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近期政局不穩,在普吉島卻沒什麼感覺,當然游客是少了,但陽光還是燦爛,海水還是透明清澈,歐洲游客裸著身體曬太陽,章子怡那組相片在這裡隨處可見。
普吉不是一個小島,比蘇梅大多了,據說有整個新加坡那麼大,我就覺得和廣州差不多吧,因此,想步行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把你的活動範圍限制在某海灘區。
交通
到普吉最方便當然是飛機,以前上海、廣州都有直航,最近好像取消了,香港是一直有的,新加坡、吉隆坡也有。從中國來,在曼谷轉機即可,很方便,班次也很多。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亞洲航空,的確非常便宜,我有朋友提前訂票,幾百塊就來回澳門和曼谷。亞航在深圳、廣州、澳門都有航線,背包客很可以考慮。如果手頭寬松一些的話,泰航、港龍、國泰都是可以選擇的。
另外一個省錢的方法是在曼谷考山路搭大巴,不過在泰國這些公共交通不太可靠,我有朋友被賣了四次豬仔才到普吉,折騰一整晚,其實全程最多8小時,和廣州去陽朔差不多。泰國司機英文不太好,途中還是有點風險,我個人覺得不是很值得。
機場坐落在島的北部,去哪個景區都有點距離。在機場出來,最好當然是酒店有車接,否則可以搭機場巴士去普吉鎮,約300株/人,不算便宜,因為到了普吉鎮還需轉車,所以還不如搭出租車。記得不要找私人的,正規的出租車去芭東、kata或者最南部的長龍(chalong)或老外(Rawai)都是600株左右,講好價即可。
如果假期稍微長的話,在島上租車還是值得的,這樣你可以去的地方就多得多。摩托車大概300株一天(老外很喜歡),小車大約1200-1500株一天,如果幾個朋友合租,還是很劃得來。
海灘
普吉的海灘非常多,從南到北,如果你有空探索,能找到很多人極少的海灘。一般游客大多只知道芭東(Patong),那個區終年人都很多,海灘卻不算最好的,夜生活很糜爛豐富,有很大的購物中心,但東西相對較貴,一般來多了的老驢都不願意去那裡。我個人覺得,最好是住在kata或karon海灘,抽一晚去芭東,特別是如果想看人妖表演的話。
Kata海灘坐落在普吉島的南部,每年11月到4月海水都是翡翠般清澈,且水平如鏡。過了旺季,從5月開始到10月,海浪就出現了,特別到了7、8月的時候,這裡有很多衝浪的人。
去年我買了塊滑浪板,也加入行列。當然我們這些不專業的,站不上去,所以要買那種叫“body surfing”的板,趴在上面就行。重點是大浪來的時候要准備好,浪頭到來的瞬間,縱身趴上滑浪板,頭不要昂起,身體伸直,整個人和板合成一體,大浪一推,你便能像魚兒一般一直滑至沙岸,幾百米都不要一絲的力氣,像飛一樣,那種爽快,沒試過是很難想像的。小孩子又要比大人更厲害,去年我和千碩一起衝,過了一陣,他就成了小專家,叉著腰在那裡指導我了。這種衝浪還是減肥的上佳方法,連衝幾天,肚子就明顯瘦下來。
Kata游客也不少,歐美客更多一些,不少人都是一來就幾個禮拜的,這裡店鋪食肆也是林立,但比起芭東,就安靜多了,還很有田園的感覺。Kata不遠處就有另外一個海灘karon,海岸線很長,寧靜美麗,稍微可惜的是岸邊的樹很少,有點禿禿的感覺,但也是另外一種荒涼,仿佛天特別近,人特別渺小。
再遠一些的海灘有Kamala,那裡有點像一個山谷,從馬路下去海灘要走很長的下山路,非常的陡峭。我去看過,覺得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但P和我說他覺得這裡氣場不好,不喜歡,所以我們也就作罷了。
在Kata海灘如果玩倦了,可以搭渡船去一個叫路易(Rui)的海灘,那裡相當荒僻,如果從陸路走,要開摩托車,下山的路很難走,像越野一般,對普吉不熟的人基本都不知道。從Kata坐船去是不錯的選擇,那裡特別的安靜,只有一家小店賣點飲料食物,躺在沙灘上,太陽直直地曬著,忘了天地。
來普吉的人一般都會去Phiphi島,我覺得那裡確實也值得一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個旅行社買一日游,旅行社會一早接你到碼頭,然後坐船去,途中通常會停留幾次,讓你玩浮潛或者游泳,PhiPhi島附近的海域海水極其清澈,是浮潛的好地方。也有去占士邦島的,那一帶海域叫做pengya(彭亞),看那裡的山,有點陽朔的味道,但因其矗立在海上,自顯得格外奇幻。游船還會帶你去鑽岩洞,讓你自己劃獨木舟,到了洞中,但覺清涼徹骨,綠得幽幽深深的,絕想不到海中有此仙山。
這種海島游在普吉很成熟,基本上安排都大同小異,包午餐,浮潛2次,停幾個島。如果想在phiphi島留宿,可以自己直接去普吉鎮搭船,那裡有班船過去。Phiphi島很小,白天游客極多,人聲鼎沸,但到了晚上卻又是另一番境界,安詳靜謐,只剩下海的聲音。
潛水
普吉當然也是潛水的好地方。潛水店很多,初學者隨便能找到,重點是語言要能溝通好,否則大家都費勁。在芭東找能講中文的潛水店比較容易。如果英文講得好,又對潛水真的興趣很大,我覺得很值得試試Liveaboard這種玩法。Liveaboard中文直譯即是住在甲板上,這種潛水在歐美很盛行。他們早早定好行程,船上7天,天天在不同的點潛,多數住在船上,船上配有不錯的廚師,日日翻新口味,常有party,有時還在某小島扎營,相當有野趣。我邀過一些朋友一起去,但多數人都對在海上曬7天大為乍舌,我想這是觀念問題吧。我開始也很怕曬,覺得黑了不好看,P卻時時鼓勵我,曬黑更好看,雀斑也不要怕,他都喜歡。我倒不是因為他說這樣的話,而是漸漸覺得陽光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太抗拒,搽好防曬油,不傷及真皮就好。
活動
除了海上運動,普吉好玩的地方還有很多。騎大像就值得一試。這裡有一種半天游的騎大像活動,一早上山,在叢林中騎大像看海景,人忽然坐了在這麼高的動物身上,它背上堅硬的毛發觸手可及,感覺相當不真實。騎完像還會安排看小像表演,那些小像聞歌起舞,扭動之瘋狂足以讓你笑足10分鐘,小朋友會特別的歡喜。看完像還有猴子表演,騎水牛,最後還會介紹如何割橡膠,做椰蓉,如何做泰式咖喱。那咖喱新鮮做好,馬上拌上飯讓你嘗嘗,那時正是近午時分,飢腸開始轆轆,品嘗起來真是美味無比。玩了這一趟,和當地的泰人就莫名地多了幾分親切感。
此外,還有山中探險的活動,有激流衝浪,開越野卡丁車,在山間玩吊索過山,都有點意思,如果時間足夠長,靜中思動,這樣也盡可以消磨一天。
去年才落成的big buddha(大佛)是很應該去看的。大佛坐落在kata、chalong和rawai的交界山上,在島的南部活動,幾乎抬頭就能見到那潔白巨大的佛像,靜靜地坐著,寶相莊嚴。去看佛像的山路十分清幽舒服,途中有個觀景的小飯店,停下來喝個椰青,俯視karon海灘,遠遠地,分不清海分不清天。
普吉鎮也是不能不去,那裡滿是我們華人雕刻的舊時光。據說200年前普吉還幾乎是個荒島,只有少許漁民住著。後來因為發現了錫礦,中國人便來了,開發錫礦,一面建起了這個普吉鎮。再後來,又有葡萄牙人過來,因此鎮中也有不少葡式的建築。總的來說,普吉最流行的建築還是shop house,門面很窄,向裡面深深地申進去,一進又一進。來自廣州的人不禁笑了,隔了重洋,卻在這裡又見西關大屋般的房子。在鎮中心徜徉,發現不少房子還用趟櫳,門楣上盡是中文字,戶戶有神位。時光忽然在這裡凝固,那流走了半世紀的舊日子,驀地湧回眼前。每年10月是普吉著名的“齋節”,這裡拜的是“九王大帝”,我納悶半天也不知道是何方神聖,普吉華人裡面福建後裔很多,估計是閩南風俗吧。
每到齋節,普吉全面狂歡,比四月份的潑水節尤甚。馬路上擺滿供齋的攤位,那數天大家都茹素,穿著白衣。普吉鎮更是慶祝活動極多,終日車不能進,各種飄色游行,還有人用鐵器在臉上穿洞而過,說是不痛的,聽起來很像一些神教。游人在那時便大開了眼界,只恨爹娘生少雙眼。去年我和一個泰國小朋友一起吃飯,適逢齋節,她年僅7歲,竟然也很守戒,自始至終只吃素菜,我深為感動。
吃
普吉除了玩,吃也是好地方。泰菜在此,十分便宜,如果不怕髒,街頭小攤的炒米粉就非常美味。我極愛patthai(拍泰),寬寬的米粉,合著蝦肉或豬牛肉爆炒,也不知加了什麼味料,出來時甜辣可口,總會配上生豆芽,熱辣辣的米粉與豆芽同嚼,極爽口。我有次在三藩市吃拍泰,居然30美金一盤,乍舌吧,但這裡大概50-100株,實在抵食。不過,來多了,沒那麼饞之後,仔細觀察,覺得泰菜味料太多,其實不太健康,且街頭檔攤的衛生狀況實在堪憂。
還是應該去稍微好一些的地方吃泰菜。朋友推薦了幾間,我們逐一嘗遍,果真都不錯。一間在普吉鎮中央,離汽車站的噴水池很近,名字叫Natural。裡面的裝飾非常有意思,一幢竹樓,樓梯曲折,魚缸都是舊電視機、電腦的外殼做成,桌子是縫紉機,處處有小驚喜。菜式選擇很多,也不貴,幾乎是泰菜大全。
此外,chalong(長龍)海邊的The pier也相當不錯,大樹下,海風習習,不遠處是長長伸進海中的堤岸。餐廳的侍者很殷勤,英文也講得不錯。這裡最好吃的是蝦生,配著檸檬汁,些許蒜瓣,入口軟綿濃郁,鮮美異常。生蠔和蒸魚都很正,是我吃過最中意的餐廳。
在kata和karon海邊也有很多海鮮餐廳,挑人多的去就沒錯了,價格都很公道,吃龍蝦也無妨。值得一提的還有老外(Rawai)海灘邊的大排檔,設在海邊,你可以在店內望海而吃,也可以在海邊席地而坐,當然是有墊子的,店家安排小矮桌,點上蠟燭,是我見過最簡單的燭光海鮮晚餐,出品也不差呢。據說老外(Rawai)是漁船歸捕的港灣,每天下午都有很多海鮮到此,此處還有海鮮市場,類似廣州的黃沙,你可以現買再讓店家料理安排。
除了泰菜,讓我意外的倒是這裡有極其正宗好味的意大利菜。
不少歐美人覺生活壓力大,總想覓退休之地,普吉島便成了這些人的天堂。這裡天氣宜人,終年溫暖,早晚卻都涼爽,物價便宜,當地人也很友善,即使退休金在本國甚為微薄,在此處也很能過了。因此,來這裡退休長住或退休的人年年遞增。也因此,引來了不少高人開餐館。
最值得推薦的當然是kata區的capannina,老板馬裡奧是正宗意大利人,據說他每早天沒亮就出動去市場挑生鮮肉類,親自把關。意菜很注重原汁原味,意人對法國菜不太感冒,主要是說法菜太saucy(醬汁掩蓋了原味)。在國內吃意大利菜,正宗的很少,估計和原材料也有關系。普吉近海,海鮮自然是最好的,這裡進口也很發達,因此菜肴質量竟是異常的高。
前菜就有很多好的選擇,意式生牛肉或生魚片(Capacio),配著rocket沙律,加一點檸檬汁,鮮美異常。蜜瓜帕瑪火腿也是上品,這裡的帕瑪火腿是店家在整條火腿上現切下來的,非常新鮮,和超市買的沒法比。還有各種沙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rocket加上馬蘇裡拉芝士,再加火腿腸,芝士軟滑,火腿味濃,沙律帶著自然的味道,吃前記得加橄欖油和鹽。
Pizza是這裡最受歡迎的食品,晚飯時分,只要經過看到食客點的林林總總的pizza,你大概就走不動了。真的意大利pizza和美式pizza hut有天淵之別,做底的面皮已經是大不同。馬裡奧還有一個生意是幫人建pizza爐,去一家意大利餐廳只要看看有沒有專門的pizza爐,就已經知道那裡的出品了。據說只有在爐子裡面烤出來的pizza,才有可能內軟外脆,曉得吃的人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配pizza上面的餡料。
意面種類繁多,去年我在意大利的時候,去商場看了一下,寬的窄的,圓的扁的,各種形狀的,一百種都不止。好的意面最講究identy(彈牙),那時間要把握得極好,真是差1分鐘都不行。Capanina的出品從無閃失,尤其是海鮮意粉,也不知他們煮意粉用的是什麼湯底,每一條都是香味濃郁,套一句廣東話,真是吃過翻尋味。
好的意大利餐廳還有普吉鎮的Salvator,就在鎮中心的著名中餐館“老地方”對面;還有就是老外(Rawai)海灘邊的M & M,老板全是正宗意大利人,出品都非常有水准。
住
嘮叨了這麼多,真是說不完的普吉島。再說說住吧,這裡其實不同價位的選擇非常多,有超豪華的五星酒店,也有小巧宜人的guest house。旺季的時候記得要先預定。近年比較時興的是租公寓,例如kata的海景公寓,兩室一廳,所有設備都齊全,合人民幣800元左右一天,如果一家大小或幾個朋友,倒是租公寓更合算一些。像歐美的游客,來的時間比較長,租金還可以商量,公寓不論住多少人,自由度自然大多了。
我在島上看到一個中文服務的電話,打過去,對方竟是普通話廣東話都能講,提前要求租房子或者預訂出游都可以,倒是難得的方便。電話留下,大家不妨試試:084-441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