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不斷,理還亂(梅裡雪山不了情)

作者: yufei003

導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經筒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 不為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題記 “神秘和夢幻參半--一種終於來到世界的某個盡頭和歸宿的感覺。”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消失的地平線》的作者詹姆斯.希爾頓如是描述卡拉卡爾。那座無以形容的雪山,那座神秘的喇嘛寺,那永遠的香格裡拉,從此讓 ...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經筒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

不為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題記

“神秘和夢幻參半--一種終於來到世界的某個盡頭和歸宿的感覺。”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消失的地平線》的作者詹姆斯.希爾頓如是描述卡拉卡爾。那座無以形容的雪山,那座神秘的喇嘛寺,那永遠的香格裡拉,從此讓無數人的心裡,都沉醉著一個不醒的夢。

當我在春天來到德欽,當我走在梅裡雪山的腳下,當我在雨崩的夜裡看著星光下的這個村莊,我也發現我掉進了一種夢境。寬闊。博大。潔淨。柔和。包容著你一切的感覺,但又似乎不曾真正靠近。

梅裡,就那樣靜默地在那,卻讓我們把心丟在了某個角落。

一:第一眼梅裡,竟然心靜如水

梅裡,這座有著美麗名字的雪山,一直散發著一種無法言說的氣息。在藏人心裡,卡瓦博格是他們的神山,有著冥冥的力量。在普通人心裡,這是個純淨的美麗地方,恍若桃源。2003藏歷羊年是卡瓦博格本命年,藏人的信仰裡,在這六十年一遇的水羊年裡轉山,能夠得到更多的福祉,洗去更多的罪孽。於是這一年,轉山的人們一撥又一撥,猶如也是屬羊的納木措湖邊上轉湖的人一樣。

我也屬羊。我為能在自己的本命年走近亦是本命年的梅裡而存著隱隱的歡喜。有時候,無所謂信仰,只需要一點點心意,一點點敬畏,一點點虔誠,你便也能收獲一種奇異的心境,在那不尋常的地方。

正是景色不錯的初春,從麗江中甸一直到德欽的路上,望著窗外變幻的山林,心裡在想著這樣絢麗的季節環繞裡梅裡該是怎樣的容顏。經過白芒雪山埡口時,山風帶著雪的清冷直灌過來,起伏不大的山褶皺裡,躺滿了白色的雪。站得離白芒那樣近,沒有不可觸摸的神秘感。

車繼續往德欽開,梅裡雪山便在人們越來越多的言語中隱隱綽綽起來。一個大爺說,梅裡是不容易見的。終年雲霧繚繞的她猶如仙女蒙著面紗不肯輕易示人。

終於,他們說,轉過這個埡口就可以看見梅裡了。心情開始激動,因為期待太久的緣故。車子轉過去,遠遠的一線雪峰清晰地鋪入眼。那就是朝思暮想的梅裡雪山?不知道為什麼,盼了那樣久,第一眼看到了,心反而一下子平靜如水。

越來越近。到了飛來寺,我趴在季候鳥吧那陽台上,再次細細來打量這座神山。

纖塵不染的藍色天空,錯落排列著十三座雪峰。白雪皚皚。

多麼簡單而純粹的一幅畫,安然地在陽光裡。

叫了飯菜,坐在欄杆邊吃著。餓了,飯菜特別香。吃著,不時抬頭看看雪山。有一點恍惚,我是坐在一個可以把梅裡當窗景的地方?我在看著梅裡吃我的中餐?筷子上夾著一對林芝來的兄弟送的麻辣辣的兔子肉喂著自己還有小狗黑黑?

那個下午,就靜靜坐在那裡,看見時光悄悄流過。那樣安靜的天空,那樣安靜的雪山,那樣安靜的河谷。那樣安靜的陽光。

而夜色裡,天空是瓷青色的,有一輪皎潔的月。梅裡有幾分清寒的光輝散開來,柔和而聖潔,清澈得容不下任何東西。山風冷瑟,黑黑陪我站在陽台上一會,這只剛認識的小狗,撒著歡。更多的時間,我隔著玻璃窗看月下梅裡。梅裡近在眼前卻無可捉摸。

我突然很想知道,關在麗江太久的黑黑,看到這樣的雪山,有怎樣的感覺。晚上,黑黑趴在我腿上取暖,我們一幫來自四面八方素不相識的旅人聊天聊得歡快至極,直至很晚才散去。

穿過冷冷的空氣回房間。再望一眼梅裡,安然入眠。

二:日照金山,竟然不想起床

每個去梅裡雪山的人,都期待能見到梅裡,見到日照金山。有住上二十天而不得的,有來過n次而始終未能見的。我也許算和雪山有緣,在來的第一天就能全觀雪山,或許是得來的太過容易,第二天清早竟然賴在被窩裡不想起床。

我們的領隊小石頭(麗江DIY社區很有名氣的小伙子)來敲門。叫我們一起出去看日出了。

掙扎了很久,我終於爬了起來。才一抬眼,就看見窗戶外日出中的梅裡雪山。還是那樣清晰,那樣潔淨,一覽無遺。山邊淡淡的薄霧在晨光中呈現不同的色彩,或淡紫或胭脂紅,層次柔和。太陽慢慢吻了上來,雪山便像被緩緩揭下銀白的外衣,金色漸漸從山頂漫染下來。一點點,一點點,陽光撒遍整個一溜雪山,神山看上去光芒四射,多了幾分華貴,或許,還有威嚴。

相機的膠卷,應該都在被無情謀殺。有多少人終於得嘗夙願,該是有無憾的笑容了吧。我獨自靜靜看著這美麗的瞬間,沒有覺得有多震撼。曇花一現的瞬間,總是集中了特別的美。是否也只因為日出的時候短暫,且惟這個時刻雪山有截然不同的色彩,而被賦予了更多的期望?

我沒帶相機,只把朝暉中的梅裡裝在眼裡和心裡,縮回被子,繼續睡覺

三:轉山開始的第一天 ,有人的雙腳起泡

睡到都快九點,才從容起床。到季候鳥吃到老板阿明煮的粥。帶上轉山地圖,便跟著小石頭出發了。

其實我們只是在麗江自由生活驛站認識的幾個純粹的游客,跟轉山搭不上邊的,都是受客棧老板小石頭的感染才來了這裡,才有幸能發現這極美的景致。聽小石頭說有無數西藏、四川、青海等地趕來虔誠轉經的人們,他們背著御寒的大衣在路邊休息,糌粑就是一路的糧食,他們有嚴格的路線,而我們,全簡略化了。

藏民會在白轉經堂虔誠地煨桑,用心意換到進山鑰匙。我們只是帶了簡單的包,從飛來寺的白塔前直接插小路往瀾滄江邊走。

小路確實很小。呈無數的之字型蜿蜒下去。全是碎碎的小石子,有點滑。路上有很多小小的瑪尼堆,我們都按照習俗沿順時針方向繞一圈,或者添一塊石頭在上面。

走得很歡快。小狗黑黑更是來回跑著。偶爾能聽到清脆的鈴鐺聲音傳過來,或者是經過的馬兒,或者是自由地躥著吃草的山羊。聽著這樣的聲音很是舒服。

就這樣從明卓腊卡大山的高處一直望瀾滄江邊走。同行的幾個同伴走到後半程便緩了下來。有人的腳趾起泡了。再走到瀾滄江邊那陡峭的山路上,一邊是高高的崖壁無遮無攔,腳下是滑滑的小石子路,有女孩的腳都變得發抖。

兩三個小時後,走到了瀾滄江邊的永宗吊橋上。江水在狹窄的河谷裡奔騰有聲,水有點濁。河對岸就是巴久寺,白塔與寺前都坐著很多歇息的藏民。我們坐在山的陰影裡歇息,風一吹,剛出的汗便化成涼涼的東西沁著人,有女孩脫下鞋子,看著起泡的腳說走不動了。

補充了點食物,繼續走。白塔處,藏民告訴我們,要去崖邊的寺裡取進山鑰匙。樂騰騰地跑去,在那個大大的瑪尼堆經幡叢裡發現一個大大的腳印。他們說,那是活佛的印記。

寺鎖著門。繞了一圈,一個磕頭大轉山磕得額頭有血疤的喇嘛告訴我們,心意即鑰匙。

於是唯心了一把。阿朱摘了一個仙人果,我們在白塔前幾人分享了。

進到永宗村,有進山的藏民開著拖拉機慢騰騰沿公路上去。好心的人們讓我們三個走不動了的女同伴搭上車去西當。而我和阿朱,帶著小狗黑黑抄小路往西當走。

阿朱是麗江望古樓青年客棧的老板,高高瘦瘦,披肩發,學美術的。這已是第三次來梅裡。黑黑便是他的愛犬。我們沿著山上一條古道向上攀走。下午十分,太陽很烈,直曬得頭都暈暈的,找了條毛巾搭在頭上,活脫脫一村姑。

下午4點左右,到達西當溫泉。這是車子所能到達的最終點,幾個停車坪裡擠滿了藏民的大卡車。席地而坐的藏民們或休息或吃糌粑,髒髒亂亂的他們臉上有祥和的笑容,在那樣冷的晚上露宿而不覺得苦,千裡迢迢來朝拜而最覺幸福。我望著他們,若有所思。微笑著和他們說扎西德勒,她們會略微羞赧地回應。

餓極了,先炒了幾個菜填飽肚子,再好好洗了個澡。清清爽爽,在屋後的小河邊呆了會。河裡的水清澈,白花花地往下流。林子安靜,正好與前坪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無處可去。無電。略微的疲累。黃昏五點,都縮在床上聊天、睡覺。

四:雨崩村的星空如此清美

轉山的藏民三四點就出發去雨崩神瀑了,我們依然從容地睡覺到八九點。起來,偌大的地方一下子清淨了,只留下滿地狼籍。

有人退出隊伍,又有新的游客加入。騎馬的騎馬,走路的走路,踏上更接近梅裡的征程。

我們一伙堅持走路的人選擇每一條可能的近路。從樹林裡穿過去,秋天的葉子,滿地金黃。風過的時候,有葉子裊裊地落下來。石頭,樹根,落葉,我們踩著這樣的小路在林子裡走。說說笑笑,腳步也不曾放緩。騎馬的人速度比我們也快不了,總是在相遇的時候笑笑,然後各自趕路,再相遇。

喜歡去看滿坡的黃色樹葉。喜歡遠望對面的大山,望著昨天曾經走過的之字山路如一根細細的劃痕劃在山壁上。喜歡在景色不錯的山林裡和一幫陌生人邊說邊走。也喜歡路遇的藏民,彼此微笑著不停地說:扎西得勒。

扎西得勒。再將雙手抬至胸前。給每一個轉山的人真誠的祝福和溫暖的笑容,是件如此美麗的事情。喜歡外向點的藏民,大聲地跟我們道扎西得勒,甚或還簡單詢問兩句我們從哪裡來;也喜歡那些帶點羞澀的女子,細聲地回一聲扎西德勒然後偷偷地笑。有幾次,遇到老奶奶,互道祝福後,抓住我的手往臉上貼了貼,用藏語不知道還說了幾句什麼。我們互相語言不通,但我相信我們互相懂了,這人間最簡單也最純粹的交流。可為什麼在森林城市裡,我們說著都能懂的話,卻有著最僵硬的表情?

就這樣一路上到3900多米的南汝埡口。從無數的經幡下穿過,抬眼望去,梅裡雪山近在咫尺般,只是有雲霧繚繞在一些山峰邊,不能看見那一排雪峰了,只是緬茨母峰愈來愈清晰,甚至她的冰舌……

手機沒有信號了。下山,下山。下到3000米的雨崩。同行一個大姐腳嚴重受傷,撐著兩個棍子支撐身體一步一步挪了下來。我們便邊走邊等她。速度雖然慢了下來,卻有了更多的時間坐在路邊看到更多的人,和有時間細細打量這滿山的樹葉、青山之上的皚皚雪山,以及雪山環繞下的小村莊。

這便是雨崩村了。夕陽裡,俯瞰著這兩個小小的村落。與世隔絕,交通不便,傍依雪山,清流潺潺,讓她如此純淨。炊煙四處升起,脫俗中顯露人間的煙火。

薄暮時分,終於走到下雨崩。先鋒們定好了客棧房間,打來了熱水讓我們泡泡腳。房間出來有一個寬闊的木台子,正對著緬茨母雪峰,正對著去神瀑的山谷。

吃過簡單的飯菜,已是暮色四合。僅有的幾個游客坐在飯桌邊閑聊。房間很暗,蠟燭明明滅滅。我決定出去走走。

從村子裡往神瀑方向的山谷走。月色很明亮,聖潔的光輝籠罩著整個村子整個山野。一個人在這樣的地方走,心裡沒有一點害怕。坐在路邊的田埂上,身後有若干匹馬兒在地裡,脖子上的鈴鐺清脆地撒在夜色裡。路上幾乎沒有人經過,我走到小河邊。水是雪水所化,清凌凌地流著。站在木橋上,望著腳下在月色下閃著青色光芒的水,我感覺我突然了解了傳說中李白為什麼會撈月而亡。真是很奇怪的想法吧?

繼續往山谷走。安靜得沒有任何聲音。在一棵伐倒的大樹上坐著,腦子裡一片空白。

良久,隱隱傳來呼喚我名字的聲音,細聽,確實是有人在叫我。我一驚,我知道是同行的人擔心我了。他們不知道我去了哪裡。應著,發現黑黑跑了過來,撲到我身上。我抱著狗狗,心裡一片溫暖。黑黑最先找到我,我應著後邊找來的人,說我在這呢。這樣一幫最陌生的人,擔心一個路遇姑娘的安全,已經准備休息了還出來尋我。我有點愧疚。

月亮。星光。清流。幽谷。雪山。來找我的人說,你一個人在享受這樣美麗的景色啊。於是他們也顧不得疲累,都想在那呆一會了。

頭頂的星光,清如水。在雨崩的夜空,人似乎離天空無比地近。在第二天凌晨5點,月亮已經落下了,起床更是看到了漫天最亮的星辰。密密麻麻,清清爽爽,晶亮如孩童的眼眸。

這是有生以來看到的最美麗的星空。

五:去往神瀑,被藏民的虔誠鎮了

神瀑是轉山藏民必去的地方。神女峰上冰雪所融化的水流瀉下來,在藏民眼裡這些聖水能洗淨污濁罪孽,能除病消災,沐浴後能得到吉祥安康。我們進雨崩後,第一站也選擇了神瀑。

凌晨起來,天還沒有亮。卻有陸續的藏民在趕著路。我們跟在他們後面一起走。路往林子裡延伸,很平整的。沿著溪流向上,頭頂是最璀璨清亮的星子,耳邊是水聲潺潺,還有低微的人語聲,晃著的手電筒光,靜默的腳步。低頭趕路,步伐輕松。

開始上坡了。天色也開始亮了。走到巴姆能寺底下的時候,我們慢慢看著淡淡的紅染上雪山上面的雲霧。之後金色開始潑上雪峰。雲一直在飄動,日出中的雪山一直在變幻。這樣近在咫尺的看雪山日出,喜悅塞滿了心尖。仰著頭,細細看著變幻的雪山,聽著崖壁高處虔誠的人們念經的聲音,繼續慢慢往上走,慢慢靠近雪山。就在河的那邊,雪離

我們一步之遙。

一路能看到路邊搭著很多衣服。那是死者家屬放置的,以此來給來世祈福。而一路看到樹枝上掛著很多細碎的東西,那是轉山的人們留下一樣東西在聖地,可得到保佑少卻煩惱。路上,你還能看到幾樹同根的奇景。最多的當然還是經幡,經幡飄飄,把路都給占住了。就從這些經幡下鑽過去,終於走到傳說中的神瀑前。高高懸崖上,不大的水流傾瀉下來。薄薄的清清的一層雨簾,干淨地落了下來。沒有非凡的氣勢與聲響,只清清地落下來。這就是神奇的神瀑?我心裡略微一點的不以為然。

可是很快,我的心裡發生了微妙變化。是那些虔誠的藏民感動了我。在最早的早晨,他們虔誠地跪拜,不停地念經,他們脫掉衣服,讓冷冷的水柱淋在自己身體上,臉上有安詳的神氣。在他們的信仰裡,他們得到了淨化,得到了福祉。他們的千辛萬苦在這樣的解脫前都那樣值得。

突然我也想去。踏在結著冰的石頭上過去水瀑下,我學著一些藏民的樣子潦起一些水灑在自己身上。然後按順時針方向繞了一大圈。之後心裡懷著滿腔祝福和同行的人一起揀小石頭壘我們的“瑪尼堆”。佛說,心意即可。但願在那裡,我們沒有玷污藏民心裡最潔淨的聖地。

敬畏地看著藏民們在祈禱。抬頭看著水瀑,看著雪山,我在心裡說:神啊,請賜福給這些善良淳樸的人們吧。

六:去冰湖,冰天雪地裡虛驚一場

麗日陽光,我們將東西放在上雨崩阿榮老師家,出發往冰湖去。同行的人有西安老馬,深圳小金,四川小向和韓國的安。由於傳說中去冰湖稍微偏僻和遠一些,我們雇了幾匹馬。這是轉山一路唯一一次騎馬。小金由於緊張馬在邊邊上走,竟然摔了下來,再也不肯坐上去。於是我們幾個騎馬,他走路,往未知的冰湖出發。

河灘很美。穿過林子的時候,看見兩匹白馬在那悠閑散步,恍若神話世界。上山的時候,發現這邊的路是整個過程中最原始的,很不分明的似乎到處是路。路上很自然地坎坎坷坷,全是石塊、樹根錯落著。上面落葉覆蓋。這山如一座很原始的森林,在樹根盤錯間穿行,很幽深的感覺。馬兒自己會挑路走,就任它自己走著。太陡的地方,我們就下來自己走走。到了比較高的一個地方,開始有竹子叢。我們發現開始飄雪,但堅持繼續走。

越往上走,雪越大了。到了埡口,馬幫的人不肯走了。我們便開始靠自己的雙腳去接近想像中的神湖。望著山的那邊是碧日藍天太陽正好,頭上身上卻是已經落滿了雪,頭頂天空越來越暗沉。雪山的上一截全隱在濃密的烏雲後。整個世界都是白色了,路已經被雪覆蓋,就踏著這樣的路摸索著往上走。

時間已經不早了。看著天色不禁心裡有點擔心,我們約定如果4點還不能到達冰湖,不管怎樣也要返回。若天黑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不可預料的意外。

從埡口下到河邊,過了一座滑滑的小木橋。又進入了一個林子。路還分明,可小金已經有點擔心怕我們走錯路。過了大本營,全是散落的灌木叢,雜亂的樹林裡到處都是路,七彎八拐,分辨不出。謹慎的小金很是擔憂不肯再往上走,我們三個女子卻憋著一口氣不想罷休,走得很快。終於走到一快有點像桃花林的地方,路更加模糊,不時彎著腰鑽過去。那片林子看著沒有多長,鑽起來卻好像沒完沒了。因為能根據那條河推斷冰湖大致位置,我和小向決定插到河灘,索性溯河而上。河灘裡全是大大小小的石頭翻滾,小心地踩著這些石頭跳躍著往上走。

或許是最前面那程小金耗費了很多體力,海拔又已經超過四千米,他是再也走不動了。我們讓他在下面等著,余下四人去看看速速返回。為了節省時間,我們走的很疾。4000多米的海拔,那看起來很短的一段河谷,還是爬了很久。互相加著油,終於我第一個爬到最頂端。皚皚白雪下,安然地躺著一個瓦藍瓦藍的冰湖。湖不太大,干淨明澈。我輕呼一聲,回頭去接還在努力過來的同伴。

在湖邊,我聽見自己在對湖水和神山說,如果可以,請保佑我的父母朋友安康。那些瞬間,無數的人的影子晃過去,我只想如果真有神靈,他們能將愛撒向所有的生靈。

這個時刻,心靈變得澄澈、寬容、柔和、博大。

小金千裡迢迢只為梅裡而來,卻在離冰湖百米遠的地方不能靠近,我暗暗為他遺憾。

沒有太多時間停留,我們在湖邊用石頭壘了一個“小屋”,決定繞湖走一圈即刻離開。走到湖的另一邊,用手觸摸著冰川,用手抓著新鮮的雪,涼沁沁的,覺得離梅裡從沒有的近。湖邊有滾落下來的大雪球,雪融化流成一條細細的水流入冰湖……不敢大聲說話,怕有小的雪崩。走了一圈,戀戀不舍地離去。

依然是找路從河谷裡下去。卻不見了小金的身影。我們折入“桃花陣”,大聲呼喚著小金的名字,回答我們的只有嘩嘩水聲。存著一點點希望,我們找到大本營,找遍了還是沒有,嗓子叫啞了還是沒回應。天色開始暗了,雪依然下,心急如焚。小金雖為男子,膽子甚小,在深圳郊外爬山也能迷路的人,天黑之前找不到他,任何裝備都沒有帶的他就有了生命危險。帶著最後一絲僥幸,我們從大本營找回埡口,馬幫的人說沒有任何人返回。

陰影籠罩在我們心上。各種可能都想過了。而我們,今天已經走了一整天路,都已經筋疲力竭。雪一會將我們的足跡又覆蓋了,著急地站在埡口冷冷的風雪中,我們請馬幫的人幫我們去尋找,這個時候,付什麼樣的酬勞都願意的。

等著。一邊派人去分批分頭尋找,一邊作好派人去村裡叫人來找的准備。彼此勸說別人在天沒有完全黑之前先下山,但是沒有一個人肯先離去。不安的心,要等著找到人一起回。既然一起來就要一起回。這樣的時候,你能體會到陌生旅人間那種互相扶攜生死相關的堅定。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越來越暗。終於遠遠的有人聲,我們問,找到了嗎?那遠遠地好像說找到了。我們再叫喊著確認,終於知曉小金沒有事了。那個瞬間,我和小向高興得擁抱在一起,兩個人的眼淚都流出來了。

小金幾乎是被扛攜著上來的。我跑下去給他半瓶水。他臉色灰暗,累得不成的樣子。誰也不忍心責備他,整頓一下趕緊趕路。

天黑了,路又極不好走。下山馬匹是坐不了的,便深一腳淺一腳在山裡蹭著走。滑溜溜的路,雪化後的泥濘,昏暗的隱約的光線,讓我們費了很多時間才下到村子裡來,鞋子和褲子都被折騰得不像話。但大家因為這個意外最後以虛驚一場結束,心裡已是充滿感激,一路說笑著,倒也不覺得苦。

回到阿榮老師家那溫暖的火塘邊,歷經焦急、寒冷、飢餓之後覺得火特別的溫暖,飯菜也特別的好吃。我們特意要了一瓶酒,為平安歸來干杯慶祝。

小金說當時他也發現整個曠谷似乎只有他一個人的時候,他感覺很多東西壓迫過來,他被世界拋棄在荒寒的地帶。有種絕望感漸漸上湧,之後,他聽到了呼喚他名字的聲音……

我們說:一切過去了。干杯吧。

七:終於還是要離去

所有的人都想在這個最安謐的小村莊裡再住幾天。早上,可以坐在廊上曬著太陽看雪山,還可以隨意地到河灘上去散步。高大的沙棘樹長滿了橙色的果子,煞是好看。我們采摘了一些,邊走邊嘗,酸酸澀澀的味道縈在舌間。晨間太陽一出,有霧氣升騰起來,陽光照耀下,看得到七彩的顏色。河灘兩邊的樹林,染上秋天的色彩,斑斕盎然。只是沒有找到昨天看到的那兩匹白馬,讓大家隱隱記掛。

還是要離去的。去阿榮老師家那蘋果樹上采摘了好些蘋果,我們踏上返程的路。走的時候都有些默然,回頭望的時候,那些山谷河流都具體靈動起來 ,似乎在短短幾天裡已經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之中。

走到埡口,手機有信號了,一堆短信湧過來,我們又回到了凡俗社會,雨崩村是永遠留在身後了。會再來的是嗎?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只是不知道那時再來雨崩是否還是今日的雨崩?

又一路說著扎西德勒回到西當。開朗的女司機阿詩瑪開車來接了。一路彎曲盤旋的山路,沿著瀾滄江迂回上升。回到飛來寺,遠遠望著梅裡雪山,她又是那樣遙遠了。

結語:其實我們不曾真正走近過梅裡。我們只是親近了她某一個角落。 她的雅致無人能把握。走的那天,看見又一批人在清晨侯在飛來寺前,架著三腳架在苦等。焦急的他們,甚至去高價買了松柏枝祈願梅裡能看在這份心意上顯露真容。他們最後還是失望了。那天,太陽沒有正常地出來。

或許真的有很多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回來的車上,我最後望了一眼愈來愈遠的梅裡雪山,微笑著和她道別。

若干個月後我回到家,將梅裡雪山設為桌面。每天一開電腦便看到幽雅聖潔的她聳立在前面。我知道自此,又有一些東西在生命裡永遠留下痕跡了。



(初識梅裡雪山)



(麗江古城夜色)


精選遊記: 麗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