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如果你忘不掉過去,那是你沒有埋葬內心的秘密,所以一定要到吳哥去;如果你想開始新生活,那要把她帶到吳哥去,並肩坐在高高的吳哥窟上,看日出日落,體會滄海桑田,訴說漫漫情緣。高棉的微笑說起柬埔寨,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貧窮、落後、戰亂、地雷、登革熱… … 當然,還有西哈努克和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窟。懷著探秘獵奇與仰慕的心情,在親友一片叮囑聲中,我們踏上了柬埔寨之旅,親身感受了一個想像之外的柬埔寨。
D1:黃金周期間直飛的機票貴得驚人,只好“曲線救國”,自己在網上訂廉價航空,並取道曼谷再抵柬。四飛的價線仍然比直飛省下一千多元。當然,代價就是要在曼谷機場“宿一宵”。這一晚,有很多來自四方的背包客濟濟一堂,當了一回“高級盲流”。曼谷機場只是一個中轉站,下一個目的地,可能是普吉、清邁、金邊… … 那是背包客心中的渡假天堂。雖然是廉價航空,但亞航在曼谷機場占了整整一列櫃台,非常醒目。其實除了機上的飲料要收費外,亞航的服務比一般的國內航空都要好得多:漂亮、親善的空姐;極高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四程的航班不但准點起飛,還提前到達;最最重要的是便宜,一如她的廣告語Now Everyone Can Fly… …曼谷機場,大把椅子收留來自各地的高級盲流。曼谷機場有小士多,可以買到杯裝的即溶奶茶和咖啡,還有即食面,有熱開水供應。
D2:今天一早8點左右就到達從金邊機場,在機場申請落地簽證。正如網上攻略提到的,在過關時邊境的工作人員明目張膽地索要小費。當然,堅決SAY NO,裝傻聽不懂就好了,查一會兒就放行了。 從機場出來,迎面就是我們公司的廣告,非常親切的柬埔寨大叔,感覺就像紅花會到了某地聯絡上當地分舵一樣。繼續上路,坐大巴直奔暹粒。立即馬不停蹄坐大巴趕往暹粒,中途欣賞柬埔寨風土民情。中途停車休息,初睹柬埔寨當地的風情。叫賣的像雜耍一樣把東西頂在頭上。一個大嬸頭頂的是黑色長毛毒蜘蛛,竟然也是當地的美食。到暹粒大概下午時分。柬埔寨的酒店旅館很多,各種檔次都有。早就做好功課,在網上訂了這家 Guest House。一到車站,GH的人早就在等候 Pick Up了。這是一家很別致的GH,三層的法式小洋房,庭院的設計揉合了濃濃的宗教色彩,旁邊還有一個小酒吧,免費供應咖啡與水果。院子裡還有兩張吊床,是柬埔寨普通家庭必備的休閑工具。GH非常干淨,進入都必須脫鞋,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床上撒滿了茉莉花,還有一碗冰涼美味的檸檬茶哦。陽台放了一對大大的滿月型藤椅,坐下去,整個人就嵌入軟軟的懷抱中,不想再起來。到柬埔寨可以坐當地特色的TUK TUK車,其實就是摩托車後面加裝一個馬車狀的車廂,一般可以坐2-4人。包一天價錢在10-15美金左右,市區內坐車約1美金。摩托車是柬埔寨主要的交通工具,摩托車之多正如八九十年代中國的自行車。當地的摩托車一律超載,坐三個人是非常平常的事,坐四個人的都有,像耍雜技一樣。在暹粒很少見到紅綠燈,但是大家都各行其道,互不相干。我們接下來幾天的參觀都是坐這位50歲名叫AN的司機的TUK TUK車。 安頓好後就馬不停蹄地到吳哥景區買門票。吳哥的門票分為一天票、三天票和七天票。買了第二天的多天門票的話,當天的下午五點後就可以免費進入景區,正好可以到最近的巴肯山看日落。黃金周好像不是中國獨有,雖然這裡中國游客相對少些,但外國游客非常多,日韓與台灣人也不少。柬埔寨仍有很多戰爭留下的地雷,因此當地因踩雷致殘的人很多,在當地政府的默許下,他們在景區賣藝行乞,維持生計。在巴肯山山腳就有一支殘疾人樂隊在賣藝行乞。巴肯山上的巴肯寺(廢墟)算是第一個接觸的吳哥古跡,讓我們初睹吳哥的芳容。台階損毀很厲害,不僅窄還很陡,要手腳並用才能爬上去。日落的時候正好背光,古跡顯得更加蒼涼。可惜當天雲層較厚,我們與日落失之交臂。吳哥景區的導游可以在旅游服務中心雇,有中、英、法、日、韓等多種語言的。曾經蹭過一個講中文的導游,不知是第幾代的華裔,那些中文實在不敢恭維。還是自己拿著吳哥的介紹邊走邊看吧。D3:4:30 起床;5:00 出發;5:30 沉睡的吳哥慢慢醒來。黎明用光與黑暗交接,時間在此凝固,空間彌漫著神聖的蒼涼 。吳哥窟聚滿了等待日出的人們,一雙雙情侶,靜靜的並肩而坐,默默守候,用一生去守候。什麼是吳哥?吳哥是一段歷史,吳哥是一個朝代,吳哥是一座都城,吳哥是一群建築,吳哥是一門藝術,吳哥是一方崇拜。吳哥景區主要分三大塊:1、吳哥大小圈(grand tour& mini tour);2、羅洛士群(Rolous);3、荔枝山地區:包括女王宮、高布思濱、荔枝山。景區門票也分三種:一天票$20、三天票$40、七天票$60。門票相當於一個通行證,有效期內暢通無阻,包括吳哥大小圈、羅洛士群和女王宮,想去多少次去多少次。其他的景點要再單獨買票。另外,如果第一天下午到,買了後三天的門票的話,這天的下午五點後就可以免費進入景區,正好可以到最近的巴肯山或吳哥寺看日落。
日出日落是必選節目:
日出時間:6點30分左右
日落時間:18點
觀看日出地點:Angkor Wat /Srah Srang/
觀看日落地點:Angkor Wat/ Preah Rup/ Bakheng
作息時間:看日出要4:30-5:00出發,日落大概17:00-17:30,中午12:00-15:00天氣最熱,不適宜外出,最好回GH休息,如果在景區也要找個涼爽的地方歇歇。從今天正式開始吳哥之旅,第一天走小圈mini tour,小圈全長17公裡,從吳哥窟(Angkor Wat)開始,往北到巴肯山(Phnom Bakeng)、 吳哥城Angkor Thom,包括南門South Gate、巴揚寺Bayon、巴方寺The Baphoun、空中宮殿Phimeanakas、癩王台LeperKing、戰像台Terrace of Elephants等,然後往東經勝利門(Victroy Gate)出吳哥城。中午回GH吃飯午休,下午兩點繼續到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托瑪儂神廟(Thommanon)、茶膠寺(Ta Keo)、塔布蘢寺(Ta Prohm)、班蒂克戴寺(Bantery Kdei)、皇家浴池(Sras Sran)、豆蒄寺(Prasat Kravan)最後從東邊回到吳哥窟(Angkor Wat)。小吳哥(Wat Angkor)——漫漫長梯,極其陡峭;每級階面只有大約15釐米,且石階面已被歲月磨得圓滑;一梯到頂,沒有扶手,沒有緩衝層。爬上去要手腳並用,像朝聖一般,身心合一,才能跋涉天堂。那裡通向吳哥窟主殿,那是眾神彙集的地方。吳哥的石雕多取材自古印度神話故事《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吳哥窟裡的浮雕回廊就刻有著名的神話故事《攪拌乳海》。置身於這條長長的浮雕回廊,感受那種讓人窒息的極致的美。天女是吳哥最常見的浮雕。呈現舞蹈形態的天女頭戴華麗的頭冠,或拈花微笑、或翩翩起舞,姿態各異,精美絕綸,讓人嘆為觀止。吳哥也是當地孩子們的天堂,玩玩耍,發發呆,簡單的生活也可以過得很富足。勝利門(Victory Gate)——吳哥有五座城門,分別是東、南、西、北門及勝利門。每座城門均仿照巴戎寺的建築風格,以四面的巨型人面石像組成,城門兩側分別守護著修羅與阿修羅。其中南門保存得最好。左為南門,右下為勝利門。守護在南門邊上的修羅與阿修羅,每尊的表情不一,兩方都在拉扯著有七頭的蛇神Naga的身體相連,正是《攪拌乳海》中的序幕,眾神用巨蟒攪拌乳海以獲得長生甘露的情節。巴戎寺(Bayon)——一張張連綿不斷反反復復卻又無一相同的笑臉,讓你無力招架。這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靜觀自在,慈祥而又法力無邊。巴戎寺的浮雕既有反映高棉人反抗占婆人侵入的場景,也有反映人們勞作、雜耍與做買賣的場景。戰像台(Terrace of Elephants)---是吳哥國王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鬥像大會,只有勝出的大像才能成為國王的坐騎。 周薩神廟(Chau Say Thevoda)——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拯救吳哥古跡”行動,使得這些龐大的建築群得到了法、日、德、意、美、中等各國的援助修復。中國負責修復周薩神廟。這座寺廟在吳哥浩大的建築群中只是一座並不起眼的小廟宇,雖然書上介紹中國的成果如何之多,施工設備如何先進;但說實在的修補的痕跡太明顯了。首先在選料上一看就能分出新舊之別,其次在造工上諸如門柱的修復有明顯的機械切割的痕跡。而日本在這方面確實技高一籌,很多著名的大型建築如巴戎寺都由日本負責修復。塔布蘢寺(Ta Prohm)——塔布籠寺以樹而聞名。《古墓麗影》的羅拉便是在這裡找到了進入古墓的入口。樹根如同巨蟒般緊緊纏繞住佛塔和廟牆。一旦愛上了,便不再分開。皇家浴池(Sras Srang)——又一個看日出的好地方,傍晚的時候有一種輕靈的美。
吳哥景區的工作人員。每一個景點外都有工作人員查票,他們都會非常有禮貌地讓你出示吳哥通行證。而景點內則有穿著跟吳哥顏色一樣的制服的工作人員,如不留意,可能會被你忽略掉。D4:第二天早8:00出發,先去女王宮然後走大圈grand tour的景點。在去女王宮的路上先參觀比粒寺(Pre Rup)。女王宮距離暹粒有大約30公裡,要半個多小時車程。去女王宮的路上有很多村寨,多是吊腳樓式的簡陋高腳屋。女王宮(Banteay Srei)是吳哥古跡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以小巧玲瓏、精致剔透、富麗堂皇而著稱,被譽為“吳哥藝術之鑽”。女王宮的美來自精致的雕刻。縱深百米的廟宇,每根石柱、每個門楣,都非常精細地雕刻著,或神、或鬼、或獸、或人,無一處遺漏。這裡適合上午10:30前和下午2:00後參觀,因為陽光照耀下的紅色砂岩很好看。大圈全長26公裡,從女王宮回來,經班提色瑪寺(Banteay Samre),東梅奔寺(Eastern Mebon)、塔遜(Ta Som)龍蟠水池(Neak Pean),到聖劍寺(Preah Khan)、經北門(North Gate)再回到吳哥窟(Angkor Wat)。塔遜(Ta Som)——柬埔寨的小孩子小小小年紀就要為生活奔波。景區門口常有一些小孩子拿著東西叫賣,一路追隨著你,但不會進入景區內;望著你的背影叫道“You will be back, OK?”, 等你參觀完出來再Sell你。鍥而不舍,讓人不忍拒絕。塔遜寺最有特色的就是西門。樹與門已經成為一體,不知誰為誰而生。
聖劍寺(Preah Khan)——規模很大,沒完沒了的塔洞,從東門進西門出。劍聖寺的這座石構中空的兩層建築是吳哥古跡的唯一。
每個景點都有自己的特色的,如果對印度教和印度神話有些了解就更能幫助你理解這些寺廟和雕刻,因為吳哥建築群裡有很多印度教寺廟,女王宮就是。
中午在東梅奔寺外的大排擋吃飯休息,柬埔寨屬於熱帶地區,中午的氣溫較高,當地人都有午睡的習慣。累了,歇息一下。用樹枝當吊床。輕功實在了得。在去吳哥的路上有好幾所學校。再窮也不能窮孩子,他們是柬埔寨未來的希望。D5:早7:00准時出發去羅洛士群,羅洛士建築群建造的時間最早,被人們稱之為高棉藝術的開端。這裡游人很少,吳哥的通行證也管用。在羅洛士群碰到了幾個籌款助學的學生。遠遠見到我們,便能准確地判斷出是中國人,用粗糙的中文跟我們打招呼,說一些恭喜祝福的話。如果你不施助,他們也會禮貌地道謝。然後又用日語跟隨後而來的日本游客打招呼了。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能夠區分各種不同國籍的亞裔人,這好像是全吳哥以叫賣為生的小孩子必備的基本本領。 洞裡薩湖湖邊有一個村落,98%的居民是越南移民,他們在這裡主要從事漁業。房屋建在水上,下面綁著竹子,隨著旱雨季水位的變化而不斷移動。這裡就是越南浮村,大部分的越南人就在這裡過著貧困而簡單的生活。坐上簡陋的游船,我們環繞越南浮村走了一遭,領略了濃濃的漁村風情。村中有浮動的家園,浮動的士多,浮動的船塢修理處,甚至浮動的醫院,浮動的學校。一切的起居生活,都可以不離開這裡。到柬埔寨旅游記得帶些糖果,當地的孩子經常向游客要糖吃。這個小男孩向我討糖吃,見我拿出糖來,便迅速地從船上爬過來我們這邊士多的甲板上。糖糖拿到手後,開心的擺了個勝利的甫士任我們拍照。然後,爬回船上把糖糖分給他的姐姐與還在哭的弟弟吃。 我當時真是百感交雜。我還能為他做些什麼嗎?我不能施予金錢,因為那是萬惡的,會侵蝕他天真單純的靈魂。但我知道,經過歷練的孩子,他的生存能力一定比在溫室裡長大的強。
D6:早餐後該整理行裝返回金邊了。可選擇乘坐快船或是湄公快線(Mekong Express)返回,到達金邊約是中午時分。告別吳哥,重回金邊,在洞裡薩河邊找了家酒店住下,從陽台就可以眺望到遠處最寬闊的江面,那是洞裡薩河與湄公河交彙的地方,正對著皇宮。在柬埔寨到處可見法式風情濃郁的小洋房。日本對柬埔寨的經濟侵略隨處可見證。在柬埔寨,90%都是日本車,其中以凌志與豐田佳美最常見,豐田的四驅車也很多,當地的貧富相當懸殊。D7:金邊的景點如果趕一點的話,半天可以拿下。主要景點有:塔山寺、烏那隆寺(Wat Ounalom)、國家博物館、皇宮(包括銀佛寺)、獨立紀念碑、監獄博物館和殺人場。皇宮外面,洞裡薩河邊,各國的國旗一字排開。中國的國旗正對著皇宮,不知是否刻意的安排,顯示著中柬之間非一般的關系。在異國見到五星國旗,覺得十分親切與自豪。小乘佛教是柬埔寨的國教,在金邊街頭隨處可見僧侶,尤其是皇宮門前的大廣場,是僧侶們聚集之地。金邊皇宮共有二十多座宮殿,由於皇室住在裡面,因此並不完全對外開放,只有一部分供游人參觀。皇宮主殿也不能進入參觀,只能從旁邊的走廊窺探一二。皇宮內外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銀閣寺(銀殿)位於皇宮左側,在眾多宮殿中最令人嘆為觀止,其地板是由五千多片、每片重達1公斤多的純銀磚組成,故而得名。皇宮內精美的彩色壁畫。柬埔寨傳統的手織絲綢。柬埔寨國家博物館,這裡展出的吳哥佛像沒有用玻璃櫃隔開,游客可以與佛“親密接觸”。金邊的中央市場(Central Market)是殖民地時期的建築,建築風格散發著陣陣的法式風味,十字型圓頂的建築極具特色。它是最大型的物品集散地,不僅是游客到柬埔寨必游的買手信的好地方,也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購物的場所。在這裡您可以使出討價還價的最高功夫,買到許多物美價廉的如具有高棉特色的水布(即格羅麻Krama)、各種款式的布織品、絲巾披肩、草編藤制飾品,銀器、香熏、木制佛像等特產,還有很受游客歡迎的盜版自助游聖經LP。我一口氣買了好幾本,為下一次旅行做好准備。民以食為天。街頭的小食檔是當地居民最常光顧的地方,雜亂邋遢卻充滿風情。在中央市場外的小食檔是當地居民的最愛,如果想試一試正宗的當地小食,就不能錯過了。只是這裡的衛生條件實在讓人不敢輕易嘗試。最後我們要了一只大大的烤魷魚,再來兩杯鮮榨庶汁,算是這裡最衛生的小食了。D8:早餐後整理行裝返回曼谷。在曼谷機場辦理泰國落地簽,注意每人身上一定要有300元美金或等值貨幣才可入境。後記。去吳哥前做了很長時間的功課,但是當時覺得所有關於吳哥的介紹於我只是一堆堆砌起來的文字。親歷其境後,回來慢慢整理相片,整理手頭上關於吳哥的一切,細細回味當時的情境,吳哥在我心中復又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