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頂山杜鵑花開

作者: 就是喜歡到處走

導讀廈門有兩個雲頂山,一個好像是在金雞亭後面;一個是最近在網上看到的處於郊區同安與安溪南安交界處的荇後村,是廈門海拔最高的山峰(1175米)有廈門珠穆朗瑪之稱。因為地處高海拔所以那裡每年的春天據說都會有大片的杜鵑花盛開,而想看到一大片的映山紅是我一直以來一個較大的願望之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後,在清明節的前一天終於踏上了奔往映山紅盛開的地方。 ...

廈門有兩個雲頂山,一個好像是在金雞亭後面;一個是最近在網上看到的處於郊區同安與安溪南安交界處的荇後村,是廈門海拔最高的山峰(1175米)有廈門珠穆朗瑪之稱。因為地處高海拔所以那裡每年的春天據說都會有大片的杜鵑花盛開,而想看到一大片的映山紅是我一直以來一個較大的願望之一。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後,在清明節的前一天終於踏上了奔往映山紅盛開的地方。雲頂山行政上隸屬於同安汪前村的荇後自然村,從島內過去只要坐上開往同安的公車都可以,坐到小西門下車,剩下的就只能坐摩的了。上山原本是有一條剛修的環山公路,但因山高坡陡彎多考慮到安全的原因現在禁止通車(摩托車允許通行)。從汪前村旁邊的山林有小路可以通到荇後村。全程6公裡,步行1.5小時。從進入汪前村的山林開始,就讓人有神清氣爽的快意。樹林裡植被種類很豐富,正值春天,山林一派欣欣向榮的生命氣息前呼後擁地襲向人前。剛長出的芽孢像一個個蜷縮的嬰兒般嬌嫩得讓人不忍觸碰,而舒展開的新葉又呈現出與深綠色的老葉不同的紅色或者鵝黃色,色彩對比即強烈又顯得那麼和諧,生命的神奇與更替讓人一覽無余。穿過被一條條被公路斷開的林中小路,有的路段還沒完全修好,只能趴下腰手腳並用爬上去。越往高處走杜鵑花的面積越大,開始是掩映在樹叢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爬過一個很陡的山坡後眼前豁然開朗,幾片山坡如一個大型的生鐵鍛造場般,一簇簇一串串一樹樹一叢叢一點點一片片火紅的杜鵑花熱烈的盛開在千山萬壑間,熾熱的太陽本就愰人眼睛,突然間面對如此熱烈的場面更是讓人一時反應不過來,呆呆地愣住了。以為這就是風景絕佳處了於是不願再往前走,在花兒的軟硬兼施下只好頂著太陽繼續前行。不曾想繞過一條短短的山路後,一片平整的壩子出現了,零零落落的房舍被一圈黑黝黝的山林包裹著,林中隱約可見一些星星點點的紅色,這大概就是荇後村了吧。跑到路邊的村舍一問果然是,但雲頂山卻不是眼前杜鵑花盛開的這片山坡,而是對面有點裸露出山體的山頭。路邊碰到的村民在自家有為游客提供飲食的服務,說有土雞土鴨野菜之類的山貨,中飯便在他們家解決了。說服務是因為他們家並不是正式的飯館,而是跟所有比較閉塞的鄉村一樣,因為游客不多,偶爾碰上有需要用餐的游客他們便在自家家裡用自有的東西簡單地做點吃食賺點小錢。趁著他們殺雞拔菜的時間我們在村子裡逛了一圈。除了零落的有些破敗的村舍外,不多的菜地裡清一色種著一種沒見過的蔬菜,一問是他們高海拔地區特有的岩蔥,吃的口感像韭菜又比韭菜嫩且香。路邊房前屋後田埂上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油茶樹和鮮艷的杜鵑花。每年的秋天收炸茶油出售給游客是當地村民的一大收入之一。村子中央有一條小溪,因為少雨水量很小,下陷干涸的溪谷被村民們當成了垃圾場,堆滿了亂七八糟的生活廢棄物,偶有小鳥在水草間嬉戲,顯得很不協調。逛了一圈回到吃飯的村民家,我們已經決定在山上暫住一晚,可問遍了村中所有的村民竟沒有一戶有讓游客留宿過的,家中大多也沒有多余的寢具,最後還是吃飯這家村民的哥哥說可以讓我們在他家住一晚,他家是新房子,一個人住一棟3個房間一個客廳的大房子,妻子孩子都去外面打工了,他一個人在家做些農活養養豬和雞鴨。和村民聊天的過程中了解到農村建房子的趣味。村民們如果住的祖屋破敗了或者兄弟多了老房子住不下,就在村中尋一塊認為不錯的地,然後打個報告給村委,也不等村委批復他們自己就開建了,一般只要面積在100平方以內建一座小平房不要太張揚村委也就睜只眼閉只眼地過了。房子建好了,還可以在周圍平整一些就近的菜地種些自家常用的蔬菜,碰上手巧的主人再圍個柵欄種些花草什麼的,一個有天有地的花園別墅就手到即成了,而這樣的一棟院子也就5萬人民幣左右就能建成了。喝著沒有污染的山泉;吃著不施化肥農藥的新鮮蔬菜;住著自建的寬敞舒適的房子;過著不緊不慢的閑適的日子。有鳥兒愉悅耳朵;有野花愉悅眼睛和鼻子。不為名愁不為利計,更沒有爾虞我詐的凶險和不堪重重壓力的疲累。這應該才是人最佳也應該擁有的生活狀態吧。不知是不是表面自認為優越內心卻惶惶不可終日的城裡人也意識到了農村生活的好處,所以近年的鄉村旅游才越來越大受熱捧。鄉間還保持著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留宿的村民家沒有電視,外面又沒有路燈,到處漆黑一片,才8點多鐘我們和主人就都分別睡下了。沒有刺眼的霓虹沒有喧囂的車水馬龍,只有莫名的不知疲倦的鳥兒在興奮地啼叫著,不覺恬噪反覺像安眠曲般讓人不知不覺地沉入夢鄉。一覺醒來是個天氣晴朗的好天氣,吃了主人已經煮好的地瓜粥後,我們又向山裡進發了。繞過曲曲彎彎縱橫交錯的山路,我們躺在一叢樹蔭下睡回籠覺,對著一山的杜鵑花兩人竟不約而同地脫口而出“寧在花下死,做鬼也風流!”說完相視大笑。再好的風景也是別人的,再怎麼不舍也只能回到水泥森林裡,夢想與現實的難以調和就是如此殘酷,吃過中午飯和主人互留了電話後我們離開了村莊,一路上可見三三兩兩的游客在山路上前行,大概又是些想要呼吸新鮮空氣的“城市逃避者”吧。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