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蘇堤春曉 – 顧名思義,蘇堤乃杭州賞花看春的最佳處。不料,今日之杭州,有了一個“太子灣”……。
題記二
紅花雖好,還要綠葉相扶。-- 郁金香雖美,尚需環境相扶。
題記三
“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其哀樂”。-- 王夫之•《姜齋詩話》
欲看更多此行的相片,請去本人博客串門(http://***/rgmao181898 )謝謝光臨!
-------
去年4月14 – 17日游杭州,觀萬竿翠竹,看千筍競拔 - 在雲棲竹徑。可是,等從山裡來到湖畔,只嘆蘇堤白堤已經“紅瘦綠肥”。
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提前去了杭州(3月30日 – 4月2日)。
蘇堤春曉,滿懷希望而去,有點失落而歸。遠觀,桃樹紅似火,一團一團,零零星星,散落在2.8公裡長的蘇堤上。近看,蘇堤的桃花已顯“盛極而衰”之勢,而白堤的桃花卻正值“鼎盛”,有的甚至還含苞待放哩,白堤人氣旺,背景又美,北有寶石山及保俶塔作背景,南可極目蒼茫西湖見湖中三島,因此,攝影者如雲,長槍短炮齊集,遠景特寫俱佳。
“太子灣”,只有短短20年的歷史,原以為它坐落遠郊,不料,太子灣與“花港觀魚”,隔南山路相望。兩者,乃芳鄰也。
杭州的“城管”(此“城管”非彼“城管”),真是能人。-- 沒幾年功夫,西湖的水變得清了,環湖的路打通了,舊景點整治了,新景點開辟了,而且,在各地景點門票如“雨後春筍”,向上猛竄之時,杭州很多景點免費開放。太子灣的門票,就是一例 -- 去年10元,今年0元。
太子灣,何以得名?陪同游覽的友人說:因南宋的兩位太子莊文和景獻埋葬於此。
幾乎年年舉辦“郁金香花卉展”,今年已是第17屆了。

然而,抱著來觀賞郁金香的游客,進入大門,便驚喜撲面!-- 日本東京品種的櫻花,燦若雲霞,讓你興嘆:“賞櫻”何必東渡?除了草坪和池塘之外,太子灣遍植郁金香,一大片,一大片,目不暇接,讓你興嘆:“春曉”未必在蘇堤!上有櫻花“鋪天”,下有郁金香“蓋地”,上下呼應,春光無限,徜徉花海,讓你興嘆:此景只應天上有!

游人,或扶老攜幼、或成雙結對、或三五成群、或排成長隊。櫻花樹下,白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紫色的,一片接著一片,亭亭玉立、雍容華貴,或害羞含苞、或落落展瓣。 --那就是郁金香。輕風拂來,櫻花花瓣,紛紛揚揚,飄落下來,飄落在郁金香的花瓣上,郁金香便沾“光”了,飄落在游人的發梢上、眉毛上、衣肩上,游客便沾“喜”了 ……
郁金香之美,美在其“勢”,一大片,一大片的,“以勢壓人”喲。試想:孤零零的一朵,或幾朵郁金香,何美感之有?據說,今年太子灣的郁金香多大30萬株,然而,櫻花,高高在上,如飄雲,似舉傘,大有“喧賓奪主”之勢,因此,有的游客居然問:到底是櫻花展,還是郁金香展呀?
上櫻下郁,是美的呼應,是“春曉”境界。這種美感,這種境界,令傳統的蘇堤和蘇堤有點兒黯然起來。
-- 媽媽,現在應該說是“花在人間”,還是“人在花間”?(一個初中生模樣的女孩問)
-- 兩個說法都對呀!花不是在人間嗎?我們正走在鮮花之間呀。(母親笑盈盈地答)
-- 花在人間,說得好;人在花間,說得更好!(情不自禁,我和這一對陌生母女主動搭訕)
-- 下一篇文章,題目就是“花在人間,人在花間”,好嗎?(女孩聽了我的表揚,興衝衝問母親)
-- 好啊。
-- 唉,現在的學生,壓力好大,出來游玩,心裡還是放不下作文呢。(情不自禁,我和她們母女搭訕)
-- 不,沒什麼壓力,女兒說的作文,是她博客上的文章。(母親答我)
-- 哦,一個初中生,就開博客啦?
-- 人家小學生還有博客呢,又沒啥稀奇。(女孩落落大方)
-- 她的博客的點擊率已經超過兩萬。
-- 怪不得,能說出“花在人間,人在花間”,很有點詩意呢!
-- 博客,成了我女兒第二課堂,學到的還真不少,她還是一個“明礬”呢。
-- 啊?!真沒想到,我也是個“明礬”呢。(這一下,可輪到我興奮了)
-- 我女兒還有個志向呢。
-- 啥志向?
-- 媽媽,注意保密!(女兒把食指豎在嘴唇中間)
-- 有啥好保密的?別人知道了,你才會把志向當回事兒啦。
-- 你要說,就說吧。(女兒撒嬌)
-- 女兒一直對南宋的歷史有興趣,她決心想明月大哥哥學習,長大了,在博客上寫寫 “南宋那些事兒”。(言談間,母親的自豪溢於言表)
-- 妙,妙,妙……,杭州是南宋的京城!南宋的那些事兒,精彩喲!(友人與我,你一言,我一語)
同行“花間”,邊走邊聊,來到一座拱橋之上。
橋上,游客駐足顧盼,談笑風生;
橋下,碧水緩緩靜淌,花瓣漂浮。
和母女倆交換了博客網址,道別。
沿溪有道,小道進山。這裡彌漫山野情趣,有一股鄉土氣息。
緣溪行,發現這兒是少先隊員們的天下,一杆杆火紅的隊旗,插在樹下,一陣陣歡聲笑語,飄蕩溪邊。孩童們,正在野餐。
-- 好大一棵大櫻花樹!
-- 哪兒?
-- 你看!(手指著遠處綠樹叢中隱約顯露出的大片白色,我說)
-- 好像是,好像不是。(友人答)
-- 不是,不是,聽呀,有嘩嘩的流水聲呀。(另一友人有所發現)
-- 哦,那是瀑布,不是櫻花樹!(旁邊的一位少先隊員插嘴道)
-- 想不到,這兒竟然見到了瀑布!
-- 老師告訴我們,那是人工瀑布!(另一位少先隊員說)
精彩一筆!有了這瀑布,太子灣就畫龍點睛,盤活了整個太子灣的碧水
上櫻下郁,是美的呼應,遠山飛瀑與身邊櫻花,也是美的呼應!- 奇哉!
樹上櫻花,近看粉紅,遠觀泛白。今日的太子灣,與櫻花構成“白色呼應”的,豈止是那山間瀑布!

不知始於何時,新人拍婚紗照,開始走出室內,來到景點。去秋,去姑蘇天平山觀賞紅葉。樹梢,紅葉如炬;湖畔,婚紗如雪。友人告訴我,杭州城內城外的新人,都選中太子灣,作為他們婚紗照的外景地。因此,太子灣又有了“婚慶公園”的美名。
今天,風和日麗,鮮花滿目,又正巧是“黃道吉日”,今天,太子灣,少說也有三四十對新人作秀呢。-- 活脫脫一個新人世界!
婚紗處處,與翩翩櫻花,又構成第三種“白色呼應”!
賞櫻、觀郁、看新人。游客滿園,猶如過節。婚紗拍攝的現場,觀者如堵。我十分驚詫於新人們的落落大方。婚紗公司的攝影師在把鏡頭對准他們的時候,圍攏來的游客們也同時紛紛舉起相機。婚紗公司的工作人員,還有新人本人,不會跟你計較所謂的“版權問題”。
一位拿著單發相機的白發老先生,遲到一步,居然要求一對新人再“堅持一下”,此時,袒肩露背的美女,已成“美麗凍人”(今日氣溫僅10度上下),新人也居然“遵命”,笑盈盈的,真的“堅持”了一下!引得周圍看客一陣掌聲,喜氣陡增也。
新人和婚紗,成了太子灣的新視覺盛宴,更重要的是,如此盛宴,彌漫喜氣,傳遞喜氣。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一句老話,流傳至今,它挑明了漫漫人生的亮點。不過,歷史走到今天,也可以改一改此說了,比如 -- “身披婚紗日,高考揭榜時”。
樂滋滋的,是兒童們。他們愛熱鬧,他們覺得好看 -- 美女牽帥哥,你濃妝我淡抹;碧水漂花瓣,你有情我有意;
喜滋滋的,是少女們。披婚紗,留倩影,最能觸動她門內心深處的情思,點燃的,是憧憬、是夢想、是激情;
你看,一位少女,在婚紗拍攝的現場,心裁別出,把一只芭比娃娃放到櫻花樹上,讓她“坐”在樹杈上,左後舉起相機,為自己、芭比娃娃和櫻花一起合張影。
我迅即舉起相機,為她們三者照了一張相,背景還有兩位新人,還有一地香瓣。
心裡想起的是弗洛伊德的一句名言:“它我”在哪裡,“自我”就在哪裡。

樂呵呵的,是中年人。存入記憶庫不久的美好時刻,在新人們面前,再次打開;
笑嘻嘻的,是老年人。他們的心情雖然有點兒復雜。 -- 年輕的時候,沒有如此風光,如此這般的作秀,連做夢也不會夢見。在照相館去拍攝一張黑白新婚合影,胸前或許還掛著偉人的像章,結婚照片,現在已經泛黃了。絲絲憾意,伴著羨慕;點滴祝福,伴著欣賞。
唉,在這個世界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和不幸喲 -- 此事古難全。
-- 新郎,你是否願意娶她為妻?按照聖經的教訓與她同住,在神面前和她結為一體,從今往後,借著上帝的恩典,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足,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喜樂,還是憂傷,都將深愛著她,永遠始終忠於她,直到離開這個可愛的世界!
一邊感受著喜氣,分享著新人的愉悅,一邊想起了牧師在婚禮現場問的一段話。
1996年深秋,在美國鹽湖城。我第一次參加一對新人在教堂舉行的婚禮。牧師的問話,莊重而又生動,現實而又詩化,至今鐫刻腦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的婚禮,大踏步進化了。外景婚紗照(現場了解,一次婚紗拍攝,開價在3000 – 6000元之間哩)、高檔婚宴、豪華婚禮……。
傳統畢竟是傳統,大喜之日,高興都來不及,咋會掃人之興 – 口出牧師之言,諸如“逆境、貧窮、疾病、憂傷”等等。
如果把婚禮和婚慶視作一種文化,那麼,它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
郁金香、櫻花、瀑布、碧水、藍天、青山,新人、婚紗……春天的氣息、婚慶的喜氣、游人的歡笑,徜徉其間,真乃“人間天堂”。
可是,真正讓我動容,讓我深省的是以下一個場景。

父母,雙雙站立在櫻花和郁金香之間,一地花瓣,一臉笑容。女兒舉著相機。父親腰殘,已無法直立。
此前,我已經跟隨他們這個三口之家一段路,看著母親和女兒,左右攙扶著這位腰疾老人,一步一步,艱難向前,在旁人眼裡,也許會興嘆:何必呢?
然而,三口之家,一路有說有笑,其幸福指數,決不在別的游客之下!
太子灣有一個“迎賓亭”,與這個沾幾分豪華氣的名字相對照的是,長亭竟然是草棚頂。亭外,是露天茶座,散放著十幾張桌子。茶客多多,座無虛席。我過去,和這個三口之家“拼桌”,他們也熱情歡迎。
父母及女兒,皆健談。於是,對這個三口之家,有了更多了解。
一則感人至深的故事!
10多年之前,一場車禍,父親腰部重創,幾乎要成植物人。此時,女兒剛剛結婚不久,新婚丈夫也日夜照顧住院的父親,家庭經濟壓力陡增,舉家節衣縮食。罹難,卻讓家庭得到新生。
半年之後,奇跡發生。父親不僅沒有成為植物人,而且還能下床作輕微活動。一年之後,腰部雖然永遠不能伸直,卻能慢行。
-- 今天你的先生怎麼沒來呀?(我乘興問女兒)
-- 唉,別提了。(女兒長嘆)
-- 他們早就離婚了。
-- 真這麼好的男人,怎麼說離婚即離婚了呢?(我驚詫)
三口之家,你一言,我一語,讓我知道離異的故事。
原來,父親出院後不久,女婿購買福利彩票,獲得500萬元的大獎。此後,女婿像換了個人似的,工作也辭掉了,花天酒地,吃喝嫖賭,夜不歸宿,並提出了離婚。
-- 現在呢?
-- 現在變成了一個窮光蛋,在一家工廠當門衛。
震驚於這個真實的故事,我久久不語。
-- 今年是第17屆郁金香花卉展,我們幾乎每年都來。(女兒又興奮起來)
-- 父親行走不便,為啥不讓他坐輪椅呢?(我問)
-- 你問我爸呀!家裡有輪椅,他就是拒絕。
-- 坐上了輪椅,就會依賴輪椅。能走走,就走走,這樣對恢復身體還有好處。(老人笑答)
-- 你先生今天沒來?(我問女兒)
-- 我女兒早離婚10多年了。
四人同桌,陽光下,我們邊喝茶,邊聊天。
-- 後來,你沒有再婚嗎?
-- 談了幾個,都不成。現在,找一個真有責任感的,真不易!(一直沉默的母親也開腔了)
-- 媽,別提了。說好了,我伺候你們兩老一輩子!
…………
--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富足還是貧窮,健康還是疾病,喜樂還是憂傷,都將深愛著她,永遠始終忠於她,直到離開這個可愛的世界!
告別了三口之家,游走於太子灣。
想起了,牧師的這句話。第一次,覺得牧師的話之經典!-- “富足”,也足以毀滅一個幸福之家!
-- 我們都曾經歷天真無邪的童年,躊躇滿志的少年,也時常夢想著將來一展抱負,開創事業,天下之大,任我往來!可是,當你真正融入這個世界,就會發現,這並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世界,你會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從來不會如同你所想的那樣去進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起了,“當年明月”的這句名言。一位80後的事業有成的年輕人,咋會說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春和景明太子灣 --“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兩者似乎構成悖論。
想起了,“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其哀樂”。
樂乎?哀乎?
惜別太子灣,回眸之際,靚麗的太子灣,卻讓此時的我,雙眼有點朦朧。
-- 你怎麼有點眼濕?(友人警覺得問)
-- 我,我……。
----2009年4月21日晨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