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館附近吃過晚飯,回到房間拿出地圖,將馬車走過的路線標在上面,發現今天只是從裊烏到了老蒲甘,參觀的塔也很有限,如果不是我們堅持,連阿南達都不會去。有的攻略上說,車夫會帶你去到所有精華的景點,看來不盡然。也許是我的心理期望過高,也許是遇到了偷懶車夫。好在我的行程計劃中,還有明天的騎單車游覽,所以要好好安排行程。
不同的攻略推薦了不同的游覽路線,使人莫衷一是,有人還列出了參觀路線I、II、III。資料中不同人的愛好,不同的停留時間,參觀的塔也各不相同。由於蒲甘塔的名字本身就古怪,不同的地圖和攻略還會給出不同的英文名字,就是裊烏鎮也有Nyung U和Nyung Oo兩種表達,加上翻譯成中文時更是各顯神通,Nyung翻譯成中文便有裊、娘、蔦、良、鳥、……,使人越看越糊塗。谷歌地圖上附有實景照片,但遺憾的是,照片的位置有時會有很大誤差,對於蒲甘尤其如此,出發前曾進行過嘗試,越看越亂。今天馬車游覽最大的收獲,就是大致確定了各塔的具體位置和基本路況。
在蒲甘幾千座塔中,精選需要特別參觀的塔絕非易事。要包括兩種:一種是具有特色和歷史典故,兼顧不同時期、風格的代表作,要進去參觀;一種是攀登後視野開闊,便於拍攝畫面構圖;路線安排上,要合理規劃,盡量少走回頭路;時間安排上更是大學問,要張弛有度,避免長時間騎車,更要掌握好時間控制點,在哪裡吃飯,哪裡購物,最重要的是,到達日落拍攝點的時間,不能太早在那裡干等,也不能太遲,可能占不到最佳拍攝位置,更不能日落後拍星星,咱的技術還沒有達到那水平。工程監理的質量、進度、投資、安全控制原理,在這裡全用上啦。哈哈
綜合攻略和各種資料,我認為蒲甘需要重點參觀的塔有這麼幾座,再多就會產生審美疲勞。

(蒲甘景點分布圖)
Shwezigon Paya(瑞西貢)——開國之塔。由阿諾雅陀國王建造,他在歷史上首次統一了緬甸各部落,類似於中國的秦始皇。寺廟建設歷時31年,其去世10年後方告完成。傳神之處在於塔中供奉著當時斯裡蘭卡國王贈送的佛牙舍利和由印度傳來的佛陀額飾,造型與泰國皇宮相似,在緬甸各地的信徒中具有極高的位置。
Ananda Temple(阿南達)——盛世之塔。阿諾雅陀的兒子江喜陀國王即位後建造,他類似於中國唐代的李世民吧,此時的蒲甘王朝達到鼎盛。由規模宏大的一群精美建築構成,殿內外壁上雕塑有大小數千尊佛像和佛陀本身的傳奇故事,集緬甸古代建築之大成。位於老蒲甘,旁邊就是繁華的集貿市場,是游客和信徒都必到的地方。
Dhammayangyi Pagoda(達瑪揚基)——殘暴之塔。建造者是那雅督國王,類似於中國的隋煬帝,殘暴異常。達瑪揚基是蒲甘最大的佛塔,外形類似埃及金字塔。國王對建設要求極為嚴苛,如果磚縫稍欠緊密,就會砍斷工匠的手指,塔裡現在還擺放著當時的刑具。結果塔未建完國王就被刺殺,此後建設就告中止,成為超級爛尾樓。
Mingalar Zedi(明格拉則第)——亡國之塔。建造者為蒲甘的末代國王,類似於中國的明崇禎。特點是塔身上大量的鈾面陶瓷浮雕畫,不是佛像人物,而是戲劇場景,其它的佛塔表面都是磚石,或者泥灰。該塔極盡奢華,耗盡國力,建成後不久,蒲甘王朝為蒙古鐵騎所滅。
Manuhar Temple(瑪紐哈)——困佛之塔。建造者為德統國的國王瑪紐哈,類似於中國的南唐後主李煜。戰敗被押解到蒲甘,他變賣帶來的珠寶,修築了這座塔。碩大的佛像,逼仄的空間,充滿著無奈的壓抑之感,是這裡的特色,表達了建造者亡國之痛和被困之苦。
Shwesandaw Paya(瑞山多)——瞭望之塔。在蒲甘平原中心部位,許多名塔環列四周,是觀賞拍攝日出日落的佳點。
Htilominlo Temple(黑洛米洛)——休閑之塔。內有壁畫,最大特點是門口有一個旅游小商品市場,可以購買緬甸特色的木偶、面具、籠基、手鐲等工藝品和紀念品。
Sulamani Temple(蘇拉瑪尼)——壁畫藝術之塔,有大幅精美壁畫,據說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資保護。
Lawkanada Pagoda(勞坎達)——瞭望之塔。在新蒲甘以南,靠近江邊,適合拍攝江邊日落。
阿南達和瑞山多已經游玩過了;蘇拉瑪尼周邊都是土路,勞坎達太遠,放棄;其他5座作為行程控制點。
規劃的騎車線路是:裊烏出發、瑞西貢參觀、黑洛米洛參觀購物、達瑪揚基參觀、老蒲甘市場吃飯、明格拉則第參觀、瑪紐哈參觀並拍攝日落,返回裊烏,沿途隨時停車拍攝。
我的QQ448580239,歡迎各位驢友光臨空間http://user.qzone.***/448580239,並加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