人麼,老朋友,沒那些客套。
清新的空氣,優雅的環境,香純的美酒,舒暢的心情,輕松的話題,“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劉禹錫《陋室銘》)啊!生活是多麼美好啊!
我喜歡旅游,但是都自己花錢去的,從來沒哪個朋友邀我去。一路上捂緊自己的錢袋,討價還價,生怕人家以各種名目多收我的錢。耽心飯菜的質量,仔細看好菜是不是新鮮,飯有沒有霉味,魚是不是活的。入駐旅店要檢查馬桶是不是好用,被褥是不是干淨,床單是不是新換的。······就這樣每次還是有掃興的事發生,要麼就是吃了懷東西會拉肚子,要麼就是被人蒙錢,要麼就是花了很貴的價錢買了自認為很好的東西回來一看自家樓下小賣部就有賣還很便宜,或者遇上賣旅游紀念品了、土特產了什麼的糾纏不休,大剎心情,搓火!驢友們都知道我就不再發牢騷了,一句話:“出來找罪受!”
看老孟多好,有這麼一位故人,休閑渡假不用愁了,故人莊住幾天,那叫美!我想這不應該算旅游吧,應該算什麼呢?休閑,對休閑,那才是真正的休閑!
如果我生在唐朝,就是網絡電話手機哪怕登尋人啟示,也要找到這個故人莊,在那兒住上幾天,體驗一把真正的休閑。
和朋友們聊天時,每每聊到,好像都有同感,好像都在找這個故人莊。
我家倒是有一條旮旯山溝,荒涼多年好久沒人住,要麼我把它改造下?做個故人莊?既然比不上老孟,體驗一把故人?
我想真正的休閑應該是這樣的吧?
撥開樹叢才能看見,山間一所石頭房子,與山間景色渾然天成。“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其五)也許就這感覺。簡單而不簡陋,房間的陳設一應俱全,原來都是山裡隨處可見的東西,竹編的桌椅,木墩做成的凳子,草席的窗簾,門簾就是山上不知名的草籽穿起來的。處處都有驚喜,處處讓你感覺到溫馨。
早上喚醒你的不是鬧鐘或汽車喇叭,而是嘰嘰喳喳的鳥叫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周邦彥《蘇幕遮》)對吧?天剛蒙蒙亮,尋著鳥叫聲你信步走上一條山間小路,隨手折一根樹枝,邊走邊抽打路邊的小草,以免露水打濕了鞋。“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其三)
山間還飄著淡淡的薄霧,早起的農夫已經在田間忙活開了,他們或者播種、鋤草、間苗、捉蟲,你盡可以加入他們中間,體驗一把。當然你還可以繼續往山上走,這時遠處的山巒已經在早晨的太陽光下變成了淡淡的金黃色,薄霧也漸漸散開。“朝霞開宿霧,眾鳥相與飛。”(陶淵明《詠貧士七首》其一)
不要太累,約半鐘頭就可以往回走,別忘了隨手從路邊摘幾朵小野花,插在昨天喝光的酒瓶子裡,房間裡就有了淡淡的清香。
早飯是一碗小米粥,一個雞蛋、一塊玉米餅或一塊白薯、一個饅頭,一盤小菜,簡單又營養的早餐會吃起來很舒服。
你有一整天的時間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以充分與大自然親密。爬山、釣魚、采摘鮮花水果蔬菜、與小貓小狗玩,或者深入到田間體驗下做農夫的感覺,或者什麼也不做搬一把躺椅在院子裡喝茶、聊天、曬太陽,也許還有一匹棗紅馬馱著你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放風箏、打牌、聽音樂、看書、上網、游戲。沒有汽車喇叭聲、沒有嘈雜的人聲、有的只是蟬鳴、鳥叫、雞啼、小貓小狗的歡叫。“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並序》其一)就是你此時的心情。
太陽下山,你可以隨便抓只雞或者捉條魚,在院子裡架起炭火燒烤,喝著自家釀的糯米酒,疲勞、愁緒就會煙消雲散。
晚上,躺在床上,透過玻璃窗,你會看到在城市裡看不到的滿天星星,又大又亮的星星,會勾起你無限遐想······
在這裡你不耽心住的問題,設施齊備,像在自己家裡一樣;不用耽心吃的問題,種菜、養雞、養魚你都可以親自參與,你親眼看見小苗是怎麼長大的,小雞是怎麼孵出來的,小兔是怎麼出生的;尤其不用捂緊自己的錢包,甚至你可以一分錢不帶在山莊住上好幾天。因為大家都是故人,老朋友,你希望故人莊存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