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歸來——記5·12汶川特大地震後(下)

作者: gifti

導讀這一覺睡到六點鬧鐘響,雖然還是很困感覺起不來,但想到今天要去北川了,勁就來,這可是想了很久要去的地方!只可惜這次北行是臨時決定的,否則可以讓朋友想辦法弄張進入北川老城的通行證,這是又一遺憾。早上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起了雨。坐車到客運中心換車去北川,挺順利的,兩小時後到達擂鼓鎮。擂鼓鎮是災後北川比較大的安置點,看上去像一個很大的社區。 ...

這一覺睡到六點鬧鐘響,雖然還是很困感覺起不來,但想到今天要去北川了,勁就來,這可是想了很久要去的地方!只可惜這次北行是臨時決定的,否則可以讓朋友想辦法弄張進入北川老城的通行證,這是又一遺憾。早上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起了雨。坐車到客運中心換車去北川,挺順利的,兩小時後到達擂鼓鎮。擂鼓鎮是災後北川比較大的安置點,看上去像一個很大的社區。之後經人指點坐了兩元公交車前往了任家坪---離曲山鎮最近的村子,看到很多臨時帳蓬,但這些不是住人的,是用來做游客生意的商業設施,感嘆先知先覺的人們!曲山鎮是封鎖的禁區,只有清明期間允許當地居民進入祭掃,像我等游客只能上三道拐望鄉台憑吊一下了。上望鄉台的坡道邊依舊有很多從山上滾下的山石,山道兩邊可以看到通往曲山鎮的公路還有山坡上零星破損的房屋。當我走到望鄉台向北川老城望去,我愣住了,那是曾經有人居住的地方嗎?用滿目瘡痍來形容毫不為過,雖然之前通過電視報道已經有心理准備了,但仍然久久不能自已。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廢墟---震得像粉末般的房屋!四面都是塌方的山體,幾乎所有的房屋都被掩埋了兩至三層,有的房屋基本只有個頂,下面的房體已被埋得全然不見蹤影。有當地人介紹,在兩片已經長草的地底,埋藏了許多已不見蹤跡的建築,他們叫“萬人坑”,在一處集中墓區,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學校---茅壩中學,在地震當時瞬間就被山石泥土全部掩埋,師生幾乎全部遇難,但由於沒有持續的新聞點,故媒體沒有報道。心裡不禁又被深深地震撼,只有在公墓前祭奠一下,深表惋惜!



(北川老縣城——曲山鎮)



(被泥石流掩埋的房屋)

在望鄉台上遇到一位賣有關5.12照片和碟片老媽媽,交談中得知她今年七十多了,住在這一側的山坡上,因這一側山坡塌方略輕,幸存下來,為不依賴政府維持生計,就做起了小生意,我當即買下了幾張照片和一套光盤,算是給予一些小小的幫助吧!

(自謀生計的老媽媽)

下了望鄉台,來到臨時的鎮上,忽然看到在一群帳蓬的後面矗立著兩幢似曾相識的房子,它們尚且完好,在這片震後的廢墟中格外醒目,這就是北川中學!沿著一條叉路往上走,來到已被隔離的北川中學,鐵皮隔離牆比我高,在隔離牆前點著兩排祭奠的蠟燭,我只能透過縫隙看到遠處的那堆廢墟,我試圖舉起我的相機越過隔離欄對著裡面亂拍一氣,居然有幾張還不錯的照片,從長焦照片可以清楚看到被粉碎性破壞的教學大樓,看來說它是豆腐渣工程還是有根據的。



(北川中學)

隨後坐車來到擂鼓鎮----大型板房安置點,這裡是由山東省對口援建的,感謝山東人民!這裡是我看到的修得最好的板房安置區,一排排整齊的板房、一條條干淨的街道、齊全的生活設施----公共浴室、廁所、衛星接收器、給居民放置雜物的帳蓬等,都一應俱全!通過照片看到居民收看的衛星電視很清晰,鎮上的板房小學同學們正在上課,擂鼓中學固定校舍也在抓緊建設。板房區還有商業街,有飯店、理發店等商業設施,人民的生活也很安樂,只可惜我因為下午將趕赴另一個受災區---漢旺,並要在未班車前趕回成都,而沒有進一步去了解這裡民眾的就業情況!



(在擂鼓小學板房校舍中上課)



(漢旺廣場鐘樓)

在漢旺停留的時間不長,綿竹回成都的未班車是下午六點半,之後順利地搭上了回成都的車,兩小時後到達成都昭覺寺汽車站,至此災區行告一段落!

此次川西災區行給我的感悟頗多,雖然地震已過去快一年了,但親眼目睹這些遺址還是帶給了我很直接的震撼,感受到了災區人民承受的巨大苦難,也驚嘆於四川人民旺盛的生命力和樂觀向上的精神,對於他們我想更多的是一份尊敬!同時我也會把這種鬥志和樂觀投入到工作、生活、學習中去,承擔起應有社會責任!在此向逝去的同胞深作一輯,安息吧,活下來的人會以更好的生活來告慰你們,也會永遠記住這個日子-----2008年5月12日!

更多圖片可以到我的博客http://***/gifti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