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座城市的懷舊
它早已改叫胡志明市,可還是有人喜歡稱它SAIGON西貢;它明明擁有LV、Gucci、Dolce & Gabana、Salvator Ferregamo等品牌雲集的時尚商城,但每本旅行指南都告訴你必去的還是紅教堂、中央郵局……
西貢,數不完的故事和記憶,因為它承載了來自東方和西方的太多情結。
中央郵局的那個下午,郵局的工作人員依然在忙碌地工作。而櫃台外的長凳上,默默地坐著一群來自法國的老人,有的在竊竊私語,有的在仔細端詳牆上那張100年前的西貢地圖,我在想他們的思緒是否已經遠行到了祖父的年代……
因為經歷很多,所以能輕松適應變革;也因為經歷很多,該是向前走的時代,它總是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時光的留戀。
在回首的那一瞬,你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胡志明整座城市的懷舊。
[詳情請進我博客http://peakyang.blogbus.com/logs/37793438.html 瀏覽]

(紅教堂,默默祈禱的西貢市民)
[2] 胡志明都市生活切片
情人的懷戀是杜拉斯的,《西貢小姐》的曲折情節是百老彙的,獵奇的快樂是西方游客們的,豐厚的勞動力差價是國際大公司的……惟有生活才是真正屬於這座城市的居民的。
胡志明,這座越南最繁華的都市,什麼樣的人都可能遇到,什麼樣的事都可能發生……
雖然無法窮盡那生活的全部,但我明白,只有貼近它,才能真正了解它。
於是就有了這些隨意抓到的生活切片。它們或許不能代表什麼,但它確切地代表了真實和現實的存在。

(人力車大爺的午休時光)
[詳情請進我博客http://peakyang.blogbus.com/logs/37819793.html 瀏覽]
[3] “家”在範五老
“Pham Ngu Lao”我總是念不准那幾個字母的越南語發音,所以每每回旅店的,總因為說不清而掏出寫有地址的卡片,然後司機只要瞟一眼就立馬上路……除了我說不清,好像全越南人都知道,全世界的背包客都知道那個叫做範五老街的地方……
也難怪,範五老街有種神奇的魔力,讓每一位身背行囊的陌生客轉眼間就變成穿著拖鞋四處晃蕩的“居民”。初到這裡,看著滿街雜亂的招牌和稍感局促的房間,可能會有點身居都市的煩躁。但只要你一住下來,發現眼前一下子可愛起來了……
外表看似雜亂的街道,事實上每一家都收拾得很干淨。有的家裡進大門就要脫鞋,於是一樓進門的一角便擺滿了千姿百態的主人們客人們的鞋子。
雖然他們屬於不同的國籍,但看著它們放在一起的感覺,很有“家”的味道。走上窄窄的樓梯,隨時可能和其他房客相遇,很自然地打個招呼,倍覺親切。
範五老,沒有飯店大堂語標房的豪華,一切反而自然了起來。
幾乎每家的一樓都是餐廳、酒吧、網吧或小店,所以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能找到一個面對大街的位子,來一份越式、西式的餐點或飲料、咖啡,看看路上來來往往的人,翻翻當天的SAIGON TIMES,就能閑適地呆上半天了。有興致可以找鄰座的聊聊天,問問"where are you from"交流一下一路上的感受。有時找個巷口的米粉攤,吃著純正的越南米粉看著當地人的用你聽不懂的話開玩笑,你會感覺自己似乎從來就是生在這裡的……
後來到了順化,竟然發現連這裡也有一條叫範五老的街,竟然也擠滿熙熙攘攘的背包客。好奇地問旅店的老板娘:範五老在越南語裡是什麼意思?
老板娘說是“NEAR”很近的意思。
哦 我似乎恍然大悟,靠近市區,靠近風景,靠近你想去的人和地方……最重要的,是靠近行走的心。
或許,這就是那麼多旅行者在範五老街留住腳步的原因吧。

(午後的旅店陽台)
[詳情請進我博客http://peakyang.blogbus.com/logs/38053909.html瀏覽]
[4] 另類胡志明
或許,胡志明市的游覽地委實嚴肅了點,當我路過這家花花綠綠的小店時,第一感覺是很不“胡志明”。
再瞄一眼,竟然還有BOB MARLEY的大頭像。
踏進店門,滿眼熱烈濃郁的雷鬼風格。特別驚訝的還是那些收錄機型的單肩包和微波爐型的手提袋,據說這個他們自己設計的系列還有更多稀奇古怪的品種……
轉身遇到剛進店的老板,竟然是位日籍越南裔的年輕人,難怪是要跳出尋常越南人的思維了。
另類的思維,是改變的力量,看得到另類的城市,我相信有不一樣的未來。

(貨架上雷鬼樂教父BOB MARLEY的頭像)
[詳情請進我博客http://peakyang.blogbus.com/logs/38226301.html 瀏覽]
[5] 時間臉上的疤痕

(越戰的電影太多了……那些情節的曲折,代表著這個國家曲折的命運)
《野戰排》、《現代啟示錄》、《全金屬外殼》、《早安越南》、《生於7月4日》、《重見天日》、《第一滴血2》、《越戰風雲》、《獵鹿人》、《猛虎營》、《越戰家書》……越戰的電影實在太多了,就連國內當年都有《高山下的花環》、《凱旋在子夜》、《雷場相思樹》等影視劇……那些情節的曲折,事實上就代表著這個國家曲折的命運。
一位路遇的重慶朋友跟我說,他父親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忽然在想:如果他父親來越南,該是一番怎樣的心情?漫步在昔日敵人的國土上,突然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迎面而來……
所以,我一次次地注視著戰爭犯罪博物館(Nha Trung Bay Toi Ac Vguy)那些來自西方的人們。站在當年摧殘這個國家的武器前,站在當年被父親祖父輩摧殘的土地上,他們又是怎樣的心態?
第一次來越南的時候,就有很多道聽途說的傳聞。比如說這個國家男和女的比例是1:8,因為男人們戰死沙場了;比如說大街上走幾步就能遇到一位斷腿的男人……
雖然現代生活的繁華正一點點地抹去這個國家遭受的創傷,但轉過某個街角,某個疤痕可能就硬生生地呈現你眼前。
設想著該有這樣的一次越南之旅——沿著那些時間的疤痕,細細探訪炮火之後的隱痛……
[詳情請進我博客http://peakyang.blogbus.com/logs/38485643.html瀏覽]
[胡志明站紀錄到此結束,下一站:湄公河 美托]
越行越南II ── 湄公河*美奈印像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02743.html
越南歷險記(三章)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19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