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風漫游記----中國西安游(自助攻略2)Day 2: 東線經典一日游(往返84公裡)時間:2009年4月3日線路特色:感受世界第8大奇跡兵馬俑的震撼,追尋唐明皇三千寵愛於一身楊貴妃洗過的華清池,看看“西安事變”發生地,看看釋迦如來舍利的金棺銀槨線路:驪山風景區---臨潼博物館(金棺銀槨)----秦始皇陵地宮---世界第8大奇跡兵馬俑---華清池昨晚睡了個好覺,打電話臨時定了第二天的車,說只交來回車費就行了,20元,導游費10元。這樣比你自己起來很早去西安火車站東廣場坐306路方便多啦!要去的景點就給門票,不進的不給。若是你辦了陝西省年卡差不多這些景點都是免費的喲!(小貼士:朋友們要是去了記得第一時間先去辦陝西年卡,差不多陝西大的景點都是免票的哦!還要記得帶身份證和一寸相片。辦卡地址很多:比如陝西博物館門口,鐘樓郵政局均可,具體查一下官方網站有更多辦卡點,在這裡提醒大家也可以省很大一筆費用了。)第一站:驪山風景區8點車准時來酒店接了我,接著又到下一個酒店接了幾個人,然後從西安城一直向東去。去的路上隨車導游還是很耐性的先簡單講解了今天要去的東線景點及一些歷史典故。我又拿出地圖和之前做過功課研究的路線來看,很快車上前前後後一路的人就跟我熟絡起來了,大家都很興奮地討論起了我們正走的這條路線,沒一會兒就到驪山了(驪山門票45元,上行索道25元,下行索道20元)。我和車上另兩位從成都去的大學生MM乘坐的同一部纜車,因為大家很聊得來。在纜車上,看到驪山萬木青翠,滿城秀色盡收眼底。可惜她們兩位都有恐高症不敢向下看。山的高處很遠就能看到峰火台,(烽火台:是古代戰時傳遞戰報、調兵遣將的設施。相傳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褒姒,可她自進宮後從未笑過。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無故點燃狼煙,戲弄諸侯。結果當犬戎入侵時幽王再次點燃烽火,卻無人來救,致西周滅亡。從而留下一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簡單介紹:驪山是是秦嶺北側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余公裡,最高海拔1256米,遠遠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駿馬。因山上松柏長青,郁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周秦漢唐以來,這裡一直作為皇家園林,離宮別墅眾多。其中著名的有西周時營建的舉火樓、烽火台以及唐華清宮長生殿遺址,現代史上西安事變的歷史見證“兵諫亭”(原“捉蔣亭”)也位於驪山之上。驪山雲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一脈溫泉日夜,幾抔荒塚掩皇王。”郭沫若曾題詩對驪山勝景以及它的歷史地位做了恰當准確的概括。我站在驪山上,向東眺望,巍巍秦始皇陵會讓你生出無限感慨。向北眺望,盛載深厚歷史的渭水如銀色的玉帶環繞小城;向下看,華清池的秀美風光盡收眼底,歷代皇帝的悲歡離合仿佛就在眼前。。。 。。。一路從山上向下步行,路過驪山晚照亭,你可以拍張照留念。因為在當地驪山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晚照亭:位於西繡嶺老君殿東,取“關中八景”之“驪山晚照”之意,建於1981年,是一座重檐攢頂方亭。站在晚照亭北側,可鳥瞰華清池、東花園、臨潼和渭水全景。)老君殿和三元洞有興趣的可以看看(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相傳,唐玄宗兩次在此見到老君降臨閣內,故此稱之為降聖閣,也叫朝元閣。殿內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亂”時,像的正身被燒裂,雙手也被盜,現玉像保存在陝西博物館內。)(三元洞:幾孔寧靜幽雅的窯洞,洞內奉祀著道教所尊的“天宮、地宮、水宮(玉皇大帝、土地爺、大禹)三元”。最奇特之處是窯洞內有五個茶杯口粗細的天然通風圓洞,深不知底,晝夜生風,春夏風向外吹,秋冬風向裡吹,故稱為三元洞)。再向下走就是兵諫亭(原捉蔣亭):這座高4米,寬2.5米的石亭,就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迫蔣抗日的地方。此亭建於1946年3月,由胡宗南發起,黃埔軍校七分校全體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氣亭”。解放後,該亭更名為"捉蔣亭"。1986年為緩和兩岸關系,再次易名為“兵諫亭”。看到很多游客在當時蔣委員長藏身的石縫那爬著照相,甚至有位70幾歲的老人喲,那條石縫很深很長呢,現在已裝了鐵鏈可以向上爬。再向山下走一點兒,看到更誇張的,好多穿著國民黨衣服的人跟演蔣介石那特型演員郭志勇在拍照,一張10元,加秘書5元,場景和片場一模一樣呢!拍下來絕對能以假亂真了,呵呵!小貼士:可以上去看看風景,不要想像得比峨嵋山壯觀就是啦!之前以為這裡像西嶺雪山那麼高要坐很久的纜車那種,所以才同意跟著一起坐,要不我肯定是爬山了!建議大家不坐纜車,慢慢爬上去到纜車到的平台很近的喲,而且現在都有石梯也好走呢。跟峨嵋山的氣勢感覺差很多啦,可能是因為經歷了很多歷史所以有名吧!還有說的遺址,去了才知道哈,那些遺址就是留下一塊碑寫著XX遺址了。若是不想運動的人倒是可以先坐坐纜車看風景,下來再步行。有很多專門驪山的講解員一路走呢。第二站:臨潼博物館從驪山下來5分鐘的路就到臨潼博物館了,若是對釋迦如來舍利寶賬,金棺銀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別的就不建議了哈!說是見了真身舍利就如見了佛一般,真的見了平常人哪裡分得出來是真是假呢~!我是在明信片上見過真的,呵呵。等你看了放在正殿玻璃櫃裡的釋迦如來舍利的金棺銀槨後,館內有導游給我們說要看真的付100元,而且還專門在外面設了一個桌子講說半天佛緣之類的呢,最後真的有人去哦!現在博物館真會賺錢的,弄個假的給我們介紹半天說是真的,沒一會兒又說看真的要到另一個小屋裡去見師傅,還要另付100元一人,大家去了可以注意哦,說不定你給那100元看的才是假的呢!裡邊還有第一批出土的兵馬俑,最後進去那個殿的時候,剛剛拍了一張照片,同車一起的那個女孩照了5張,一個男的很沒禮貌的就過來用力的拍我們的肩膀,說:“這邊來!”我問:“你干嘛的啊?”他說你過來就知道了,等你過去了,他就把我兩個拉著叫交照相費,一張10元,跟搶一樣!我說:“你裝神哦!”我拉著另一個女孩就走了,他也沒好意思說什麼吧,也沒跟我們要照相錢了。哪有這樣的哦,一個小小的博物館,收了門票裡邊還這樣亂,我在網上查過的,石頭類的文物是可以照相的喲,而且我們也不用閃光燈,更不可能損壞文物的啦!小貼士:若是大家辦了陝西年卡的,免費可以進,可以看看,但不要抱著很大希望就是了,付錢看的就算了,小心陷井哦!簡單介紹:該館建於1979年,占地6600平方米,陳列面積約600平方米。沿襲中國北方四合院的形式,館內設有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三個陳列室和一個碑廊,收藏自新石器時代至明清時代文物共1萬余件,其中有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唯一記載武王伐紂的遺物,有從唐慶山寺遺址出土的金棺銀槨、釋迦如來舍利寶帳(屬於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等,此已被列為國家級特級文物。第三站:秦始皇陵地宮從臨潼博物館出來的時候本來是先去華清池的,因為就在旁邊啦,但是剛好遇到裡邊接待說是挪威和哪個國家的外交部長之類的大人物哦,所以正好去午餐了,路上會路過人造的兩上地方:秦始皇陵地宮,世界8大奇跡館(門口很誇長,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本來我對人造的都不感興趣,但秦始皇陵真的從來沒有打開過,這個景點裡的布置,據說是用現代科技探測出來和真的一模一樣,只是縮小了比例。雖然是沙盤模型,不過你看過後想像起真的秦始皇陵若打開跟這一樣,真的很了不起哦!我的門票上這樣寫的,大家可以參考下:秦陵地宮位於“千古一帝”秦始皇帝陵西側,占地面積16650平方米,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通高25.7米,其中地下8.7米,秦陵地宮分為上下兩層,以橫剖縱貫手法總體再現了秦始皇帝陵陵園地貌和地宮。在上層地貌展廳,游人可一瞻當年陵墓巍巍矗高,內外城牆壁壘,建築金碧輝煌,氣勢壯觀的秦陵陵園。從幽謎恐怖的墓道進入底層,便可身臨“秦陵地宮”之中,一睹“千古之謎”的謎底。地宮全面再現了2000年前秦始皇征發徭役70余萬,歷時38載,“穿三泉”、“下銅不致槨”、“奇珍異寶”、“徒藏滿之”以及“以水銀為百川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雨膏為燭”的歷史記載和秦始皇“頭枕金,腳踏銀”的民間傳說。在地宮底部的秦代版圖上,秦始皇躺臥的龍舟棺槨蕩浮在水銀灌輸的長江,黃河之間,地宮頂部是日月星辰交替運行的蒼穹天像,在人魚燈的燭光中,地宮四周重現了贏政登基、橫掃六合、始皇出巡、秦宮宴樂之盛況。中外游客在這裡能夠充分領略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看完了此地後,再結合我看過的《百家講壇》裡講說過的秦始皇陵,你會覺得秦始皇太了不起了!網上查到的介紹: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區城東約5公裡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塚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小貼士:此景點內的導游講解非常細喲,因為皇陵真的從未挖掘,所以看看這裡根據歷史記載和現在科學技術探測出後模出來的地宮還是值得一看!門票15元第四站: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這裡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地下軍陣,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待發之勢,令人聯想到當年始皇帝金戈鐵馬,橫掃六合,所向披糜的聲威。也是我此行西安最震撼之處。親臨後真的感觸頗深,不枉之行,特別記得今天是清明前一天,來給秦始皇掃墓啊,意義不同哦!還發生了一點小插曲,這也是本人的榮幸,呵呵~到兵馬俑我們興奮得很,從正門到另一門要走一小段路,磁卡票在這裡也要檢三次。在裡邊,導游很細的講了一番兵馬俑是怎麼發現的,又怎麼壯觀,想必這裡我也不用多介紹,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啦!目前我們能看到的1,2,3號坑只有1號最壯觀,3號基本都把原土蓋回去了,因為考古學家打開的時候兵馬俑都是彩繪的,我們國家的技術目前還達不到那種抗氧化,結果打開的彩色都變了,所以又蓋回了原土。導游說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裡是怎麼被發現的,就講了當年被發現在那個小故事,說現在那位發現人挖到這裡的叫楊志發老先生成了這裡的名譽館長,而且來了大人物才出來接見,美國英國總統都超喜歡的人物!我覺得他是世界最牛的釘子戶,因為現在兵馬俑邊上唯一沒有拆除的就是楊老的房子了。呵呵,說是有可能見到他算是幸運了,因為大人物來了那些部隊的人會接他來這兒的。結果這天我們就遇到了啦,我們去那邊售書的地方他才被接到那兒呢。但之前導游說他怕閃光燈,怕別人現在找他寫字啊,一起拍照出去招搖騙人,說是剛剛可能被接來要接見上午那幫去華清池的挪威和哪個國家的總統哦!一群人看到楊老哦,買書跟搶樣的,我拿起相機想偷偷給他拍一張,反正不開閃光嘛,我才剛剛拿著相機對著他哦,誰說人家老年人眼睛不好,他很條件反射地拿著手中的扇子擋住臉了,然後走過來用扇子打了我一下,很凶的說:“不要拍!”這個時候我感覺我好像狗仔隊的哦,他像大明星,不過真的覺得又好玩又好笑,我還沒拍他呢!見到楊老這一小插曲也算一種幸運吧,必竟人家是發現兵馬俑第一人啊!後來我也買了一套所謂的全世界限量版兵馬俑的書150元,還請老先生給我親筆簽名了。接著,我慢慢看完了1,2,3號坑出土的兵馬俑,非常壯觀!真的無法用言語表達秦始皇建這裡的天文地理藝術等等之類的說法。我想你們也只能伸出大拇指吧。外國人看了這裡都感慨中國的強大,我們也為之自豪,因為秦始皇,因為兵馬俑,長城。。。 。。。太多太多說不完的自豪啦!簡單介紹: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東1.5公裡處,地處西安市以東30余公裡的驪山北麓。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現已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裡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按照被發現的時間,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這一發現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准在一號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並於197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二號和三號展坑也陸續於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又奇跡般的發現彩色兵馬俑。兵馬俑坑的規模宏大,三個坑共約有2萬多平方米,坑內共計有陶俑馬近八千件,木制戰車一百余乘和青銅兵器4萬余件。其中一號坑規模最大,面積12000平方米,有俑馬六千余件;二號坑次之,面積是前者的一半,有俑馬千余件;三號坑只有500余平方米,內有武士俑68個。根據考古判斷,這幾座從葬坑像征著始皇生前的宿衛軍守衛著陵園,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陣的,其中三號坑是總指揮部統帥三軍。這是世上無與倫比的地下軍陣,站在一號坑前最令人感到強烈的震撼:最前面的是前鋒,二百一十名武士俑,橫列三隊,手持弓駑,背負箭囊;後面緊緊跟隨的是身穿鎧甲的步兵,間雜著駟馬戰車組成四十路縱隊從十幾條坑道裡湧出;軍隊左右各有側翼,末尾又有三列後衛。整個軍陣布局嚴密,酷似待發之勢,令人聯想到當年始皇帝金戈鐵馬,橫掃六合,所向披糜的聲威。兵馬俑身高在1.75米至1.85米間,根據裝束、神態、發式的不同,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兵馬俑通體風格渾厚、健美、洗煉,每個陶俑的臉型、發型、體態、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馬原奔都有彩繪,但由於後來的火燒和浸泡,大多已剝落變色。坑內還出土有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兩千多年,依然刀鋒銳利,閃閃發光,可以視為冶金史上的奇跡。目前一號坑中的兵馬俑,由於保護技術有限,大部分已回埋,只展出1000余個。小貼士:兵馬俑千人千面,唯一共同點都是單眼皮,如此讓中國人覺得自豪的地方非常值得一去!兵馬俑從第一道門到第二道門有一小段路,進去後,從右邊走電動車的路近一些,但裡邊導游都不會說的,他們建議你付錢坐電動車的,其實很近喲,大家可以走路進去!在裡邊導游還會講有一套書150元是全世界限量版,也不知是真是假,若想看看,自己決定買不買吧!出來後,沒到第二道門的路上會有像土匪一樣的一群人攔路叫你買東西,只要你碰了一下肯定走不了哈!感覺很不好,也沒專人管管哦。所以還是建議大家走電動車的路線。第五站:華清池“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使華清池除了優美風光之外,更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看完兵馬俑再去華清池,可能跟很多去過的朋友路線有點兒變化,不過感覺這樣走,你會更放松一些,而且還有機會在華清池裡泡泡再回西安喲!輕松自在,晚上一定能睡個好覺喲!在這裡,你可以放松看看星辰池裡的《長恨歌》畫作,聽聽從前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還有慈禧泡過的漢白玉池,蔣介石行轅舊址。簡單介紹:華清池亦名華清宮,位於西安城東臨潼區驪山北麓,自古就是游覽沐浴勝地,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裡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裡,先後來此36次之多。現有4個泉眼,每小時總流量112噸,水溫43度,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沐浴對理療皮膚很有幫助。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大門內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即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便是九龍湖,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回廊。向南有“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在星辰湯後有溫泉古源。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五間廳,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即為“兵諫亭”。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的驪山游覽。小貼士:參觀一下華清池,有時間的可以在此泡泡身,沒時間的可以洗洗臉,泡泡腳!這裡是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常來之地,他們在此修建行宮別苑,沐浴溫泉!想必全國也只有一個華清池吧!不容錯過的地方第二天總費用:284元清單如下: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門票90元華清池門票70元驪山門票45元+上行索道費25元臨潼博物館門票24元秦始皇陵地宮門票15元導游+車費:10+20=30元—導游給我打車費回酒店15元=15元朋友們,快去辦年卡吧,今天的費用和明天都省了喲~

(我看到的地下軍陣---兵馬俑)

(華清池內楊貴妃雕像)

(驪山所見)

(兵馬俑1號坑)

(臨潼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