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桌子上印著納西族圖案的桌布,牆上掛著的刻有納西文字的木盤,書桌上“行走麗江”的手繪地圖,還有在麗江古城裡淘到的各種手工刺繡掛包、頭巾、圍巾,手上戴著只有麗江才有的繩結(不是中國結,而是一種土織線所編的長手鏈),一個強烈的願望在我心中升起,我要再去麗江。想在那裡隨便找一處院子曬曬高原的太陽,純當是做日光浴,回來當個麥肌美女;想再吃一遍各色小吃以慰藉自離開麗江後滋生在我體內的饞蟲;想找個古城裡的吧坐坐,和各方驢友聊聊天;想再到古城小溪裡放一回許願燈;想再逛一回四方街,死勁的買買買買買,那裡的古怪玩意永遠對我充滿著誘惑;想想想想想。。。。。。想去麗江!!!這個願望終於得以實現!
到古城已是晚上十點了,站在古城的水車旁看著城裡依然明亮的燈火,如織的行人,內心感動得一塌糊塗,心中默默吶喊“我又來了,我深愛的古城!”為了不辜負唯一的一個古城之夜,和同伴達成協議,決定讓今夜無人入睡。
古城的石子路被雨水洗過後顯示得特別干淨,各種小店依然是那麼有個性。游人的身上大都披著一塊有名的麗江土布披肩,不論男女,不論國籍,“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句話用在麗江再合適不過了。於是第一件事就是去淘這件寶了,進店、出店、還價、交錢,終於我的身上也披上了一塊大大的,足夠抵御這高原夜寒的披肩,亮麗的織線、怪異的格子帶著流蘇的它披在嬌小的我的身上像一塊厚厚的毯子,配上我的仔褲,不可不算另類,但在這裡卻是再也尋常不過了。逛逛、逛逛,累了就一屁股坐在別人店面的台階上,把自己裹成一個粽子看溪流,老板不會說你,反而送杯熱水來問你冷不冷。更有甚者干脆一同陪你坐著,天南地北的侃。逛逛、逛逛,餓了就開始找飯吃。有名的吧多的是,去了“小巴黎”。溪邊一溜木欄,木欄邊一溜木桌木凳,生意好得不得了,要的就是熱鬧。找空位坐下,對著菜單猛點。這裡的吧絕對沒有宰你的意思,一塊披薩25元、一客牛排20元、還有好吃得不得了的麗江涼粉、粑粑和烤魚,我和同伴中西搭配,猛吃一頓結帳只要60元,這就是麗江。
永遠不要怕迷路,只要記住順水進城逆水出城便可以了,就算是在夜晚,大家也會放開腳步尋找屬於你自己的小巷。你會在某一個小巷盡頭發現一個客棧,這裡居住來自各地但同樣愛這裡的人,大家會圍在一起跳擺手舞,你會牽著麗江老媽媽那粗糙的大手,溫暖而開懷。
主人會在一旁露著不太整齊的牙呵呵的笑,這不就是一家人嗎?每天晚上都會有不同的一家人。
那真的是個好地方,大家莫明的在一起,莫明的產生友誼,也許以後不再聯系,但不是有詩為證“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嗎?愛上了麗江,真的,愛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