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天泉閣原來是元代大弘寺的遺址。築園時,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閣。)

(秫香館,顧名思義,就是觀賞稻麥飄香的地方。)明代歸田園居的主人在園林內造有秫香樓,樓可四望,每當夏秋之交,家田種秫,皆在望中。現在見到的秫香館,其主體建築是60年代重修拙政園時從東山搬遷而來,體型偏大,與原景略有不同。

(秫香館上的花窗。)

復廊的地磚排成一個人字形,告訴大家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走過這裡,拙政園東部就結束了,接下來是中部。

(拙政園東部和中部,是用一條長長的復廊隔開的。)走廊的牆壁上開有25個漏窗,就像精雕細作的剪紙圖案,鑲嵌在長長的畫軸上面。人們信步走在游廊裡,隨著漏窗花紋的更換,園內的景色也在不斷地變幻。這種現像,稱作“移步換景”。如果您再仔細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圖案,所表現的都是水波紋和冰棱紋,池中歡快的漣漪疊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紋上,更加渲染了蘇州水文化的氛圍。
這裡上傳的圖片有限
更多圖片請瀏覽本人博客:http://***/dingdingzoutianxia
蘇州六行--拙政園的東部(1)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00547.html
蘇州六行--拙政園的東部(2)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200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