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並茂版游記,歡迎訪問我的網易博客:
http://jesusxin.blog.***/blog/static/103773685200932575932715/
婺源現在推行180元的強制聯票政策,不論游客去幾個景點,都是180,覺得非常不合理,而且價格也高得離譜,而且聽說這些景點內許多已經商業化膿腫,美麗鄉村的質樸與友善,已將被摧殘殆盡,所以此次的婺源行完全摒棄了聯票內的所有收費景點,選擇了單獨售票的理坑(¥20),以及免費的:江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長灘、石城,還有婺源博物館(需憑身份證件)。
D1 4.3 上海-玉山 宿玉山
本來的計劃是先上三清山,然後再h去婺源,於是事先買好了到玉山的火車票(¥67)。玉山距離三清山只有50多公裡,汽車站每40分鐘就會有一班車開往三清,車行在一個半小時之內,所以這裡是上海方向到三清山最近的落腳點。到了玉山後,天氣很不好,烏雲密布,小雨淅瀝。看了第二天的天氣預報,說是中雨轉大雨,心想著下雨天上山不但山路難走,而且萬一大霧彌漫導致能見度很低,豈不是白去一場,而且陰雨天爬山也少了一份好心情。於是,臨時決定把預定行程倒過來,先去婺源,雨霧中的鄉村更有味道,然後再回三清,那時天氣也好了。雖然這樣要走回頭路,不過也是無奈之舉了。
玉山新火車站距離縣城還有一段距離,打摩的6元到了汽車站。此時剛好是下午5:30,衝到售票處想買第二天到婺源的車票,結果售票處已經關門了,一問說是5:30下班,我說這班下得還真是准時。汽車站附近有不少住宿,既有每晚120左右的賓館,也有僅需50-60的小旅館,我住的天鵝賓館就是一家不大的旅館,標間(帶空調熱水)價格60/晚,但是熱水很小還不太熱,給洗澡帶來困擾,所以在看房的時候很有必要驗證一下房內的設施。
縣城路邊的小飯館一家挨著一家,都是把新鮮的蔬菜和肉類放在保鮮櫃裡,由客人來決定怎麼燒,而且大多沒有菜單,更沒有明碼標價,所以點菜時一定要先談妥價格和份量,以免結賬時才“瞠目結舌”。我一個人點了一份油燜茄子,一份紅燒小河魚,開價40,還到30。
縣成總體環境很一般,也沒什麼可逛的地方,但作為旅行的中轉站,可以提供你的一切所需,所以也是一個上佳之選。
D24.4 玉山-婺源-理坑 宿理坑
一大早爬起來衝進汽車站,買到了7:50開往婺源的車票(¥40)。玉山婺源的汽車現在只途徑金沙索道站,不再經過南部索道了。兩個半小時後,班車抵達婺源長途西站。按照行程,今天我要住到理坑去,班車在北站始發。先買好7號到三清山金沙索道的車票(¥30),然後到門口坐1路公交車,只要1元,20分鐘就到了北站。開往各個方向的班車就停在北站的廣場上,婺源縣內的班車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時刻表。像開往清華,江灣,曉起,李坑,賦春等中心鎮的班車特別多,一般坐滿了就發車。可獨自俄勒是像開往理坑這樣的偏遠地區的班車則少得多。打聽了在一旁買飯的大嬸,她很熱情地告訴我每天中午11:30有一班到理坑的班車。現在是11:15,肚子餓了,一邊等車,一邊在大嬸的店力解決了午飯:5元錢的炒米粉,味道還算不錯。11:40左右車來了,12:10車子開出(¥15),大約13:30到達了理坑。
理坑的招牌是它的小橋流水人家以及明清時期遺留的古老徽派建築,村子裡是光溜溜的石板路,人們住的是外部白牆灰瓦,內部全部用木材搭建的二層建築。我選擇的一家這樣的老房子住下,一樓是一個大廳,廳內擺放著方桌,長凳和找到客人的圓台面,廳前直接就是天井,所以廳並不是封閉的結構,而是和天井通為一體,據說這樣設計是為了便於客廳的采光,畢竟明朝可是沒有電燈這回事的。踩著“陡峭”的木梯子來到二樓,推門進入,留給我的房間很小,只容得下一張雙人床,和一張茶幾,一把凳子,屋內很簡陋,牆上貼著報紙和雜志封面,一看出版日期,1991年。房頂上除了木頭,還有一盞白織燈。房費很便宜,僅需20元。
村後面是廣闊的田野,上面開滿了金黃的油菜花,田野被群山環抱,取的那天下過雨,山頂上雲霧繚繞,小溪水嘩嘩的流,沿著溪水前行,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純淨的鄉村氣息。
當天的晚餐依然需要講價,不然可能會被宰得很慘哦。
入夜,河邊的幾間酒吧是這裡唯一的夜生活場所,在這裡除了喝酒聊天,還可以免費唱卡拉OK,也算是游人之間相互交流一同玩樂的絕佳場所。
從酒吧出來,雨又大了起來,村子裡沒有路燈,只能踩著水用手機照明,摸索著前進,等進了門還沒開始洗臉,就突然遭遇了停電時間,屋主家裡既沒有手電筒也沒有蠟燭,無奈准備靠著手機的光亮洗臉洗腳,好在半小時之後電就來了。老實說,這時候我已經不需要電了,因為它除了能點亮一盞燈之外,別無它用。這裡的夜晚很安靜,也會令人無聊的抓狂,屋外的雨聲此時聽來也愈發覺得清脆和刺耳。
D3 4.5 理坑-清華-長灘-石城 宿石城
上午租了輛自行車(¥3/小時),在理坑外的沱川還有附近幾個村,還有田地裡瞎晃,沱川後面也有一些老房子,也有小橋流水,這裡和理坑一樣,我遇見了很多來此寫生的學生。
臨近中午,租了一輛摩托車趕往清華,40多分鐘的山路,只要10塊錢,和班車的價格一樣,比之後的摩的便宜不少,不知道是我撿了便宜還是價格就是如此。
在清華吃了婺源的特色菜:荷包鯉魚,魚肉很嫩很鮮,如果做得再點一些就更好吃了。蕨菜也是城裡幾乎吃不到的一種野菜,有點滑還有點粘,口感很有趣。這一餐一共吃了35元。
也許是清明節,彩虹橋幾個不用買票的觀景入口處,都有人把手,看來想看免費的是不可能了。
從清華鎮打摩的去幾公裡外的長灘,需要5塊錢,十分鐘就可以到達。去之前就對這裡做了很多了解,到了之後果不其然,眾多游人在公路邊一字擺開,對著山下的長灘村狂閃。這裡有山有水有橋,有徽派村落,還有油菜花,確實美不勝收。
走下公路就可以進入長灘村,近距離接觸“眼下”的美景,在老房子前走過,在油菜花從中穿梭,走過公路大橋,到河對岸去一探究竟。
從長灘乘班車回到清華,已經是下午4點45了,趕緊找了輛摩的打聽去石城的價格,說要60,感覺是天價,後來找了別人30成交。石城很偏遠,走了好一段盤山公路才到達,到了發覺這裡異常冷清,農家樂裡也只有我一個住客,感覺有些意外。
這裡是完完全全的鄉下,而非景點,所以除了農家樂以外,沒有別的游客接待設施,更沒有餐廳,賓館和車站。我和屋主人家同吃同住,他們家二樓已經開發成農家樂旅館,有4間房間,二樓廳裡還有3台電腦,可以寬帶上網,對住客還是免費的,也有公用的浴室,條件在山裡算是很好很好的了。房間30塊,吃飯20塊/餐,屋主人會因為有客到而多燒幾個菜。
D4 4.6 石城-江嶺 宿江嶺
吃了早飯去村外的山邊看石城,一到那裡就後悔真不應該賴床,應該早點爬起來,終於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願意凌晨4,5點就爬起來。清晨,茫茫的霧靄和炊煙籠罩著一座座白色建築,村子後面是一排古老高大的古樟樹,群山環繞,好似仙境一般。我到的時候太陽已經升起,此時也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山上有許多的“攝影家”們正扛著,架著大炮筒,我也拿出我的普通相機湊湊熱鬧,也許他們此行的目的只是要帶好照片回去,不留下遺憾。而我的目的比他們還要輕松,帶著自己來好好欣賞和感受,原來中國也有看上去如此迷人如此與眾不同的鄉村。
不久後,霧開始散去,山上也只剩我一個人,找個大石頭坐下,現在是發呆時間。
村子此時已經完全醒來,大人們大聲說話的聲音,小孩子嬉鬧的聲音,公雞的鳴叫聲和天空中鳥兒的鳴叫聲。石城不僅有攝影家眼中朦朧的美,還有一般旅人眼中生動的美。
走下石階,到村子裡去看看,這個感覺也許說不上好:貧窮,落後,簡陋,髒亂,衛生設施匱乏,人畜共生,連呼吸到的空氣中都夾雜著眾多異味。我想,中國的鄉村,光看上去迷人對當地人是毫無疑義的,只有讓他們在保持純樸心境的同時走出貧困,提高素質,過上條件優良的生活,並且提高環保的意識,我們的鄉村才可能成為“最美”。
因為已經10點多,攝影隊的車都走光了,所以費了一番周折,才和偶遇的兩個上海女生找到了車到縣城,車費是120/車。
到縣城後,便搭車先去了曉起,准備從那裡再找車去江嶺。結果是只找到了摩托車,10塊錢,20分鐘左右到了江鈴,這一路上風光無限好,主要是水好,碧藍碧藍。
江嶺擁有美麗的梯田風光,梯田上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清明過後,有的油菜花已經結子,遠遠望去,梯田上一抹黃一抹綠,整體呈黃綠色,非常養眼。站在梯田上遠望,景色從黃綠相間的梯田過渡到白色村落,接著是遠處的高山和藍天白雲,江嶺,美不勝收。坐在梯田上,凝望眼下的景色盡情的發呆,聽聽動人的MP3,雞皮疙瘩也起來了~~
沿著古驛道走下梯田,住進村子裡的農家,房間很干淨也很舒適,有獨立衛浴,¥30/間。本想自己點菜吃,可老板娘熱情的招呼我和他們夫妻倆一起吃晚飯,說只要給個10塊錢就好,我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晚餐很豐盛,都是當地的農家菜,筍干紅燒肉、蔥炒草雞蛋、紅燒豆腐、炒野菜、青蘋果。當我說草雞蛋很想很好吃時,老板娘說那我不吃了全留給你,結果後來他們真的沒再吃,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D5 4.7 江嶺-漳村-博物館-三清北 宿金沙
7點剛過我就睡醒了,吃了農家的早餐就告別老板去路邊等班車,老板說早上8點以前的班車比較多,但8點以後就少了,可能會等很久。果然,只等了幾分鐘車就來了(¥15),一個多小時後到了縣城。接著去了網友推薦的漳村板凳橋,漳村距離思口鎮很近。漳村外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裡面是一條清水河,長逾百米的板凳橋就駕於河上。只是村裡為我帶路的村民一直暗示我坐他的竹筏,還一直形影不離,我不就問了你一聲板凳橋在哪裡麼?看來越是靠近景區,人也變得越多,越失去本真。
婺源博物館老實說是來打發剩余的一個小時時間的,博物館很新,建築龐大,環境優雅,但展品有限,主要是圖板,文字說明,照片,內容涵蓋婺源歷史,人物,地理和風光。其他還有硯台,瓷器,書畫等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