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愛上瀘沽湖(一)

作者: 吃包子的貓

導讀第四天 (4月6日)一大清早,我和絮兒趕上8點半的中巴,前往此次旅途的第二個目的地——瀘沽湖。托人在前一天晚上訂到100塊錢往返的車票,還算便宜,只是聽到要坐7個小時的車,開始時還真有些害怕。 早上沒有占到前排座位,我和絮兒坐到了最後一排,可想而知,在整個車程中,我們是被顛得最厲害的。車從麗江開出一小時後,就到了有名的“麗寧十八彎”,其實只是 ...

第四天 (4月6日)一大清早,我和絮兒趕上8點半的中巴,前往此次旅途的第二個目的地——瀘沽湖。托人在前一天晚上訂到100塊錢往返的車票,還算便宜,只是聽到要坐7個小時的車,開始時還真有些害怕。

早上沒有占到前排座位,我和絮兒坐到了最後一排,可想而知,在整個車程中,我們是被顛得最厲害的。車從麗江開出一小時後,就到了有名的“麗寧十八彎”,其實只是八個彎啦,但彎度都有180度,尤其從觀景台看,還真有蠻險,在每個彎道處的一旁,就是無盡的深淵。說實話,開始的這一小時車程,我們還對司機的開車技術不太了解,直到走完這“十八彎”後,我們已經放心把自己交給司機了。

我坐在靠窗邊,每到走過一個彎道,看著左手邊的懸崖,我都睜眼而過,我不懼高,甚至想到如果不小心,車子滾落下去,那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情,一切只是聽天由命,這在後來越來越艱苦的旅程中,我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理解。

車子在山路中搖搖晃晃,中午在司機的帶領下,我們在一家飯館吃過簡單的飯菜,便又上車了,此時已是一點左右,車子已經開過4小時,我們的行程一點點縮短,對眼前即將出現的瀘沽湖充滿期待。

聽司機說,從麗江到瀘沽湖一共要翻五座山,第一座是最大,最耗時間的,其余四座基本上都是一個小時左右便翻過去了,天啊,此時的我們算得上真正地翻山越嶺了~~~同行有一對武漢的女孩,答應朋友給在瀘沽湖附近的一個小學生送些禮物,可是當司機好不容易找到這個學校時,我們才發現,清明節學校全放假了。還好,好心的學校老師知道有人來看望自己的學生,從村子裡趕了過來,一切讓我們全車的人放下心來,然而當我們望向眼前這個小小村落時,心裡滿是酸楚......後來從司機口中得知,這個村貧窮到貧困村都算不上,算的是特困村,那所小學裡的學生大部份都是住在山的另一頭,每天都要翻一座山才能到學校上課,包括今天她們要送禮物的小女孩......

終於到了離瀘沽湖最近的觀景台,在這裡可以俯看到整個瀘沽湖,包括遠處的裡格半島。由上往下看,瀘沽湖此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景色足以讓我們窒息,那一汪藍藍的湖水,靜靜的躺著,如一面明鏡,倒映著天空和白雲,還有點綴其中的小島與旁邊的座座山巒,這可能是我見過最美的湖了,這也是我見過的最藍的天,而瀘沽湖作為高原湖泊,就像一個藏在深山中的明珠,待千山萬水跋涉後,她必定讓所有來此遇見她的人們無法將眼睛移開,就像旁邊的“遇亭”寫到的一樣,輾轉千萬裡到這裡,看她一眼,才明白世上果真有“仙境”,即使遠在天邊,此時也已近在眼前了。

車子離開觀景台,沒開多久先到的是洛水村,我們住在裡格,所以車子繼續往前開。在裡格和洛水的中間,司機帶我們來到湖邊,我和絮兒沒有參加他所推薦的行程,而是獨自坐豬槽船游覽瀘沽,這個決定在後來證明是對的,因為好天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給我們劃船的是一個帥小伙和他的同母異父的弟弟,因為在摩梭族當中實行的是走婚制度,所以經常會有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這在他們當中是非常普遍的。小伙子邊劃船,邊和我們介紹周圍的風景與居住在此的摩梭人的生活,而我們要去的島叫“吐司島”,據說是因為以前住過當地最大的吐司而得名。坐在窄窄的豬槽船裡,與藍天、白雲、大山、湖水相依相伴,伸手拂過水面,冰涼冰涼,而望下去更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將近十米的深度,還有環島而長的“水性楊花”(當地人給一種長在水裡的白色小花的稱呼),再聽著眼前這位摩梭男子雄厚的歌聲飛揚在空中,那種美好的感覺一下子把心中所有的煩惱都驅散開來,原來大自然的魅力就在於此,可以讓一個人如此放松,甚至願意放棄所有......

來到摩梭人的家鄉,才知道他們對楊二車娜姆的厭惡,其實楊二並不是雲南人,她是四川瀘沽湖的摩梭人,只是她為了出名,答應雲南旅游局的邀請,對外都宣稱自己是雲南人,而且自從她的宣傳後,摩梭男人的地位發生了更多的變化,不但白天要干活,連晚上都不能得以清閑,男人們夜以繼日的賺錢,只為養活家中不在少數的小孩(在摩梭人中,小孩是由舅舅賺錢養大,女人在家中的地位屬於領導者),可盡管如此,他們連個自己的房間都沒有,因為在這個母系社會裡,只有女孩出生,才能建造新的花樓,而男孩是什麼都沒有的,在未成年時是與自己的老祖母住在一起,直到20歲才能走婚,但就連走婚,也只能是男人想盡辦法爬入女人花樓的窗戶,在這裡,做男人果然很辛苦:)。

其實走婚的方式雖與我們漢族的一夫一妻制有著天壤之別,但也不像某些宣傳中說的那樣低俗。在這裡,女人們沒有古聖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於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兒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走婚的形式不過是她們對愛情的一種釋放,相愛時在一起,不愛時再去尋找新的感情,不因小孩的事影響雙方,不為家庭世俗所牽絆,其實這比起我們世俗人的感情來說,某種程度上反而更加純潔一些了。

傍晚時分,我們結束游船,坐車來到裡格半島,在最裡面靠近湖水的島尖找到“彼岸”,這是我們整個旅途中住的最好的房間,臨水而居,面山而寢,看得見夕陽,聞得到花香,在這片聖地,我第一次有種深深愛上的感覺,湖光山色,美景長存,這兒就是我心中的瀘沽湖!



(俯看瀘沽湖全景)



(岸邊的豬槽船)



(夕陽下的瀘沽湖)


精選遊記: 瀘沽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