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到武漢長江大橋走一走

作者: wuchao

導讀幸福啊!我中年時得逢盛世和治世,聽史學家講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大概有14個盛世或治世。動車組只用了4小40分就將我從上海帶到了武漢,車過南京後,時速就加到了250KM/H,南京到合肥武漢的鐵路是新開通的高速鐵路,這次是我第二次乘坐時速250KM/H的動車組了。第一次是今年春節時到合肥觀光,當時看著窗外的景像飛馳電掣般倒退,心情頓時感到開朗暢然,那種感覺就是中國 ...

幸福啊!我中年時得逢盛世和治世,聽史學家講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大概有14個盛世或治世。動車組只用了4小40分就將我從上海帶到了武漢,車過南京後,時速就加到了250KM/H,南京到合肥武漢的鐵路是新開通的高速鐵路,這次是我第二次乘坐時速250KM/H的動車組了。第一次是今年春節時到合肥觀光,當時看著窗外的景像飛馳電掣般倒退,心情頓時感到開朗暢然,那種感覺就是中國最先進的鐵路技術帶給我們的幸福感。在我童年時,見到一張父親和母親年青時在武漢長漢大橋的黑白合影,那是我見過的唯一一張父親和母親年青時的合影。昨天下橋後打電話問母親那是哪一年照的,母親清晰地記得是1964年,照此推算,那時我哥還沒出生。父親和母親當時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從照片上他們青春的面容和微笑中可以感受得出父親和母親對於未來的新生活有著多麼美好的憧憬,但當時的中國人民卻生活在貧窮、蒙昧、閉塞中,他們最美好的年華也同樣被文化大革命耽誤了,當他們終於看到中國200多年來才有的治世時已是古稀之年。雖然當時彩色照相已發明了20多年,可中國人卻是連黑白照片也很少消費得起的。這唯一的一張記錄下我父親和母親青春年華的黑白照片是彌足珍貴的。

由於這張照片的緣故,使我對武漢和武漢長漢大橋有了不一般的向往。終於到了大橋下,抬眼一望,跟1937年造好的錢塘江大橋差不了多少。就是這樣一座長江上的第一橋,當年曾讓一代吃不飽穿不暖的中國人盲目地沾沾自喜,而不知道了中國之外還有更大更雄偉的橋,忘記了中國歷史上的治世時人民生活的富足和諧、國際地位的崇高、國力的強盛。去年我曾獨自一人登上過建成後曾是世界第一的上海南浦大橋,上面有鄧小平的題字,雖然已建成了十多年了,這卻是第一座讓我感覺雄偉壯觀的大橋。站在大橋上向北眺望浦東,感慨改革開放30年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攜程網上見到網友講大橋的人行護欄上有許多塗鴉,留心看了一下,果然多得很。這些塗鴉大多是年輕男女游客留下,有熱戀中的人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也有失戀的少男少女們渲泄對對方的怨恨,發誓要永遠忘記對方。有一個落款李玲的女孩子寫的字很漂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大橋上不時有一對一對的青年男女走過,不時停下擁抱接吻,看來這是當地談戀愛的一個好地方。

我是從漢陽上的橋,一直在找當年父親和母親留影的地方,並拍了大量的照片要帶回去給父親母親看,一直走到武昌那頭在一個攝影攤的照相樣片上見到了類似的背景照片,問了攤主後,明白了當年父親和母親就是在紀念碑的平台上留影的。45年過去了,我站在了父親母親當年照相的地方,心中無限感慨。哥哥和姐姐都沒有到過這裡,回去要給他們看我拍的照片了。那個貧窮的時代終於離我們遠去了,但卻在哥哥身心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父親和母親將最大的關愛給了我,我十多年寒窗苦讀終於獲得了一張學士文憑,卻因病再也無法企及碩士和博士學位,留給了母親遺憾,又經十多年奮鬥終於擺脫了貧窮,兩年前終於將父親和母親安置到晴園居住。但生活總是有許多不完美,要留待未來的歲月去趨近盡善盡美。

告別武漢長江大橋後,還是老習慣,逛到了武漢的高檔住宅小區,那是一些江景房。了解到帶精裝的房價也不過七八千元一平米,比上海、杭州要便宜多了,不出5-10年肯定要漲到跟上海、杭州一樣。南京到杭州的高鐵去年底已開工了,以後從杭州到武漢動車也只要4個多小時就可以了。



(1957)


精選遊記: 武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