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的彩雲之南香格裡拉游記——(六)情僧絕唱倉央嘉措

作者: dolly724

導讀在看得見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 在看不見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倉央嘉措 相信每一個讀到倉央嘉措的詩歌,都會立即被深深觸動。該是怎麼的土地才能造就出這樣才華橫溢,而又放蕩不羈的六世達賴?於是開始總有一種眷戀在心頭揮之不去,便開始一次次流連於高原之上。 “咫尺理塘歸去來”——讓你變得更堅強,在重壓之下不低頭的捷徑就是找 ...

在看得見你的地方,我的眼睛和你在一起。

在看不見你的地方,我的心和你在一起。

——倉央嘉措


相信每一個讀到倉央嘉措的詩歌,都會立即被深深觸動。該是怎麼的土地才能造就出這樣才華橫溢,而又放蕩不羈的六世達賴?於是開始總有一種眷戀在心頭揮之不去,便開始一次次流連於高原之上。 “咫尺理塘歸去來”——讓你變得更堅強,在重壓之下不低頭的捷徑就是找到和你真心相愛的那個人。

倉央嘉措情歌介紹:17世紀藏族情歌集,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1683~?)著。作者生於西藏南部門隅地區,幼年當過牧童,熟悉農村風情,喜愛民歌,深受民間文學熏陶。其父信仰佛教,屬寧瑪派,對其有一定影響。15歲時﹐被認定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入拉薩布達拉宮,由名師指點,學習佛教經典、詩歌和歷算。但倉央嘉措始終未能忘情於世俗生活,遂以親身感受創作了大量詩歌。後人選出60多首代表性作品,編成《倉央嘉措情歌》,刻印成書流傳於世。

《倉央嘉措情歌》是藏族詩壇的奇花異卉。作者雖然是宗教領袖人物,但他敢於寫出人的內心矛盾和對現實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對人性的束縛,大膽地向傳統勢力挑戰,表現了詩人巨大的勇氣。這些作品不但思想內容是積極進步的,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技巧。格律結構上,《情歌》采取了諧體民歌的形式,除個別六句、八句外,基本上都是每首四句,每句六個音節,兩個音節一停頓,分為三拍。即“四句六言三頓”,節奏響亮,琅琅上口。

《情歌》多取比興,直抒胸懷,自然流暢,通俗易懂,為藏族詩歌創作開拓了新的詩風。

1930年於道泉首次將倉央嘉措情歌譯成漢文和英文出版,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文學界極大的興趣,其後又有多種譯本問世。

《倉央嘉措情歌》又名《潔白的仙鶴》,吳虹飛演唱的版本在這裡可以試聽:http://***/wuhongfei

日波益西仁波切——《倉央嘉措情歌》漢語版 http://www.rbyx.com/download/voice/rbyx2007.mp3 ,歌詞如下: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咨嗟,

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蜂戀落花。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霞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演唱者應該是名藏族歌手吧,音線干淨明亮,藏人特有的顫音和悠長,隨意似毫無牽絆。幾天來反復縈繞耳畔的只有這麼一首,總也聽不厭。歌聲把我帶到了那塊神秘聖潔的土地上,高寒寂寥的雪山之顛,一輪圓月緩緩升起,銀輝輕灑,勾勒出群山的連綿,美景如舊,天地間卻再也不見了那美麗的容顏。

我說簡短的雲南之行,改變了我一些對於愛情的看法,或許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實如此,對生命的觀念更放大之後,對待感情也有了新的信心。依然回憶起安妮寶貝[清醒紀]中的一篇《愛人》:

“愛一個人,是一件簡單的事。就好像用杯子裝滿一杯水,清清涼涼地喝下去。你的身體需要它,感覺自己健康和愉悅。以此認定它是一個好習慣。所以願意日日夜夜重復。

愛一個人,沒有成為一件簡單的事,那一定是因為感情深度不夠。若要懷疑,從價值觀直到皮膚的毛孔,都會存在分歧。一條一條地揪出來,彼此挑剔和要求。恨不能讓對方高舉雙手臣服。但或許臣服也並沒有用。因為你就是愛這個人不夠。所以連他多說一句話都會有錯。

年少的愛情,務必要血肉橫飛才算快意。

玩具已經不是所需要的款型,但習慣了抓在手裡,所以依舊丟不下。一邊抱怨一邊絕對不離不棄。置身感情之中並不懂得寬憫。除了需索還是需索。開口質問必是,你為什麼不再愛我。

仿佛愛是所有企圖的終極。

要過很久,才會明白,愛,並不是一個事件。一種追尋。也不針對任何一個確定的對方。

不是拿來滿足自己自私及自大內心的工具,也不是用來對抗虛無本質的武器。

它只是一種思維方式。它是一種信仰。

一定不能想要在對方身上獲取你所缺失的東西。不管是物質還是感情。

原諒對方也是脆弱的有缺失的人,又怎麼能夠去奢求他的保護及成全。

即使你需要一個偶像。但那一定不會是你的愛人。不要希望互相拯救。

他應更像是你獨自在荒涼旅途中,偶然邂逅的旅伴。

夜晚花好月圓,你們各自走過漫漫疲憊長路,覺得日子寂寞而又溫情跌蕩。

所以,互相邀約在山谷的梨花樹下,擺一壺酒,長夜傾談。

它是願意在某段時間裡,與一個人互相交換歷史,記憶及時間的信任。

交換各自生命中重要而隱匿的部分。卻對各自無所求。

當它已經存在的時候,就已經失去所謂的結果。“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

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了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該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佛把世間萬物分為十界:佛,菩薩,聲聞,緣覺,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

天,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為六道眾生;

六道眾生要經歷因果輪回,從中體驗痛苦。

在體驗痛苦的過程中,只有參透生命的真諦,才能得到永生。

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說:萬法皆生,皆系緣份,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為眼光交彙的剎那。 ——緣起即滅,緣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階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確,一個人必須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那一天---倉央嘉措

那一天,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月,

我輕轉過所有經筒,

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細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

拋卻了信仰,舍棄了輪回,

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見與不見 ---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精選遊記: 香格裡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