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

作者: 花痴果奴

導讀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2009-4-8 牡丹花色艷麗多彩,花朵碩大,給人的印像是雍容華貴。而荷包牡丹卻是嬌小玲瓏,顯得與眾不同。 在洛陽觀賞牡丹的兩整天裡,我一共參觀了八個公園,在國花園等四個公園裡都看到了盛開的荷包牡丹,一一攝下了她們美麗的身姿。提到荷包牡丹,就不得不說起“玉女思君”這個美麗又哀婉的故事:古時,在離洛陽城東南20 ...

中原行:“玉女思君”——荷包牡丹的故事2009-4-8

牡丹花色艷麗多彩,花朵碩大,給人的印像是雍容華貴。而荷包牡丹卻是嬌小玲瓏,顯得與眾不同。

在洛陽觀賞牡丹的兩整天裡,我一共參觀了八個公園,在國花園等四個公園裡都看到了盛開的荷包牡丹,一一攝下了她們美麗的身姿。提到荷包牡丹,就不得不說起“玉女思君”這個美麗又哀婉的故事:古時,在離洛陽城東南200來裡路的汝州,西邊有個小鎮名叫廟下。這裡群山環繞,景色宜人,還有一個美妙的風俗習慣:男女青年一旦定親,女方必須親手給男的送去一個繡著鴛鴦的荷包,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是定的娃娃親,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鄰裡過門的大姐們代繡一個送上,作為終身的信物。

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齡十八,心靈手巧,天生聰慧, 繡花織布技藝精湛,尤其是繡在荷包上的各種花卉圖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 面,可見功夫之深。這麼好的姑娘,提親者自是擠破了門檻,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謝絕。原來姑娘自有鐘情的男子,家裡也默認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軍已經兩載,杳無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繡一個荷包聊作思念之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那種“荷包牡丹”了。

知道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荷包牡丹可以稱得上中國的玫瑰花。在中國古代,牡丹本來就是像征愛情的花朵。荷包牡丹花朵小,植株不高,拍攝時比較困難,為了讓荷包牡丹有高掛窗前的意境,花痴我或是半跪著,或是坐在地上,幾乎快要趴在地上才勉強拍了幾張還算看得過去的照片。光線最好采取側逆光,能使嬌小玲瓏的荷包牡丹產生一種玲瓏剔透的美感。荷包牡丹的像征意義:答應追求、答應求婚。荷包牡丹花語:嘲諷般的笑容、滴血的心。

“滴血的心”一般是指粉紅色或玫紅色的荷包牡丹,“嘲諷般的笑容”一般是指白色的荷包牡丹。

其實,嚴格說來,荷包牡丹算不得牡丹。查閱《農博網--現代快報》http://flower.aweb.com.cn資料:荷包牡丹的葉子很像牡丹,但花兒卻與雍容華貴的牡丹完全不像。外層兩瓣粉紅色或玫紅色聯合成心髒形,基部膨大為囊狀似荷包,因為形似鈴鐺,又名鈴兒草。因為名字,很多人都把它當作外形最特別的一種牡丹,實際上,她是罌粟科荷包牡丹屬的多年生草本花卉,而牡丹卻是芍藥科芍藥屬的花卉。園林專家說,荷包牡丹一般在4月上旬開花。它雖然不是牡丹,卻有如“報喜鳥”,一旦開放就預示著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將陸續盛開了。荷包牡丹的中文名就源於其花如荷包,葉似牡丹葉,而英文俗名之一“滴血的心”(bleeding heart)也是因其形似。荷包牡丹還有多個中文別名,如兔兒牡丹、魚兒牡丹、鈴兒草、鈴心草、瓔珞牡丹、荷包花、蒲包花、土當歸、活血草等。每一個中文名都有其獨特的來歷。比如,魚兒牡丹是古人所賦,出自宋朝詩人周必大的《詠魚兒牡丹並序》:“魚兒牡丹,得之湘中,花紅而蕊白,狀似雙魚,累累相比,枝不勝壓,而下垂若俯首然,鼻目可辨,葉與牡丹無異,亦多二月開,因是得名。”鈴兒草則是源自明成祖朱棣與馬鐸的對聯“風吹不響鈴兒草,雨打無聲鼓子花。”荷包牡丹根可作為中藥材,有解毒活血鎮痛之功效。看看這些荷包牡丹,她們就像是排著隊伍的幼兒園小姑娘,含一絲嬌羞,又天真無邪。



(荷包牡丹_國花園拍攝)



(荷包牡丹_王城公園拍攝)



(荷包牡丹_國花園拍攝)



(荷包牡丹_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拍攝)


精選遊記: 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