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樂山“吃”之旅

作者: 笑笑口

導讀幾經反復的四川之行,在去年底下了決心。選擇了在成都,為自己的“黃金時代”劃一個句號, 也正符合了家鄉人念叨的一句話:少不入川。這段日子工作的轉變,不知不覺成了個小網蟲,因利 乘便在網上牽驢為伍,廣州的莉莉、武漢的美美、哈爾濱的曦曦,還有我和老狐狸成為此行伴侶。 3月25日一早,我和老狐狸在廣州白雲機場彙合莉莉,踏上行程。一切還算順利,到 ...

幾經反復的四川之行,在去年底下了決心。選擇了在成都,為自己的“黃金時代”劃一個句號,

也正符合了家鄉人念叨的一句話:少不入川。這段日子工作的轉變,不知不覺成了個小網蟲,因利

乘便在網上牽驢為伍,廣州的莉莉、武漢的美美、哈爾濱的曦曦,還有我和老狐狸成為此行伴侶。

3月25日一早,我和老狐狸在廣州白雲機場彙合莉莉,踏上行程。一切還算順利,到達成都稍事安

頓,酒店旁一家小店的兩款“老媽蹄花”,打響此次重頭戲之一“品美食”的頭炮:一款上湯、一

款麻辣,算是和四川美味聯系上了。在錦裡 ,我們見到了曦曦,茶敘後決定在附近的“江北老

灶”恭候美美。邊吃邊等迎來此行最後一名骨干成員,一頓酣暢淋漓的火鍋大餐,本次“吃”之旅

正式啟動,興奮的心情加上半斤小白,真是無比的滿足。

26日在新南門車站出發到峨嵋山已經是10點多了,記不清誰是延誤的“元凶”,由於功課做得

不細,中途又耽擱不少時間,到峨嵋山腳已經一點多了。(提醒其他驢友:在新南門買票要問清

楚,一定要買到峨嵋山報國寺游客中心的票,不然像我們在峨嵋山客運站下要轉車,麻煩。)山腳

的小飯館不少,加之不是旅游旺季,游客不多,我們隨便挑了家點了幾個菜,那個豆腐三江魚和山

腊肉炒野菜味道還算不錯,回鍋肉就太肥了點。

填飽肚子,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到達雷公坪,但越來越濃的霧,讓大家對峨嵋之行最大的目

標--看日出,開始有點擔心了。濃霧中攀爬到接引殿纜車站,不過在什麼都看不清的纜車裡,倒讓

有點畏高的莉莉少了許多的擔心。入住的金頂大酒店是我們全程住宿最貴的酒店,標間400大元,

還是報國寺游客中心一職員安排的,不過比攜程530元的價格還算是便宜不少。3000米的山頂加上

所有東西高昂的價格,讓我們對晚餐作了最壞的打算:啃干糧和美美帶的鴨脖子。我們抱著一絲幻想走到酒店的餐廳,希望能找到價格可接受的暖胃熱食。




令人意外,山魔芋炒鴨、野山椒炒兔丁、豆瓣魚、肉片白菜湯都不算貴,最貴的兔丁60多,魚不太

新鮮,但兩個青菜碧綠。 這樣一桌熱菜200出頭,讓老狐狸喜出望外,趕緊到旁邊的小店找回幾瓶二兩裝的瀘州老窖小白,因為餐廳只有幾種高檔白酒供應,歡啊



這次入川,最滿意的應該是吃了,想吃的基本都沒落下,但最遺憾的也是吃,在峨眉山腳看到一路的“周土鰱”魚店,竟沒機會一嘗,而在樂山錯過了正宗的三江魚,則是一念之差。



峨嵋金頂一覺睡得真好,直到莉莉她們觀日出失望而回。時聚時散的濃霧讓我對峨嵋的印像只得

迷茫,好在從報國寺到清音閣一段的經歷,留下了到峨眉山一游的印記。由於這是段下山路,所以我的小腿肚子對大山的認識顯然深刻得多了(痛了好幾天

)。以“秀”名動天下的峨嵋於我來

說,確實有點名過其實,只不過在春光明媚之時,能無憂無慮游走在名山秀水間,也算一大樂事

啦。在昨天上山途中,留意到一路的“周土鰱”招牌,應該是當地的美味,早早就盤算著不能錯

過。但是山路悠悠,不小心便誤了午飯時間,我們被迫只能在前往樂山的車上,以“消滅”美美的鴨脖子代替了。

但想到樂山是個三江彙流之地,除了名聲在外的“西壩豆腐”,鮮美的江魚料

不會少。

在船游大佛前,看到碼頭邊盡是以江魚和豆腐做招徠的食肆,心就放下了一半,看完大佛不用到

處找了,畢竟當晚還要趕回成都。由於第二天曦曦就要“轉戰”瀘沽湖,大家拍照留影的熱情高

漲,我們在大佛前留下5人唯一的合影。雖然只得一小時左右的船程,但享受著春風輕拂,美景當

前,加上江邊那杯“青山綠水”,此等悠閑,夫復何求!

在當地人的指點下,我們選中濱江路的一家“老字號”餐館:X氏西壩豆腐店,點好了豆腐和其

他菜,我親自跑到廚房邊的魚池去挑選,早就打聽好了江團、三江魚、陀陀魚等都是不錯的品種。可一問價格,一身冷汗

。江團198/斤、三江魚98/斤,最便宜一種也要68/斤,每尾魚都在三斤

以上,真他媽的黑啊!當下閃過一個念頭,不是進了專宰游客的黑店吧?只好灰溜溜放棄作罷,其

實,就算我接受了,美美也必譴責我不尊平民出游原則,背上“腐敗”的惡名。由於預訂了晚上7

點回成都的車票,這頓期望值很高的晚宴只好匆匆了事,就連那有名的“西壩豆腐”也沒吃出什麼

滋味。

教訓啊,誰說旅途覓食容易,時間、環境、伙伴、心情。。。缺一不可,不下功夫還真難得完

美。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