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廣澳游二:澳門半島

作者: marvely

導讀二:澳門半島初二一大早,我們趕上了最早一班從廣州中國大酒店出發,開往珠海歧關的粵澳直通巴士,3個半小時後,我們就在歧關排隊等著過關了。在歧關出境,再在澳門入境,沒有預想中的那麼艱難:兩邊的邊防人員都沒有死盯著我們旅游簽證上的照片,然後表情好似一副腦海裡努力搜索著是否和那個在逃通緝犯符合的樣子,而是迅速且仔細的比對一下,再劃一下簽證就 ...

二:澳門半島初二一大早,我們趕上了最早一班從廣州中國大酒店出發,開往珠海歧關的粵澳直通巴士,3個半小時後,我們就在歧關排隊等著過關了。在歧關出境,再在澳門入境,沒有預想中的那麼艱難:兩邊的邊防人員都沒有死盯著我們旅游簽證上的照片,然後表情好似一副腦海裡努力搜索著是否和那個在逃通緝犯符合的樣子,而是迅速且仔細的比對一下,再劃一下簽證就放我們過關了;排隊等候的時間也沒有前人描述的要漫漫難熬得排上兩個小時,短短十幾分鐘後,我們就站在澳門的關閘廣場了。湊巧的是在澳門入境過關的時間,恰逢邊防人員換崗,於是看到一批穿著合體制服、戴著白手套的俊男靚女笑嘻嘻的前來換崗,真是養眼。提前在攜程上預定的富華粵海酒店位於居民區中心的俾利喇街,前台給了我第20樓的高層房間,在房間小憩的片刻,半個澳門半島的風景已盡收眼底。酒店門口我們乘車直接到了媽閣廟,並由此開始了我們澳門歷史城區的游覽。初二的媽閣廟前地(廣場)好不熱鬧,除了如織的游人外,還有澳門旅游局組織的舞龍隊伍,還逢人就派發金元寶和利市封,金元寶自然不是真金的,不過利市封裡還是有一毫的。而媽閣大殿裡已經掛滿了新年祈福的盤香,點燃著的香火散發的煙霧繚繞了整個大殿,彌漫也遮掩了媽祖的面容。離開了媽閣廟,我們接著尋找港務局大樓,可是港務局大樓到底在哪裡?媽閣廟外的海事博物館邊有棟白色的建築,上面寫著“港務局”,5號公車媽閣廟站的對面也有一棟藍色的港務局,直到我們走進了媽閣斜街,才看到了真正的港務局大樓(至少是宣傳中的港務局大樓),這棟黃色的建築外牆上,修飾了太多白色的尖角拱頂,就好像參雜了穆斯林建築藝術的葡式建築。接下來的行程就簡單多了,澳門政府細心的沿路做了很多指示景點的路牌,我們依示找到了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若瑟修院、聖奧斯定教堂、崗前劇院,它們穿插在澳門城區狹小的街道、擁擠的民房中,卻並不顯得突兀,瞬間,我了解了在這裡,中西文化已經融合成了極具特色的組合。城區裡的街道忽上忽下,岔道也多,不過還是讓我們找到熱鬧的議事廳前地(噴水池),即便不看路標,只要尋著喧鬧的聲音找去一定不會有錯。要如何來形容議事廳前地的一番熱鬧場景呢,這裡人多的就好像用黑白色碎石砌成波浪形圖案的地面上的每一塊碎石上,都立著一個人。而前地街道兩旁那些已經擠滿人的屈城氏、SASA、藥莊比周圍顏色鮮艷的文物建築更能吸引我的目光和腳步。我們走遍了議事廳前地的各條巷子,最後隨著流動的人群,嗅著花生糖和肉脯的混合香氣來到了大三巴街,網絡上說的在大三巴這些手信街的店裡可以免費試吃的話並非虛言,我們是一路吃到了大三巴下的,免費嘗遍了咀香園、矩記、鳳城,還有很多不記得名字的手信店裡的肉脯、蛋黃卷、杏仁餅、花生糖、姜糖等各式小吃,咀香園和矩記這兩大手信店裡的產品種類的確很多,但若是論到肉脯的味道和品種,我個人認為還是那些不出名的小店略勝一籌。每一個來澳門的人應該都會來到大三巴下吧。不知是不是巧合,這座被大火燒毀後只剩下教堂前壁的建築,恰好和中國的牌坊很相似,一場火災造就了澳門又一個中西合璧的景點。大三巴右手邊小小的哪吒廟仍舊可以吸引很多外國人的踏足,左手邊高處是大炮台,登上擺放炮台的舊城的遺址,看到澳門舊城區被一片高樓包圍在其中。大炮台下是澳門博物館,這也許是春節期間唯一開放的博物館了,可是我們都已經頗感疲態,於是決定回酒店。我們從大三巴後的高園街步行回酒店,相較大三巴前的人聲鼎沸,牌坊後剎時清淨,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回程的路上發現了三盞燈夜市,這裡是一個微縮的“上海伍角場”,分別有五條街通向圓形的街心廣場,街邊的各種食鋪林立,廣場上的攤位也出售著澳門的特色小吃,一圈轉下來我們的晚餐就解決了。這裡請允許我跳越一天先來到初四。初三的晚上,我們換到了司打口附近的酒店,街對面是新建的十六浦娛樂場,街後是新馬路。初四早上,我們從酒店出來,先拐進了酒店後的紅窗門食街,這條以前的青樓街,因為街邊房屋上紅色的門窗而得名,現在多是賣一些古董、中藥、海味和小吃的傳統老店,懷舊的味道很濃。可能是恰逢春節期間,可能是我們出來的太早,食街上窗門緊閉。還好有家合誠魚粥照常營業中,小小的鋪面除去灶台,只能在靠近門口的地方擺放一張同樣小小的桌子,可是就是這樣小小的店裡,卻有著幾十種的魚粥,味道自然不在話下。走過紅窗門食街斜斜的街道,就是新馬路了,我們又從清靜走進了喧鬧。除了再次走進那些怎樣也忍不住不進的金店、手表店和化妝品店,我們還是參觀了民政總署大樓,還在郵政局買了澳門牛年的第二套郵票,順便寄了張明信片給上海的朋友,從澳門寄回上海平郵只要2.5澳門元,很便宜。來到澳門總是不能空手而歸的,我們重新來到大三巴街上,在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那麼擁擠的手信店裡采買著可以代表到此一游的特產,等我們大包小包的擠出店門時,發現時間已經正午。還不想那麼早離開澳門的我們一家,繞到新馬路後面的一條相對安靜的路上,走累了就休息在街邊的公園內,吃著在屈城氏裡買到的沙度娜最著名的木糠布丁。這個時候感覺好像不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哪裡,只要悠然自得的感受著融入著這裡悠閑愜意的生活氛圍就好了。最後我們走到了新葡京,其規模和裝潢明顯不能和威尼斯人相比,不過地方不大服務卻是很好,隨時可以看到端著免費小食和飲料的服務生穿梭在人群中,我們也很輕松的向他們索要到了去關閘的免費巴士的車票。下午兩點半,我們坐上葡京的免費巴士來到了關閘,順利過關,我的第一次澳門之旅結束了。


(媽閣廟煙霧繚繞的大殿)



(聖老楞佐教堂)



(大三巴)



(崗前劇院)



(大三巴寂寥的背面)


精選遊記: 廣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