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直之旅

作者: cindy.green

導讀the first day:夢裡水鄉2007新年第一天,帶著輕微的感冒,還是義無反顧地拎起我的旅行袋,踏上前往甪直的征程。臨走才發現前段時間買的那把雨傘不見了,又冒著雨去商場買傘。這樣的天氣,不知道有幾個傻瓜會像我一樣外出游玩呢。聽新聞裡說,元旦出行的比率只有20%多,這樣甚好,我是最不喜人擠人的狀況了。 很多朋友都不喜歡下雨的天氣,少女時代的我也曾經不喜歡, ...

the first day:夢裡水鄉2007新年第一天,帶著輕微的感冒,還是義無反顧地拎起我的旅行袋,踏上前往甪直的征程。臨走才發現前段時間買的那把雨傘不見了,又冒著雨去商場買傘。這樣的天氣,不知道有幾個傻瓜會像我一樣外出游玩呢。聽新聞裡說,元旦出行的比率只有20%多,這樣甚好,我是最不喜人擠人的狀況了。

很多朋友都不喜歡下雨的天氣,少女時代的我也曾經不喜歡,無非是強說愁的關系,其實是沒道理的。現在,下雨從不會影響我的心情,而下雨的江南小鎮,該是別有一番情致的吧。

身處上海的好友Selina在我的極力慫恿之下,也甩掉了老公和兒子前往蘇州與我彙合,一起開始我們的新年之旅。

對於古鎮,似乎有種與生俱來的情結,就算去再多次也是不會厭倦的。它的天然、靈動、純樸是最接近人心靈的原生態。從我一踏上這塊民風淳樸的土地,頓時就心中暢快起來。在這裡,快樂也來得十分簡單。

問過一家花店的老板,經她熱情的指引,兩人跑了幾家酒店,最後在景區廊棚附近的龍興旅社扎營。房間是當地居民自己的房子改造,木地板,自家的被褥,清爽干淨,還連著陽台。老板娘拎來自家煮的開水,還有一支擠了一半的大牙膏。Selina是個見不得別人待她好的人,連連對著我嘖嘖稱贊開水好喝,有家的味道。真是要命,開水能有什麼味道哪。但我的心裡,也是一樣溫暖的。

推開陽台上的窗子,窗下是旅社的屋頂,灰色的瓦片低調古樸一如小鎮的色彩,上面長著墨綠的青苔,沾了雨水之後顯得濕潤油亮。樓下是小鎮的河流,不時有村民穿著雨衣鬥笠搖著小船吱呀而過,說著我能聽懂的甪直方言。看著聽著小鎮的一切,內心充滿喜悅,我一邊唱歌一邊整理著東西,與Silina兩人相對哈哈大笑。

舍務整理完畢,兩人迫不及待外出,先是在家糕點鋪買了一塊由玉米、糯米、血米不同色塊組成的餅,撐著傘一邊玩一邊吃起來,很香很好吃。然後逛了N多的小店,收羅了繡花首飾盒、珠片零錢包、貝殼項鏈、珍珠耳釘、手鏈、圍巾、拖鞋之類的東東,享受淘寶的過程。晚間在步行街吃邵氏土雞火鍋,Selina又狂呼好吃,說是在上海吃不到的好東西。

我說,是你心情好吧。與喜歡的朋友在一起,無論在哪裡玩,都會很開心的。

入夜的甪直安詳靜謐,奔波了一天的我們有些疲乏,九點多就睡了,一夜無夢。

the second day:相遇有緣人

早上是在鳥叫聲中醒來的,奇怪啦,下雨天小鳥也出來的嗎?

大呼小叫去洗手間,回來在被窩裡發抖,真冷啊。

Selina這個有潔癖的家伙,晚上把連褲襪洗了,早上還沒干只好拎著在空調下面使勁地甩來甩去,拼命讓它快干,哈哈,自作自受。

早飯在“夢裡水鄉”吃的,真不錯的店名,冒著雨把招牌拍下來,又把小店的一塊小黑板拍了照,上面用英文、日文、中文標注著類似面條、餃子之類的早點,旅游業真是擴大了小鎮居民的知識面。

一碗奧灶面16塊,一籠小籠包10塊,比平日裡熟知的價格要高許多。我對Selina笑笑,買個開心,景點裡的店面想必租金也是比別的地方高的。雖然貴一點,但食物味道都很好,老板娘也和善的很。

早點鋪是臨河的位置,窗都開著,但奇怪並不覺得有多冷,又是因為心情的關系吧。店鋪裡都是黑漆漆的窗、黑漆漆的桌椅,窗外掛著鮮紅的燈籠就顯得格外醒目。想起張藝謀拍的一系列電影來,紅與黑兩色的對比,在他的電影中也是經常出現的。

吃完早飯,又逛了幾家小店,女性的天性,到哪裡都不忘shopping,真是慚愧的很。路過臨河的老街咖啡,想起昨天經過時對門口束著圍裙的阿姨喊晚上來喝咖啡,她卻說晚上不營業,想來這家店的店主可真是愜意得不得了。

步行了這麼久,褲角都濕了,於是向Selina提議進去坐坐。

推開門,一位高高大大、面相和善斯文的店主迎上來,這就是後面要提到的楊嘉誠大哥了。我們選了臨窗的位置,要了一壺藍莓茶。Selina打了個噴嚏,店主馬上體貼地送上紙巾盒,不禁讓人感動於他的細致。

我問:“有音樂嗎?”這樣浪漫的天氣,溫馨的咖啡室,少了音樂怎麼可以。

“別急別急,現場演奏。”店主從他的黑色圍裙兜裡掏出一把陶制的樂器來,這才注意到左手牆上掛滿了這類樂器,細看之下,名曰陶笛。個個不同顏色、不同形狀,別有一番雅致。此時,置於桌邊的CD機開始播放音樂了,一旁的店主開始用陶笛吹奏起來。窗外雨聲淅瀝,桌上茶香裊裊,再加上這無比美妙的陶笛樂聲,不由得讓人在心底感嘆此刻的美好。我與好友相視而笑,不禁用手打起了拍子相和。一曲終了,感覺如何都不能表達贊美,只有俗氣地用掌聲致以謝意。

“不用鼓掌啦,不是表演噢。”店主溫和的聲線,國語標准,但仍聽得出有台灣口音。

於是好奇他為何從那麼遠的地方跑到這裡來經營咖啡店。他笑了笑:“故事太長,給你一張報紙,慢慢看。”

應該是蘇州日報吧,沒過多留意,配了一張他在咖啡店工作的照片。故事大概是:父親病故後母親身體欠佳,在蘇州經營企業的台灣友人相邀來甪直散心,有孝心的楊嘉誠陪伴母親來之後,做了此生中的一個重大決定,辭去台灣IT工程師的職務來此打理一家咖啡館,沒多久即舉家搬遷甪直。

Selina問:“生意好麼?”

“要想靠它養家是不可能的,”楊大哥如此回答,坦白得讓我們愣了一愣:“想在這裡生活,就得做好不會太有錢的准備。不過,即使人有錢到一個地步,也不過是一日三餐,晚間八尺,重要的還是心靈安寧,快樂生活。”

這樣的決定是需要勇氣的,對於勇敢追尋自己夢想生活的人,我總是心生敬意。而水鄉古鎮,對於尋求心靈深處安寧與快樂的人,的確有著非凡的吸引力。因此,對於楊大哥千裡迢迢來到甪直我又不覺得奇怪。

那天中午,大部分時間只是我與Selina呆在這小小的咖啡館裡面。真誠的楊大哥,在這段時間又與我們分享了四巧板智力玩具以及兩三個小魔術,不由得讓我驚訝於他斯文外表下的聰慧以及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

本打算吃過午飯就離開的Selina為此又多呆了一個小時,在楊大哥的建議下,我們去咖啡店附近的餐館叫了餐,囑咐他們送到了咖啡館,地道的阿婆菜,青椒炒烏魚片,還有我喜歡的魚香茄子,很快樂的午飯。

整理好碗碟,擦淨桌子,我們准備要離開了。

“我們准備走了哦!”我微笑著向櫃台內的楊大哥招呼。

“好,一路平安!”他右手在空中優雅地劃了幾個圈,撫胸鞠躬向我們道別。

仍舊踏著被雨打濕的石子路返回,慢慢走過咖啡館,Selina對我微笑,說不虛此行,我知道她指的什麼。相逢有緣人,在旅途中是如此難能可貴。這三小時之中,我們所得的,是滿滿的真誠,豈是一壺藍莓茶能相比得了的。

而楊大哥,也會因為有人真心欣賞他的音樂而快樂吧。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