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趕在發霉前出去了一趟。三天廈門行,遭遇了一場大雨,不過也沒關系。好友短我問“好玩不?”我答曰“無敵海景,斜風細雨!”被嗤之以鼻“吹牛!”
殊不知,懶到一定程度,就變成境界了。加肥貓說:我來過,我看見,我吃掉,這是他旅行的意義。那我旅行的意義就是我看見,我坐下,我吃掉。所以對於坐的時間比走在路上還要久的我來說,外面是斜風細雨還是艷陽高照,沒有本質區別,有區別的是坐著時握在手中的或茶或咖啡,放在桌上的或蛋糕或點心,咀嚼在嘴裡的或水果或海鮮是否美味。當然,好的天氣自然錦上添花,除了方便以外,讓我有更好的背景可以擺出拍照的POSE。
說來也得感謝那場雨。在雨中,我看見了李家莊,而在李家莊看了《時間是用來浪費的》,讀到了很多島上老宅的故事,為我的懶人時光添了那麼點文化氣息。李家莊的隔壁就是林語堂的故居。坐在幽默大師家的隔壁,喝著咖啡,聽著雨聲,想想都覺得失真。
說起林語堂的故居,也就是廖宅,就又有一個故事好講了。說來慚愧,在出發之前也上攜程做功課,只是重點都集中在黃則和花生湯,葉氏糍粑等一干美食上。等坐上環島的輪渡時,才知道島上還有林語堂的故居,而且是這位大師迎娶廖家姑娘的新娘房。當晚出去逛時,打聽了一下,被告知他家在漳州路上,但還未開發,所以很難找,而且沒標志,估計站在跟前也不知道。想想就隨遇而安吧!
鼓浪嶼的路也和麗江四方街一樣讓人迷惑,但又路路相通。在隨性邊吃邊逛的時候,猛一抬頭,眼前就出現了漳州路!心裡一陣激動,隨即拉著一位貌似當地人的老大媽問路。這一問,就問到了林家的鄰居頭上了,趕快隨她過去。那個房子可真舊啊,滿目年久失修的滄桑,但裡面還住著他家的親戚。不敢驚擾,只在黃昏的余光中拍了幾張照片。更加巧的事,當晚回去以後,電視裡正播出介紹林語堂的片子,在驚喜之余更覺得與這位大師親近了一步。第二天,下著雨,心裡還是惦記著覺得頭天拍的照片光線太暗,於是二訪廖宅。在浠淅瀝瀝的雨中,從正門到側廊,細細走了一回,發了趟思古之幽情,然後坐進了干爽幽雅的李家莊。接著就看見了上面提到的那本書了。書中有張宅子的全景,於是心想,等會兒也去拍一張。結果,到了小巷的口子才發現,小路已經被雨水淺淺地淹沒了。心裡安慰自己,算了,已經打擾了好幾趟了,隨緣吧!
最後一天要走了,天公也發慈悲泛了晴。我們背起行囊一路走一路拍,結果又轉悠到了李家莊,路當然也干了,終於又可以進去給廖宅留了一張正面全身照,同時權當向大師作別。想起看到過的一個故事,說是幾個人去探訪梅蘭芳的墓,結果大雪封路,找了半天也找不著,幾乎要放棄時,突然出現了一個山野老翁,為他們指明了方向。大家不禁感嘆,不愧是梅先生啊,這個時候還不忘派人來指路!看樣子,林大師也是個活雷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