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元旦菜驢游尼泊爾-6,Bhaktapur是最棒的

作者: shairmao

導讀1/2白天的Bhaktapur換了付陌生的面孔,好比昨晚見到還是個淳樸本色的好女子,到了上班時間就濃妝艷抹出來接客了。大家都是要出來討生活的,本來也沒什麼好說。但當我微笑著向幾位席地而坐正在紡線的老太太示意想拍張照片時,她們中的一個向我伸出右手,搓動拇指、食指和中指作了個全球通用的手勢,我感覺好像不當心吞了個囫圇的湯圓,卡在喉嚨裡上下不得的那種憋 ...

1/2白天的Bhaktapur換了付陌生的面孔,好比昨晚見到還是個淳樸本色的好女子,到了上班時間就濃妝艷抹出來接客了。大家都是要出來討生活的,本來也沒什麼好說。但當我微笑著向幾位席地而坐正在紡線的老太太示意想拍張照片時,她們中的一個向我伸出右手,搓動拇指、食指和中指作了個全球通用的手勢,我感覺好像不當心吞了個囫圇的湯圓,卡在喉嚨裡上下不得的那種憋塞。野導如影隨形,他們的開場白總歸是:“Hello,Madam~~”。慎重起見我還查電子辭典確認了Madam的用法:對婦女的恭敬稱呼,括號,通常用於35歲以上婦女。我很生氣。他們中最可惡的一個:我正鬼鬼祟祟地尋找傳說中Bhaktapur所有木雕精品中比孔雀窗更加精美且富有意義的——兩只大像。 一白襯衫仿佛看穿我的用心,劈頭就問“Are you looking for Elephone Temple?”我像蒙了冤屈一樣大聲否認“No!”一副氣急敗壞的心虛嘴臉。等我憑獨力自己找到了Elephone Temple,以各種不同角度、焦距、模式拍了幾十張照片,終於戀戀不舍地准備離去時,扭頭一看白襯衫就站在旁邊,好像已經觀察我好久的樣子,抓到了現行犯似的一臉壞笑:“taked good photos?”Bhaktapur的Durbar Square沒有鴿群的羽毛飛揚,沒有牛只隨地拋撒排泄物,只有一些流浪狗自顧自地散步或曬太陽,但並不騷擾游客。坐在某個高處看看廣場上人來人往的眾生相,也是一種樂趣。Golden Gate與藏在它後面的皇家浴池,以及55 Window Palace都獨具特色。但屬於庶民的Potters’ Square(陶工廣場)可能更加吸引人。廣場上密密麻麻鋪滿了一排排陶坯,婦女們不斷地將它們翻面以晾曬均勻,並及時將有瑕疵的廢品挑掉;年輕的男性陶工正用雙腳把粘土踩踏均勻,廣場的一側是倉庫和陶輪,這樣的陶輪在《Little Buddha》出現過;從某個低矮昏暗的門洞裡鑽進去,可以看到一座傳統的、泥草結構的燒窯。這裡是游客攝影的好去處,但就算沒有這些游客,陶工們也是日復一日同樣的工作、生活著。Bhaktapur的真正魅力就在於這些隱藏在密密麻麻的小巷深處的人們的日常百態。值得推薦的還有Bhaktapur的“吃”。雖然比不上Tamel各國料理的數量眾多品種豐富,但有些正宗的本地食物也很值得一提:1.momo,可以理解為厚皮的、牛肉餡的小籠包,蒸出來後盛在盤子裡澆上咖喱汁吃。鎮上有很多家熱呼呼地冒出蒸汽的momo鋪,我把差不多每家都光顧了一遍,他們收我15r、20r、25r、30r之間不等,momo的大小和品質似乎沒什麼差別,這是怎麼回事呢?2.Jujudhau——本地特色的酸奶。不是超市裡賣的已經均質過的流質酸奶,而是小時候那種裝在玻璃瓶裡凝固成塊狀的酸乳酪。盛在不上釉的陶土小盆或小杯子裡,好像這樣吃法比用紙杯塑料杯更加有“腔調”一樣。20r一小杯。3.紅艷艷的石榴。與在上海買的半生不熟的石榴相比,這裡的石榴皮和果實都是濃艷的深紅色,甜美多汁。幾天來在菜場溜達看到番茄只有乒乓球大,洋蔥和土豆不過拳頭大,白蘿蔔是我們這裡的一半長,印像中高原氣候裡農作物就是長不大的。真不敢相信本地竟也能產出這麼好的石榴。80r兩個。下午到昨天的同一個公交車站等去Changu Narayan的車子。所有人都告訴我“10 minutes”。每部車來我都探頭去問:“Go to Changu Narayan?”然而得到的全部是否定的回答。起碼等了四五個“10 minutes”之後,要等的巴士終於姍姍來遲。所有人一擁而上。青年男子們主動地將車廂讓給我們這群老弱婦孺,紛紛攀著車後的扶梯乃至踩著車窗框,爬上了車頂。從日光投射下的影子來看,車頂上起碼數得出有十幾個人頭。尼泊爾的巴士幾乎全是印度產的TATA,十分堅固,按照60KG/人x15人來計算,將近一噸的重量壓在上頭車頂也沒半點變形。缺點是車內高度絕對不到1米7,甚至懷疑沒有1米65。半個多鐘頭的車程裡站得彎彎扭扭好不辛苦。早知如此不如一開始就包車去。Changu Narayan是初建於公元4世紀的神廟,廟內一座7世紀Licchavis時期的毗濕奴浮雕被印在10r的紙鈔上。主殿金碧輝煌,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據守著一對獅身鷲首獸、雙翼獅、獅子、大像的守護神像,周身描著濃艷的油彩,大像的眼神尤其有趣。散布於庭院各個角落的雕刻,每一個細節都極為精美。這裡是尼泊爾的七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縱然如此,我的參觀時間也沒有超過30分鐘。回原地等返回Bhaktapur的公交車,又是左等不來右等也不來,和游客乙(連我自己在內一共只有甲乙兩名游客)商量之後一起徒步往下走——萬一真的沒車了,我們得趕在日落之前回到城裡。走了二三十分鐘的下山路,看到車子來啦。明明車裡很空還是有好幾個人坐在車頂上,看來他們是真的喜歡坐在高的地方。終於在徹底天黑前順利回到了Bhaktapur,然而城裡一片黑暗,今天的停電特別早!



(最精美的木雕、)



(爬高俯視Durbar Square)



(少女)



(陶工廣場)



(世界遺產Changu Narayan)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