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今日感慨:在新西蘭漁獵一天

作者: 蠟筆豬

導讀從新西蘭北島的北部頂端的王加魯(WHANGAROA)港出發不遠就是可以釣魚的灣區,再遠一點就可以直接進到太平洋裡去釣魚。我們的釣魚從早上8點半就開始了。幫助我們駕船的是布朗恩,一位在海上有了16年經驗的老手,他紅色的臉龐與慈善的笑容,讓人有一種特別的信賴感。他的手是漁人常有的粗手,但是身手異常嬌捷:扎鉤、穿線、上食、取魚、修杆、煮茶、烤魚、做三明 ...

從新西蘭北島的北部頂端的王加魯(WHANGAROA)港出發不遠就是可以釣魚的灣區,再遠一點就可以直接進到太平洋裡去釣魚。我們的釣魚從早上8點半就開始了。幫助我們駕船的是布朗恩,一位在海上有了16年經驗的老手,他紅色的臉龐與慈善的笑容,讓人有一種特別的信賴感。他的手是漁人常有的粗手,但是身手異常嬌捷:扎鉤、穿線、上食、取魚、修杆、煮茶、烤魚、做三明治、洗盤不只一把抓,而且非常快速。布朗恩看起來也是非常開朗的人,什麼都知道一點,什麼都有點感慨,所以很容易與人談得來。9點左右我們在灣區釣魚。特別讓我見識的是布朗恩用聲納追蹤魚群,決定下釣的地方,所以剛出船不久,我們就釣上了兩條小魚來。在灣區釣魚用的是假餌,原來上面只是塑料的彩色材料,引誘魚上鉤,其實啥東西也沒有,但是的確有魚上鉤的。我記得在《釣魚課》一書中,作者曾經譴責這種欺詐性的誘魚行為,布朗恩則說這個方法是日本人發明的。一個小時後我們又出到大洋上釣魚,魚鉤與魚食都換了,魚餌用的是小金槍魚塊,甚至凍魚頭,我們一下鉤很快就釣上來兩條。布朗恩直接把我們先前釣的兩條小魚直接穿到魚鉤上用來釣魚,結果一會兒我就釣上一條王魚來,這魚大概有十六公斤重,但布朗恩根據法定的標准,這魚才剛達到捕撈的標准,因為最大應該到五六十公斤一條呢。其實一開始釣魚的運氣不錯,半個小時內釣了五六條,我們前面把所有的魚都放了,結果到後面釣的少多了,以至於等著中午吃的魚都著急了。12點多的時候釣上來一條新西蘭石斑魚,布朗恩將這魚片下兩半,去魚皮,取下淨肉,然後放到微波爐中加工了幾分鐘,白烤魚排就出來了,配上日本醬油與芥末,味道相當不錯。我本還請教布朗恩哪種魚更好吃,他說了幾種但是我與中文魚名對不上,然後他就索性說,“大海裡新鮮撈出來的魚,因為新鮮怎麼的也好吃”。等我們吃了剛釣的石斑,我們對他說的話就完全信服了——剛出海的魚味道即使白烤也真的很好。老布還介紹他看不慣到來此捕魚的日本人的薩西米的吃法、腌魚的吃飯和韓國人煮泡菜的吃法,然後哈哈大笑說,各有各的吃法哦。下午的運氣就不是那麼好,直到三點,魚是釣到了幾條,但是都不夠大。在海面上親眼看到圍繞礁石有藍色的海魚在水面巡游,但是卻無招讓他們上我們的鉤。新西蘭的海從岸邊到洋中,水都是那樣清明透亮。布朗恩介紹說,新西蘭現在不讓網捕,也嚴格限制國際捕撈,還有休漁期,很多魚類規定了捕撈的尺寸。布朗恩說因為有這些措施,前幾年一度減少的魚類現在又開始增多,並且變大,所以現在捕魚,收獲又多起來。布朗恩表揚遠處一個小艇上的漁人很有耐心,我說釣魚的確很考驗人的耐心呢。其實,在陽光明媚的海上,下來海釣,將魚杆插在魚船的杆孔中,然後你就可以悠閑地喝茶飲水,看書吹牛,就只管看看海釣杆是不是有動靜,有時一候半天,有時可能要同時看到兩根杆顫動,那就相當於同時中彩。如果有魚上鉤,尤其如果是大魚的話,那旋線收杆的時候能感受沉甸甸的,甚至會到手酸的程度,但是從內心來說,期待沉甸甸可比那樣一直休閑著要有成就感多了。

昨日場景:乘直升機去考察海上活火山島,岩漿就在火山口轉悠,到處在嘶嘶作響,壯觀而令人震撼。下午隨毛利大廚老查訪莫叩牙神秘島,探尋可食植物。晚參與毛利人塔普儀式和地熱景觀,吃毛利餐杭伊。



((圖片選自wwww.google.cn))

今日小詩:古杉淡淡的,面對今人和古人熱情的面。淡淡的,夜看基維啼聲或密或稀的夜。淡淡的,間容了山海的合並與離間。本周袁氏推薦小菜:芋香紅肉半斤以上大芋頭一只,去皮切成長條形片塊,備用。連皮豬臀肉一斤,牛腿肉一斤,各切成半寸見方小塊,揉以澱粉少許,加姜片,在涼水中煮到開,沸後並持續五分鐘取出,清水中完全洗淨。起油鍋,放花椒干椒少許於油中,煎後取出,放入豬牛肉炒兩分鐘,以烈酒一兩為料酒,然後放入老抽、食鹽酌量,香醋少許,蔥末蒜粒適量,五小碗水至肉可浮起。煮開轉小火燜燒45分鐘,加冰糖酌量,並加入芋塊,視情可調整加入少許熱水,用骨湯更佳,更燒十五分,翻動後再煮五六分即可盛盤食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