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我們為了一睹天下第下第一關的雄姿,在凌晨四點便上路了。
當停車到達時,艷陽高照。我看到了什麼,卻什麼都沒有,頂著烈日走著一條長長的路,兩邊還是黃沙,偶爾會見一兩個小貶賣小小的香梨。我心中描繪著這個具有邊陲鎖匙的天下第一雄關的傲人姿態,他應該是迷人的是吧,應該會有很多仰慕者的是吧,他比長城如何呢?
當我站在他的腳底下,卻迷惑了,這種斑駁的身體、一道道深深的裂痕,居然就是當時擋住烽火硝煙、大漠風沙的古隘,土黃的表面已剝落、坍塌,但卻堅實不已。當時的人民是怎麼樣壘起這樣一痤大漠古堡的,我迷惑。繞進關內,所有的路全是沙,它根本就和大漠渾然一體。沒有多少游人,也沒有多少守門人,一切保持著600年前的古樸。是我們遺忘了他嗎?或許他已習慣大漠的蒼涼,如果人們像到長城一樣的蜂擁而至,他會不會一夜之間化為沙礫呢?
站在他的肩上,才感覺到他的沉默,放眼望去,東西南北全是漫無邊際的大漠,遠遠的望不到頭。其實他的故事很多。多少次外邦裹著金戈鐵甲、氣壯山河的狂奔而來,可碰到了他只有徒勞往返。多少支悠著駝鈴的商旅帶著絲綢出塞,傳承著中國大陸和西亞的文明。站在他的肩上,你所有的感動很想化為淚水流出,但這大漠也風干了一切,只能默默的沿著每一個角落走一圈,用相機這一現代工具記錄下古人所見的一切。
一個小時之後我們離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