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春風沉醉的洛陽2009-4-9在洛陽去哪兒看牡丹?對外地人來說,這是一個問題。當然是去公園看啦。可是,洛陽的公園又多又大,在全國的地級市中恐怕是少見的,到底去哪一個好呢?看網上的介紹也不得要領,單是公園名稱就讓人一頭霧水,你看:神州牡丹園、中國國家牡丹園、中國國花園、國際牡丹園,要弄明白真不容易。建議有關部門在給這些公共設施命名時盡量簡單明了,像西苑公園、王城公園,看一遍就記住了,絕對不會混淆。作為深度花痴的我,這個問題倒好解決,那就是全部公園都去,自己去體驗一下這些公園的特點。我計劃在洛陽第一天參觀龍門石窟和白馬寺。因為神州牡丹園在白馬寺的對面,所以4月7日上午,我參觀白馬寺前先到神州牡丹園觀賞牡丹。我去洛陽的時間距牡丹盛放期至少早了一周,是為了避開4月10日至16日的世界郵展。神話牡丹園專門在一個大廳裡集中擺放了一些早期品種牡丹盆花,外面地裡的大片牡丹只開了零星的幾朵。雖說在這裡看花不曬太陽,但花開不多,看的不過癮。地裡的荷包牡丹倒是開了,讓我第一次目睹了她的芳容。一枝白色的蓓蕾剛打開了三片花瓣,形態似有優美的動感。
洛浦公園是免費的開放型公園,4月上旬那裡的櫻花、桃花正在盛放,牡丹卻只有白鳳丹等少數品種開放了,多數中晚期品種含苞待放。4月8日上午,從洛浦公園去到對岸的中國國花園。剛走到西門售票處,有個婦女三十元賣給我一張團體票,而個人票正價四十元。中國國花園:始建於2001年9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牡丹專類觀賞園,占地1548畝,享有“中國國花第一園”之美譽。園內種植牡丹1000多個品種、40余萬株。國花園裡雖然也是多數牡丹未開,但因面積大,早期品種相對較多,我在這裡看到了牡丹之王姚黃,綠色牡丹豆綠。花朵呈綠色,是因為在花瓣中所含的葉綠素、類黃酮、類胡蘿蔔素及甜菜色素四大類中,葉綠素含量較多而形成的。國花園裡的紅色品種較豐富。我猜想,藏枝紅可能是用西藏的野生牡丹嫁接培育的吧,玫瑰紫應該屬於黑色系列,那枝紅中帶紫的蓓蕾很像蠟做的一樣。再看那一片紫色的牡丹,集合了牡丹花朵的各種姿態:含苞、欲放、初放、盛放、甚至狂放。細看那狂放的牡丹,好像竟有梵高筆下那向日葵的韻味。
牡丹公園面積較小,但品種培植不錯,姚黃、豆綠、二喬等都開了。尤其是那位守花的老師傅忠於職守,絕對不讓人踏進花池一步。拍攝時我把擋住花朵的綠葉往旁邊壓一壓,眼尖的老師傅都發現了,立即告訴我不可以那樣。我笑著對他說,我絕對不會傷著花朵,也不會傷著葉子,看,我只是將擋住花朵的葉子用另一枝葉子壓住,讓花朵突出來。他看我那樣確實一點都不會傷著花葉,又讓花朵突出來大家好觀賞,完全認可了我的做法,還表揚我做的不錯。當我向他打聽一些牡丹名稱時,他如數家珍地詳細告訴我。西苑公園規模跟牡丹公園相當,我在那裡的最大收獲是看到了四朵一花雙色的二喬。在我離開公園前看到的那朵白色的景玉牡丹,是我此行看到的最大的花朵,有一只大碗那麼大。
王城公園是洛陽市最大的綜合性公園,是歷屆牡丹花會主會場之一。始建於1956年,因坐落在東周王城遺址上而得名,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王城公園比牡丹公園和西苑公園大,園內辟有牡丹觀賞區、牡丹文化區。園藝師們對早、中、晚其品種精心搭配,布展緊湊而適當。4月9日已有多種牡丹盛放,引來觀者如雲。這裡有一大片姚黃正在盛放,拍照留影的人特別多。還未盛開的桃雲飛度,色澤非常艷麗,可惜,我8:24剛到王城公園時才有一片花瓣打開。當我10:10離開時已經打開四、五片花瓣了。圖片:桃雲兩張國家牡丹園是2003年3月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國家牡丹園,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以國家名義命名的花卉專類園。那裡面積大,公園占地700畝,擁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葉牡丹、楊山牡丹、四川牡丹、狹葉牡丹、大花黃牡丹等野生牡丹種群和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等四大園藝牡丹種群。栽植牡丹80余萬株,搜集國內牡丹園藝品種800余個、牡丹野生種7個、培育牡丹新品種72個。引進國外園藝品種110余個、數量5萬株。每年繁殖優質商品牡丹30萬株,並出口至10余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成為國內野生牡丹引種馴化、新品種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最大的基地。園內分為三個展區:牡丹精品區、春花秋月區和夏爽冬梅區。園內有一個牡丹全年開花展示館,任何時候去都可以看到牡丹花開。國家牡丹園地處洛陽市北郊邙山中溝西,那裡氣溫比洛陽市內低,牡丹花期整體較晚。但公園的主要優勢是牡丹品種齊全,觀賞品種達1100個,園內花王姚黃、花後魏紫、珍稀綠色品種豆綠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可惜我去時還都是花蕾。不過,我在那裡看到了明媚燦爛的海黃牡丹,海黃是美國品種,一年之內多次開花,十分罕見。島錦是日本品種,屬於復色系列的。日暮艷紅奪目,燦如晚霞。還未盛開的桃雲飛度,色澤非常艷麗,可惜,我8:24剛到王城公園時才有一片花瓣打開。當我10:10離開時已經打開四、五片花瓣了。圖片:桃雲兩張國家牡丹園是2003年3月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國家牡丹園,這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以國家名義命名的花卉專類園。那裡面積大,公園占地700畝,擁有紫斑牡丹、稷山矮牡丹、卵葉牡丹、楊山牡丹、四川牡丹、狹葉牡丹、大花黃牡丹等野生牡丹種群和中原牡丹、西北牡丹、西南牡丹、江南牡丹等四大園藝牡丹種群。栽植牡丹80余萬株,搜集國內牡丹園藝品種800余個、牡丹野生種7個、培育牡丹新品種72個。引進國外園藝品種110余個、數量5萬株。每年繁殖優質商品牡丹30萬株,並出口至10余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成為國內野生牡丹引種馴化、新品種培育和商品牡丹繁殖最大的基地。園內分為三個展區:牡丹精品區、春花秋月區和夏爽冬梅區。園內有一個牡丹全年開花展示館,任何時候去都可以看到牡丹花開。國家牡丹園地處洛陽市北郊邙山中溝西,那裡氣溫比洛陽市內低,牡丹花期整體較晚。但公園的主要優勢是牡丹品種齊全,觀賞品種達1100個,園內花王姚黃、花後魏紫、珍稀綠色品種豆綠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可惜我去時還都是花蕾。不過,我在那裡看到了明媚燦爛的海黃牡丹,海黃是美國品種,一年之內多次開花,十分罕見。島錦是日本品種,屬於復色系列的。日暮艷紅奪目,燦如晚霞。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位於洛河南岸的隋唐城遺址裡坊區西部。正門巨大,園內按中軸線分為外來植物園、牡丹園、丁香園、海棠園、薔薇園、百草園、桂花園、梅園等一共17個專類園區,植物種類達兩千多種。
那裡的特色是園內有渠道活水流向各專類園區,從古洛渠、勝利渠引來的活水沿著10公裡長的明渠在道路兩側蜿蜒。兩條渠不僅發揮了灌溉功能,還因地勢變化而形成湖、溪、池、瀑等動靜交錯的水景,植物園因此變得靈動而富有生機。據說隋唐城遺址植物園的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相比其他牡丹園,植物園中各專類園區地勢有起伏變化,形成一些小山坡,還建有亭、台、小橋,整個園區不再平直單調,為賞花增添了意境。我在植物園沒有看到姚黃、魏紫和二喬等名品,其它品種的牡丹卻看到不少,尤其是幾個粉色品種讓我大開眼界,唉,都是粉,差別咋就那麼大呢?有的名字中不帶粉字,卻也都是粉色系列的。再看那些紅色牡丹,嬌艷得讓人心顫。那一枝是荷花嗎?當然不是,但名字就叫荷花迎日。
牡丹花蕊大而多,很是招引蜜蜂。這些蜜蜂,每一只的大腿上都采了一大團花蜜,看它們在牡丹花叢中唱著豐收歌、跳著豐收舞,我想起了老家院子裡鄰居家的蜂房上那副對聯:雙翅騰雲去兩腿抱花回還有很正規的橫聯:蜂王旺像。洛陽牡丹興起於隋朝,並在唐宋時期發展繁盛,中國人將她奉為太平盛世與生活富貴的像征。
相傳,武則天“詔游後苑,百花俱開,牡丹獨遲,遂貶於洛陽”。誰知這一貶,竟使“洛陽牡丹甲天下”。其實,這是將牡丹花事政治化,歷史上的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武則天不公非常喜愛牡丹,還將長安的珍稀品種移植到洛陽,促進了洛陽牡丹品種的豐富發展。
早在唐宋時期的洛陽,那是“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那時,人們不僅白天賞花,因花期短暫,晚上也要“夜惜衰紅把火看”,甚至連下雨天也“勸君披取魚蓑去,走看姚黃拼濕衣”。我也像一只蜜蜂穿行在牡丹花叢中,只是,我不唱歌,也不跳舞,因為我醉了,沉醉在牡丹飄香的春風裡。請不要笑我花痴,一口氣看了八個公園的牡丹。我還遺憾還有郁金香花園、國際牡丹園、洛陽牡丹園沒有時間去,本想多呆一天,但是續訂賓館房間沒成功,說是預定滿滿的。
現在,我要許一個願:此生當再到洛陽看牡丹,在她盛放時。中原行——2009年4月7日至9日洛陽觀賞牡丹線路及公園票價:神州牡丹園票價40元,56路公交車直達。中國國花園票價40元,62、68路公交車直達牡丹橋頭西門,15、53、55、61、69、81路公交車直達。牡丹公園票價20元,8、50、60、69、101、102、103路公交車在“上海市場”站下,前行100米即達。西苑公園票價20元,2、7、8、54、60、69路公交車直達。王城公園票價50元(4月9日進入盛花期,又漲10元),火車站11、40、50、102、103 路公交車直達;中州路上9、15、19、59、101路公交車直達。國家牡丹園票價50元(4月9日進入盛花期,又漲10元),位於王城大道與310國道交叉口西2公裡,火車站51路公交車直達。隋唐城遺址植物園門票40元(4月9日進入盛花期,又漲10元),26、29、34路直達。門票總價:260元我要弱弱地抗議一下,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各國都在刺激消費,中國各省尤其注重提振旅游經濟,但洛陽市卻在今年初將各公園景區門票價格提高,龍門石窟由80元提高到120元,王城公園平時免票,花會期間卻提高到40-50元,其他公園也都在花會期間提高一倍,怎麼看都跟中央政府的政策不相符。
(藏枝紅_國花;園拍攝)

(少女妝_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拍攝)

(荷花映日_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拍攝)

(牡丹招蜂_國家牡丹園拍攝)

(海黃_國家牡丹園拍攝)

(牡丹花朵各種姿態_國花園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