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無意中看到電視新聞報道洛陽的牡丹花會,說牡丹到4月15號左右最盛,頓時勾起我對去洛陽的神往。打電話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誰有此雅興同去觀賞,可是這周朋友們都忙,要等五一,可是花開不等人,我匆匆決定一個人前去。16日上午察看機票發現基本沒有折扣,畢竟金融危機了,凡事節約一點,於是下午去車票代理問,獲知20號以前的臥鋪都沒有了,察看天氣預報周末有雨,擔心雨水把花打殘了,看不到最漂亮的勝景,恨不得馬上到洛陽,買到K117,畢竟白天坐一天比坐通宵省去很多困苦,晚上到洛陽住一夜。回家又到網上訂酒店,結果出乎我的預料如家快捷等很多酒店花會期間都已經訂滿了,最後在攜程上訂到了雲天賓館,快捷酒店一個晚上都要380元,真是“洛陽房貴”啊!
4月17日
上午11點坐上火車,發現火車擁擠的程度遠遠超乎我的想像,雖然不是春運,過道裡廁所邊都擠滿了人,十幾年都沒有再見到過這樣的場景,讓我想像不到現在已經是2009年。對面坐著幾位結伴回陝南的工人,在河北北部的鐵礦裡打工,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鐵礦虧損,員工都遣散了,只好一起回家。看來國內的經濟環境壓力也很大,只是在北京很多行業還是沒有感覺到,照樣一片歌舞升平。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發現這些陝南人很樸實,雖然經濟上不算富有,但是有很平和的心態。他們在礦山的工資能開到4000塊左右,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為了很多1000多的工作都要競爭,感慨教育之怪現狀。一路上火車走走停停,悶熱煩躁,車窗不能開啟,沒辦法通風,空氣污濁不已,很多人還在車廂裡抽煙,不知道公共場所不能吸煙的禁令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有效實施。火車晚點半個小時,到晚上10點40才到洛陽,下了火車終於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先去買第二天的回程票,臥鋪還是沒戲。火車上一位當地的大姐很熱情,說晚上11點以前還有公交車,坐5路車就可以到賓館。我聽她的話試了一試,真是趕上了末班車,而且是門到門服務,車站對面就是賓館。在攜程網上看到對這家賓館的評價,說是地理位置交通方便,果然如此!到賓館發現房間還算大,但是一股怪異的味道刺激著我的鼻子,如醛似醇,如酮似酚,好像人的濁氣沒有被廉價芳香劑覆蓋,還附帶了裝修氣體的味道,熏得我直頭暈。叫來服務員可否換一間,人家說有房間就不錯了,全住滿了,我也沒辦法了,怕被熏死,只好開著窗戶睡。房間裡沒有給客人准備瓶裝水,我到樓下問那裡有賣,保安說可以到小吃一條街去,看看表都快半夜了,考慮到一個人在外地夜行,決定算了,回去燒自來水喝好了。洗個熱水澡,倒在床上,舟車的勞頓迷漫全身,顧不得床墊的生硬,很快入睡。
4月18日
天氣預報很准,是陰天。早上7點被手機鬧鐘叫醒,退房把行李寄存在前台。出門銀行超市早點鋪林立。早餐油餅雞蛋豆漿一共才3元,很便宜。門口就是53路公交車道龍門石窟,上車一元錢,居然還有座位,感覺到洛陽的公交車真是很方便!在杭州的時候在西湖景區打不到出租車,公交車要死等,等到了能擠死人。
9點半到了景區門口,人山人海。買票120元,開始游覽。賓陽中洞,固陽洞,蓮花洞棧道上都擠滿了人,光線不好也看不到洞內的精美雕刻,而且風化破壞嚴重。不如我在新疆見到的克孜爾石窟顏色漂亮。徑直登上石階終於一睹奉先寺大盧舍那佛的芳容。盧舍那的微笑睿智而慈祥,有人稱她為“東方的蒙娜麗莎”,可是當達芬奇創作這幅名畫的時候,盧舍那已經笑看了幾百年的人世滄桑。左側的兩個雕像毀壞嚴重,基本面目全非。右邊的天王和力士的雕像保存相對完好,身上的纓絡和佩帶等配飾雕刻非常精美。游客實在太多,又是陰天光線不是很好,沒有細細端詳石刻的精繁美妙。這次感觸最深的是一個洞窟門口的一個小的金剛力士的雕刻,身材不高但是肌肉發達顯得異常虯勁有力,和現代的健美比賽冠軍有一拼,這和吳哥窟浮雕裡細膩陰柔的體態截然不同,看來唐朝的女人崇尚體態豐滿雍容華貴,男人趨向魁梧雄壯,粗狂豪放。過了伊河看到西窟的全貌,天氣有輕霾,對岸的景物視覺效果不太好。
東窟沒有時間游覽,直接上了香山寺。以前只知道北京的香山,不知道洛陽也有一個香山。當時還奇怪白居易為何號稱“香山居士”這次來洛陽才真正找到出處。登上石階已經氣喘噓噓。來到寺內發現是個別致的所在。去年6月到西安拜謁乾陵,感觸到武則天一代女皇的氣度,這次才發現她還是風雅之士,當年的“龍門詩會”可以說是香山寺的熱鬧非凡的盛事。據說,當年武則天命上官婉兒當主持人,讓百官競相賦詩“詩先寫成者,可得御賜錦袍一件!”其中一位左史叫東方虯,以一首“春雪滿空來,觸處如花開,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奪冠。
從香山寺下來,來到白園。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都是我喜愛的詩人。去年四月去了杜甫草堂,感覺到杜甫悲愴的一生。這次又來到白居易的墓地憑吊。這次出乎我的意料是日本人對香山居士狂熱的崇拜。詩廊裡有很多碑文都是白居易的詩,由於時間有限,不能一一觀賞,但無意間發現一首詩《買花》正好是說牡丹的。“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不禁讓我想起了《賣炭翁》。
下午1點半從龍門石窟乘81路返回城裡,到王城廣場附近已經2點多了,飢腸轆轆,草草吃了一頓肯德基就成101路車奔向王城公園。3點鐘到達,買票50元。大門口已經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人們扶老攜幼舉家都來賞花。穿梭的人群肩膀上都扛著大把的絹花牡丹,五顏六色,用塑料袋子套著,興高采烈地跑來跑去,High的不得了。果然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朝如此,今朝還是如此。我也被這種狂喜的氣氛感染了。終於見到了我慕名已久的牡丹花啦!真是姹紫嫣紅,滿園春色,富貴逼人。以前看到國畫中的牡丹,似乎沒有那麼吸引我。這次終於看到了盛放的牡丹,才真正領略到什麼是國色天香的姿態。粉紅,雪白,淡黃,紫黑朵朵怒放,生怕辜負了這短暫的春日。牡丹之所以名貴在於它的慢生,很多年才能培育長到現在這麼高,同樣慢生的還有青海湖的湟魚,幾十年才長一尺,所以珍貴。難怪人們對它的盛放如此痴狂。買10元門票到珍品館觀賞,看到了姚黃,景玉,白雪塔,二喬等稀有品種。
5點天色已經變暗,離開王城公園乘9路車到真不同品嘗傳說中的燕菜。客人很多,服務員見我一個人來都懶得招呼我,我自己找個一個桌子問人家可不可以拼桌,人家很爽快的答應了。燕菜40元很大的一份,感覺一個人點了有點多。菜色很漂亮,吃起來沒有想像中的好吃,感覺就是一道蘿蔔絲胡辣湯。以前只吃過銀耳或粉絲仿制的燕窩,但是能把蘿蔔做成燕窩狀也是功夫。那桌人剛走,來了幾個來洛陽旅游的女學生,同樣也點了燕菜。看來燕菜的名氣確實不小。
7點鐘到酒店行李,乘5路車去火車站。剛出門就下起小雨,心裡想:終於在下雨之前完成了我的心願,觀賞過了洛陽牡丹。8點20乘K270返回北京,雖然要坐通宵,但是為了這美麗的牡丹花,我也當一回狂人好了,不辭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