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游記,不寫奇緣巧遇,浪漫故事,不寫蔚藍天空,寧靜湖水,不化雪山……只想用第三只眼看麗江,如果能反映出人類“文明”的進化,或是能給驢友們帶來一點啟示,那真是我的造化。
同是一潭水,有人看成海,有人當作湖;有人看是天上的瑤池,有人認為是地上的污水溝。允許別人想法的存在,這世界才豐富多采,真的,要是你把那潭水當成是你的碗中靚湯,我也認為你沒有錯!
三年前聽朋友對麗江的描述,那時就恨不得到麗江長住……
為了體驗原汁原味的麗江,我避開五一黃金周的喧嘩,不惜犧牲自己有限的假期,於4月18日直飛麗江,開始了為期10天的自認為可以掃拂心靈塵埃的麗江之旅。因為根據所有已得到的信息:那裡民風純樸,安靜祥和,景色自然等等具有人類造化的原始文明。
商業化 一下飛機,我就並同機的三位驢友包車去古城,看了“攻略”的幾位驢友都說包車就60元左右,但一問,90元不二價!看那架勢,機場的包車生意已經被當地人“統一管理”---後了解確實如此,本地車主為做一單生意,排上四天隊都在所不惜,外來車是絕對不能進機場兜客的---(下面有---的都是從當地人那了解到的情況,不再說明),沒辦法,坐吧。
車停在古城和新城分界的標記處大水車附近,我們剛一下車,就被熱情的納西人圍住,有客棧老板,有並團游拉客的。我因出行前本本上記有幾家心儀的客棧,就不理他們,殺出重圍,繼續往古城方向走。但和我同機同車的驢友一直跟著那位最有耐心的客棧老板,直到走進她開的“密士客棧”。老板姓車,納西人,熱情、實在,她的客棧就在大石橋旁,價錢不算貴,但是條件不怎樣,雖然住在這也有好多商業味的故事,但同行的幾個人都懶得走路,也就只好將就一個晚上了,我就不講這裡的故事了。 第二天一早就直接電話給石頭,讓他到木府接我,住自由生活驛棧感覺舒服多了,很多人喜歡2樓的房間,但是我覺得一樓的更舒服,出門就是院子,復古的座椅可以坐著喝茶,也可以搬個躺椅曬太陽,有時候還可以冒充當老板,哈哈。。。。
以古城的中心位置四方街向周圍輻射200米左右的民居,現在都已經是商業用途的店鋪:或賣工藝品,旅游紀念品,或開酒肆餐館,或客棧。從號稱手工制作的物品中,你不難看出現代化機器加工過的痕跡;而旅游紀念品你又看得如此眼熟,沒錯!你在其他的旅游點也見過,甚至是深圳也有!大石橋周圍的小吃是麗江有名的,我曾在其中一家小橋流水旁較大點的餐館吃飯,點了個當地特色的“納西烤肉”,30元一份。上菜一看,傻了眼,其實就是用油炸過的五花肉,肉的分量最多半斤。其他的菜如:炸竹蟲,炸蜂蛹都80元一份,此價格已經趕超大城市大酒樓!---古城裡的商業店鋪80%甚至是90%都是外地人所經營---在四方街發呆時有幸認識一成都籍已入麗江戶的老人,談話中得知他在四年前花10萬買了古城裡一棟民居,現3800月租給人經營,他很有信心地說:房租不斷看漲,真佩服他的商業眼光---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現在已經不允許將房產賣給外地人---
信步古城光滑的石板路上,是非常愜意的事情,但時不時傳來“要騎馬上雪山嗎?”“去瀘沽湖嗎?”“長江第一彎?”
會不停地打斷你本來不錯的心情,就連你在安靜地享用美食的時候,也會忽然有人出現在你身邊:“上雪山嗎?”嘔~~~現代化的商業意識在古城裡,在原本純樸的納西人中扎了根。不信你再看,麗江所有的大大小小景點,無論自然的,人造的都已經收取不菲且神秘價格的門票(門票的故事我後面再祥述)。我在徒步虎跳時,走完28拐登上頂峰一凹進去可看到上虎跳的懸崖邊,竟有一當地農民老伯看守著:留下8元,你可拍照。理由:這點是我開辟的,已有8年之久!類似的地方有中虎跳的“張老師之路”10元過路費。不過這條路是有不少地段看出人工開發的痕跡,且開此路實屬不易,我只是奇怪這樣的收費是否合法?讓我想起某部電視劇裡程咬金說的:“這棵樹是我的,這條路也是我的,所以你身上的錢財也是我的。”心裡真不是滋味!
以前的古城我沒機會看到,但都是聽說非常的安靜。我看到的古城則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到處是獨自一人的,三五成隊的,大小旅游成團的人群,晚上的話比得上東門或華強北。應了我客棧老板石頭瑜飛的那句話:古城現在淡季不淡!酒吧街的游客喝著價格不低的啤酒,用流行歌曲對著歌;四方街隔晚舉行的篝火晚會,由當地納西人帶著游客跳他們的舞蹈,是免費的,倒也歡樂融融。瀘沽湖的落水和裡閣每晚也有篝火晚會,因為摩梭族的走婚民俗而帶有點神秘色彩,參加的游客每人得付2/30元門票。勸那些只想去乘機摩梭摩梭的游客別抱什麼幻想,那只是為賺錢而專設的普通晚會而已,我們在裡閣那晚就因為一班“不知趣”的學生嚷嚷著門票五折,五折而作罷,不知道是我們的損失還是當地人的損失,呵呵。
麗江給我的印像是 商機無限,錢途無限 ,因為是世界級的文化遺產,拆遷的風險是不存在的,隨著知名度的提高,那裡會成為著名的旅游景區.
誠信問題
其實這也是商業化後所派生的必然產生的問題,是目前祖國大地普遍存在且難於解決的令人頭痛不已的問題。
我第一天到麗江是中午時分,為打發下午的時間,而且街道上有人喊去拉市海,我們決定去拉市海看看。去前和車主談好價錢,30元來回並等我們想回的時候才回。狂喜!如此便宜的價錢,看來麗江真的是名不虛傳!到拉市海一看,心裡涼了一大半,侯鳥是一只都沒有的,只有那片不太大的草原跑跑馬和已經不很清的且有點干枯感覺的“海水”,但門票卻不便宜,不買門票跑馬到海邊要150元,在外面騎馬也要40元,已是我們決定打退堂鼓。這下車主原本掛滿笑容的臉一下就收了起來,換張拉長的臉和我們說:“你們要是現在就回去,得付車費50元。”狂暈!白看了那麼多攻略,怎麼我們都不知道的?沒辦法,權衡利弊,我們改去束河古城,那樣車主還照30元收費。後來才知道我們這樣虧得更大了,4個人120元的門票啊,狂冤!我們還好心幫車主充當了一回逛購物點的游客呢。
附:
門票攻略 對沒去過麗江的驢友有幫助。
徒步虎跳 ,先坐車到橋頭,換乘本地人的車進入景區,可省一半的門票錢,且乘車是不再另外收費的。即15元=30元,那麼大的景區,當然有逃票的路線,但我是沒時間去找了,老驢們可做補充。最好是自己並驢友前往,因為當地的自助游收費350元/人,自己去最多花費200元,而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能決定行走的快慢。
提醒 ~不要去下虎跳,聽說會查票,乘本地車車主一般都有景區票給你備用對付查票;
木府 ,票面45元,可以在旁邊讓人代買的,35元一張,可能有更便宜的。
束河古城 ,租束河人的小面的,5個人一樣是10元,車主可以將你們免費送進束河,或徒步或租單車到一個什麼收購站的地方可逃票進去,具體地點當地人都知道,你可以發揮一下你的外交才能,很容易就可以打聽清楚的。你說我們那120元的門票是不是冤啊?
騎馬上雪山 ,有了上次包車的經驗,我們要挾車主說上大索道,不騎馬(知道騎馬有貓膩)除非200元左右的費用才去騎,車主很爽快的答應了,最終我們於220元上到最高處萬畝草坪,當時很多人都是300元上的!
說起騎馬上玉龍雪山,我們真是失策,不但看不到景,還花了不少冤枉錢,勸告各位驢子還是暫時放棄驢子的精神,老老實實地從索道上吧。驅車去玉龍雪山騎馬的路上,經過一寺廟(叫什麼寺已經不記得)同行驢友說要去看看,我們覺得不收門票,可以參觀一下。到寺門口,來了個寺廟導游小姐,她熱情而莊嚴地為我們介紹:佛教共分五個教派,其中之一是黑教,此寺廟信奉的就是佛教中的黑教,而信奉黑教的人數全世界已經寥寥無幾。由於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現在所看到的只是原寺廟一半的規模,廟中有個活佛,他立志此生要重建此寺廟,將黑教發揚光大雲雲。聽得我當時是既感動又崇拜這位活佛,於是我們就跟這位自稱信佛的導游小姐進了寺廟,在她講完上各種香火的價錢之後,我憑著對佛的信仰和對此廟活佛的崇敬,毫不猶豫地選了最高等級190元一柱的高香,虔誠地燒給佛祖,同來的幾位也都選的高香。燒完香火,自稱信佛的導游小姐帶我們到廟的偏殿說,活佛就在裡面,看你們和活佛有沒緣了。我們帶著復雜的心情走進偏殿,裡面空間並不大,兩側各有間由金色布制門簾遮住的小房,椐說活佛就在裡面。殿的中堂有幾位大和尚招呼我們各自坐在他們面前,原來是要幫我們解簽算命,我從不喜歡別人告訴我命運如何如何,那倒像我的命運是由他們給安排的!沒聽幾句我就起身要走,這時一小和尚上來和我說:“進房去讓活佛幫你念經祝福吧。”阿彌陀佛,我竟然與活佛有緣,我激動的進了那間有布簾隔開的神秘小房,跪在活佛面前由他幫我念經祝福……而後小和尚又指著供台上幾盞點燃的酥油燈對我說,你可以點3,6或9盞燈,我們會讓它們一直點燃七七49天,同時一直幫你念經祝福,但點燈是要費油的,你只按每盞燈100元付油錢就可以了。這時我在迷糊中忽然意識到有點不對勁:怎麼此殿有兩個活佛,客人如果要點49天的燈,這殿裡應該擺滿點燃的酥油燈,但我只看到幾盞。不點,我離開了此殿,直接走出寺廟。過一回,我們同來的驢友也出來了,他們告訴我都點了3盞燈,各花300元!我們怎麼進去的都與活佛有緣?哎---後來雪山的馬夫們說,那個廟原來只是個宗祠,重建寺廟的說法沒聽說過---但願接待我們的那些人都是信佛的,我們這群善男信女所捐的錢他們都拿來做善事……
帶著郁悶的心情,我們騎著馬上玉龍雪山,清涼的山風迎面吹來,倒也吹走了許多不快之事。幾個小時在馬背上顛簸,肚子早就鬧起了革命,好不容易到了山上一個驛站,熱騰騰的羊肉蘿蔔湯激起我的食欲,問了價錢,15元一碗,不是很貴。第一碗狼吞虎咽地下了肚,竟然沒有飽的感覺,問都不問價錢就要了碗白米飯,再加一碗羊肉湯,吃完結帳,45元!米飯10元/碗,天哪,這是我有史以來吃得最貴的一碗米飯,而且是在這號稱消費低廉的麗江!和老板理論,她理直氣壯地說,這些米飯都是我從山下背上來的啊。我心底嘀咕:那羊也是從山下背上來的,怎麼才15元,而米飯卻要10元?想說出來,後發現不妥,如果她再和我算羊肉湯的運費不就慘了。還是繼續上路吧,接下來的山路較陡,不能騎馬,要徒步一段。剛好碰到下山的人,就向他們打聽還有多遠到雪山。到雪山?再花半個小時就到頂了,在那看雪山要隔著兩個山頭望。烏呼,不是說騎馬上雪山的嗎?怎麼是上雪山的隔壁的隔壁山頭啊?沒了興趣,只好掉頭下山,就當是花220元騎了一回馬。
人與人,人與自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人類生存離不開自然的最樸素的道理。96年的大地震,提高了麗江的世界知名度,也震亂了麗江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商品經濟大潮改變了納西人簡單的生存意識,人不僅可以靠山吃靠水吃,還可以靠人吃(旅游經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當然不論是靠什麼吃,都要付出自己的勞動,但勞動的手段比原來復雜多了。
麗江人開始分地域的做起各自有特色的生意:機場的麗江人,半壟斷地做起了接來麗江游玩的旅客生意;虎跳景區,束河古鎮,玉龍雪山等居住的人做起想逃門票的游客生意;各景點的咽喉位置,也有人做起“開發”生意。就像帶我進虎跳徒步的車主頗具代表性的話語“強龍壓不了地頭蛇”,人與人之間都在使出內力發招,受傷害的肯定不僅僅是皮肉,而已經傷及內髒。古城的人還經營起很現在的活兒,當你晚上在古城放慢著腳步閑逛時,時不時有人會上來悄悄地問你:“要不要看少數民族艷舞?”真想不到納西人什麼時候也學會了艷舞---這類酒吧在新城,有沒艷舞不知道,但是買單的價錢肯定是天價,沒錢出不了酒吧---
過分的開發,不僅使麗江面臨著人文和自然景觀遭受破壞,也讓環保問題異然突出。雖然受商品經濟的衝擊,人潮的湧入,古城的鈉西人,瀘沽湖的摩梭人還在延用他們的生活習慣,天然的河水,湖水是他們的生活用水,又是他們排泄廢物的對像,雖然這現像已經比較少,但我還是經常看到有人在河裡洗東西,扔東西。我在滬沽湖住裡閣的那晚,想要洗澡,問客棧的主人有沒熱水,主人告訴我有,但還是勸我不要洗,因為不環保。環保自己就污染環境?我覺得奇怪,經主人解釋才明白,原來洗澡的污水是要排到那美麗的瀘沽湖裡的,他們還沒有建起排污的渠道,於是我就這樣度過了麗江10天中唯一的不洗澡的一天。裡閣的客棧酒肆就建在離湖幾米的地方,那些客棧酒肆就要往後移,希望那時候同時建好排污的網絡渠道。
俄國的顧彼得曾寫過這樣一段“(古)城外有通到下關的汽車路輪廓,數年前修建的,可是一直未能完工……這條道路是在中央政府唆使下,由省政府開工修建的, 可是通過納西族中在昆明的強權人物成功地阻止住了……他們說汽車路要給他們寧靜的家鄉帶來的壞處比好處多……”那時的強權人物可能保守一點,但我以為他們已經有了保護麗江納西人的民俗文化,歷史建築和自然景觀的意識,那時的麗江可不是什麼“世界文化遺產”,他們的想法真是難能可貴!
我想點一段歌給麗江人民聽來結束次節“驛動的心已漸漸平息,疲憊的我是否依然和 你 相隨。”這裡的你是指商品經濟。
政府管理問題
不想祥述,原因有三:1、眼見也不能為實;2、道聽途說,不想犯“文字獄”案;3、離題。因此只能羅列一些個人的想法:
一 “世界文化遺產”是值得驕傲的榮譽,也是個沉重的負擔。既不能讓麗江人守著清苦的日子,來滿足我們這些過客的眼福和感官享受,也不能僅是重復的維修那些青石路、古民居,而忘了保存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如是那樣的話,勸大家去看看民族文化村就可以,沒必要花假期和金錢跑那麼老遠去麗江了。
二 玉龍雪山的附加收入80元進山,80元維護費無疑是巨額的,這些收入如何使用?我不相信雪山的維護需要那麼高的費用,除非山頂上的雪是由人工上去撒的石灰粉。這筆錢是否可以換個名目成立一個什麼基金?
三 當地人占路收費,帶客逃票非常普遍,一是管理漏洞,另一個是不是因為利益的分配不公造成?我上面所提到的基金可考慮給當地人一點補償。
四 門票管理的混亂,不僅對游客不公,也影響了麗江的聲譽。
你如果在旅途中和當地人深聊過,會感覺到他們那躁動的心和不滿的情緒……
耐人尋味的對話:
我說:“麗江變了,再過幾年她是個和其他地方沒兩樣的旅游點。”
納西人:“那也是你們這些外人造成的!”
離開麗江,心裡有點遺憾,為什麼三年前我不去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