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婺源

作者: 雪晶人

導讀又是一年的春天,又到了一年中百花齊放的時節。這讓我想起了去年隨團去婺源的情景。 因為是跟團旅游,事先沒做過功課,只是想去婺源的鄉下走走,看看人們傳說中滿山遍野的油菜花。 經過了四五小時的車程,來到江西省境內的一座大山腳下的農家樂用餐。旅行團的餐標不高,所以沒有期待有美味佳肴。或許是誘途勞累了,或許真是農家的各種各樣的野菜特別新鮮爽口 ...

又是一年的春天,又到了一年中百花齊放的時節。這讓我想起了去年隨團去婺源的情景。

因為是跟團旅游,事先沒做過功課,只是想去婺源的鄉下走走,看看人們傳說中滿山遍野的油菜花。

經過了四五小時的車程,來到江西省境內的一座大山腳下的農家樂用餐。旅行團的餐標不高,所以沒有期待有美味佳肴。或許是誘途勞累了,或許真是農家的各種各樣的野菜特別新鮮爽口,每上一盤菜總是被大家一掃而光。動作較慢的兒子,吃到最後一個,就著蒸蛋也把一碗米飯吃得干干淨淨。

吃完飯後,繼續我們的行程。前面的道路越來越窄,,兩輛大巴車交會時總讓人為之提心吊膽。隨著山路的蜿蜒盤伸,山林愈發地茂密起來,這時我們來到第一個景點,江西省內的第一座大山——大鄣山,它形如利劍直插雲霄,終年雲遮霧罩。都說“山有仙則靈”,大鄣山沒有神仙的照應,一樣以它的山中“林木蒼翠,奇石崢嶸,石澗縱橫”,吸引著眾多游客前往。

進入景區,一路有水相伴,它們層層地從山石上跌落下來,形成形形色色的瀑布和大大小小的深潭。當地山民把低矮的瀑布叫衝,據說山中的臥龍谷景區就有88衝,這些瀑布,有疊式的,有並排雙飛的,又有如長龍從高崖上飛流下來的。大鄣山的瀑布如此多姿優美,得益於一路的石頭襯得好,它們或大或小、或立或臥、或一大片或化作一小鵝卵石遍布在水流中,水磨石、石分水、水衝石、石載水,石和水就這樣在千萬年的磨合中,把對方塑造得優雅美麗。並且臥龍谷的山間游覽步道,都用卵石鋪就,或借山岩為路,做的也很別致,與周圍的山景融為一體。

而當游人們拾級而上時總忍不住在小溪邊停留,相互潑灑著歡樂的水花玩耍。這不調皮的小兒子玩著玩著忘記了還是春天的季節,兩腳先後都踩進了冰冷的泉水中,濕透了鞋襪,只得由老爸背下山來。

此時已近黃昏,不知為什麼,導游按排我們夜宿景德鎮,一座大街小巷都充滿著瓷器的味道,瓷器研究所,江西女子瓷藝學院,中國瓷器交易中心……甚至邊電線杆也是用陶瓷做成的瓷器之都。

第二天七點鐘,整座城市還在睡意朦朧中,我們已經踏上了旅程。

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的大巴上了一條新修成的類似於高速的公路。路兩邊的風光旖旎,黑白相間的村落恰到好處地點綴著青山綠水的美景中。路邊不時有背包族和攝友們閃過,他們輕松自在地邊走邊欣賞著這幅鄉村水墨畫卷。油菜花也逐漸跳入視線,不是連成片的,但花兒開的那麼絢爛,在清晨的霧氣滋潤下顯得嬌艷欲滴。

車子終於開到了路的盡頭。下了公路後,經過一座高大的牌坊,繞過巨大茂密的古樟樹,穿越整個村莊後,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金黃色占據了整個視野。車停下後,我們只帶了相機,便迫不及待地向那片花海走去。此時陰著天,還時不時下幾滴小雨,但卻一點也沒影響我們的游興,反而覺得這樣的天氣最適合來婺源。那裡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狀,從山頂鋪散到山谷下。站在山頂望去,腳下大片的山谷內,油菜花層層疊疊,一望無際,中間圍攏著幾個小小的村落,黑瓦白牆的徽派民居夾雜在一片金黃之間,在婺源再沒有比這更壯觀而令人驚喜的了。穿行在金色的梯田裡,亂花漸欲迷人眼到處彌漫著花香,滿眼盡是絢目的金黃。春風拂過,油菜花隨風搖曳,如波浪湧動的花海。對面山腰上金燦燦的花田簇擁著粉牆黛瓦,藍天古樹、小橋流水、青苗綠茶連綿成片。這裡的油菜花長得又高又大,走進花叢裡可以沒腰,而且陣陣清香沁人肺腑——被鮮花包圍的感覺真好!

這時一邊扛著鋤頭,純撲的老農著急了:“別往裡走了,會踩著花的。”

“哈哈,真不好意思,我們賞花也會愛花的。”說著忙從花田裡退出來,還沿著新修的小路往前走吧。

半山腰上已經聚集著很多的攝友,長槍短跑的架勢,無疑這裡也成了婺源春季的一道風景,也是攝影師的天堂。後面的車隊依舊源源不斷地湧進來。今年的春天,我還想去婺源,再去時我會在古村落裡小住。清晨,早早地起來,與它靜靜地相對,獨自聆聽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或許能在某個片段裡,恍然間頓悟前世今生。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