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爸承包的一條山溝叫大旮旯,面積很大,一直荒蕪著,辦一個山莊是他多年的夢想。這是我對旮旯山莊的設想,我會分期發到論壇,如果朋友們有興趣,希望給我們一些補充或建議、意見。

我設想的自助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自助游,而是生活方式上的全自助。
比如自己種植蔬菜、水果。因為很多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是來自農村的,他們從小干農活兒,保留著不少經驗和興趣。我身邊很多朋友一聽說我不上班時跟老爸干農活很是羨慕,我相信他們說的是真話。另外這種農活不是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初而做日落而歇,完全是一種興趣和休閑。一般早上7:00-9:00干兩小時,太陽出來天一熱就休息了,下午4:00太陽下山到天黑這段時間再干兩小時。不會太累,也不會曬黑,戴上勞保手套,手也不會粗糙。勞動不僅是一種鍛煉,也是一種學習和了解。可以了解使用了什麼肥料,什麼農藥(當然如果不是不得已盡量不使用農藥),殘留多少,怎麼用才能殘留少,怎樣吃才健康。自己飼養動物。比如養雞、養免、養豬什麼的,都是很有意思的過程。一般1只公雞配15只母雞。春天時會有抱窩雞。所謂抱窩雞就是母雞不下蛋了,成天在窩裡趴著要孵小雞,這時給它一些雞蛋放在窩裡約21天就孵出小雞來了。自己做菜,做飯,進行美食交流。自己布置房間、打掃房間,就像把自己的家搬到一個集體大家庭。總之一切服務可以由客人自己負責,旮旯只是提供一個“樂活”生活的場所。如果朋友們不用花很多的錢(可能只是房租)或者不用花錢在這裡得到了心情的放松,交到了朋友,學到了生活經驗,教育和鍛煉了孩子,把旮旯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去維護,旮旯也省去了聘用農夫、廚師和服務員的費用,那麼旮旯的目的就達到了。不知朋友們喜不喜歡這種方式?如果不喜歡請提出來我們再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