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泰山的向往是從高中時代的第一篇課文《雨中登泰山》開始的,此後8年裡,一直是“雖不能至,心向往之”。工作之後,雖游資逐漸豐裕,無奈的卻是“有錢的時候沒時間”。今年3月,項目部尚未開工,便“挾持”一位山東同事同游泰山,時節雖然不是很好,然興致頗高。
3月9日下午1點,從廊坊上火車直奔泰山,下午8點到達泰山火車站。從濰坊出發的同事比我早到,賓館已經找好,見面甚是興奮,飽飽的吃了一頓飯後便開始養精蓄銳。夜裡,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本來計劃的半夜爬山看日出也泡湯了。早上8點起床,在賓館吃了免費早餐後打車去岱廟,在車站聽從了一位女出租司機的忽悠,拐到了一個小廟,燒香又拜佛,花了幾十塊錢,最後還弄個300多元的香讓我們拜,當然沒買。早有朋友說過,登泰山時千萬別理那些假和尚,看來是對的,上山的時候除了孔廟,別的小廟一律沒進。
為了上山補充體力,我們倆找個小店吃了碗面條,這裡的面真是奇怪,帶湯帶菜的卻不放鹽。找了個超市買了一些吃的、喝的,再穿上厚厚的衣服,裝備算是齊全了。
無限風光在頂峰,爬山要緊,岱廟就沒有參觀,直奔紅門買票,每人127元,不差錢的我們也心顫了一下。從這裡就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爬山過程:開始的時候還能健步如飛的,心情愉悅的,慢慢的就氣喘吁吁了,走一段歇一段,越往後越累。這個時節爬山的人並不是很多,每當遇到正下山的大爺大嬸就禁不住問得多久爬到頂峰,神清氣爽的他們幾乎都是同樣的回答:我們3個半小時左右,你們呀,不得5到6個小時。開始還頗為不信,越走越險,越走越累,走了2個多小時快到中天門的時候已深信不疑,這時候快喘不上來氣來了,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髒病。有個不到十歲的小孩都追上我們了,真是年輕啊,呵呵。
到了中天門,說什麼都爬不上去了,望著風景無限的後半程,還有那舉世聞名的十八盤,只有望山興嘆了。一起達到中天門的幾伙人,無論老少,全部要求坐纜車。上下一人90元,又是心顫一下,但是坐纜車也真是舒服,十多分鐘就到了南天門。
其實,從紅門到中天門沒有什麼風景,枯藤老柏,小溪干涸,零星的幾塊石碑,遠不及山上好看。所以除非你是登山高手,或是運動員,強烈建議從天地廣場直接做小巴到中天門,天地廣場到中天門的盤山公路兩側,湖光山色,景致曠秀,掩映在山中的水庫一個接著一個,呼吸著新鮮空氣想必定是心曠神怡。然後再從中天門登山就輕松多了。像我們從紅門一路登山上來,身心俱疲,實在是沒有力氣爬十八盤了,著實遺憾啊。
纜車到達南天門後,氣溫降了很多,厚衣服起到了效果。煙霧繚繞,腳底生雲,頓時又恢復了精神。峰回路轉,到了天街,人漸漸多了起來,放眼望去,你就會解了天街的由來,海拔千米的泰山之上,雲霧繚繞之中,有這樣一處平坦的街道,商店林立,行人如織,叫賣聲此起彼伏,儼然天上的街市。
邊走邊看,一路向玉皇頂奔去,中間路過泰山摩崖,煞是壯觀,不禁駐足觀賞,可以說,到了這裡才真正感受到泰山作為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魅力。崖壁之上,鐫刻著幾千年來的書法作品,龍飛鳳舞,瑰麗多姿,把泰山裝扮的得更加莊嚴典雅,這裡真不愧為天然書法展覽之地。很多皇帝,書法名家,朝廷大員、名士都在這裡留下筆墨,很多墨寶被歷代珍存,但是我注意到有處宋真宗的墨跡卻已模糊,有些部分還被其他書法遮住,這位簽下加重人民負擔的“澶淵之盟”屈辱合約的皇帝,不自量力,封禪泰山,雖然所建廟宇極多,但仍然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可見歷史是公平的。封禪泰山,連唐宗宋祖都認為資格不夠,也可見泰山之重。
繼續走了一會,到了泰山最高點:玉皇頂。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拔地而起,突起於華北平原,凌駕於齊魯丘陵。向東可觀旭日東升,向西可望黃河金帶。可惜天氣不好,只是雲山霧海,虛無縹緲。很多人半夜打著手電上山,就是為了看泰山日出,別說日出景色,就是秉“電”夜行,也是很美很浪漫的。站在玉皇頂,放眼四望,真的體會到了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和孔子的”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走下玉皇頂之後,獨自向後面的測量站走去,這裡沒有游人,道路很平坦,因為山坡向下的緣故,總像是看到了路的盡頭。這邊也有些石刻,只是不出名罷了,有一個小石碑引起了我的興趣,講的是稱岳父為“泰山”的一個來歷:唐明皇封禪泰山時命張說為封禪使。按照老規矩,封禪以後,自三公以下都能遷升一級。只有張說的女婿鄭鎰靠了丈人從九品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兼賜緋服。唐明皇看到鄭鎰一下子升了幾級,感到很奇怪,就詢問原因,鄭鎰一時無話可答。這時黃幡綽來調侃,他說:“此泰山之力也!”一語雙關。又因泰山形如佝僂老人,稱岳父為泰山由此得來。
繼續往山下走,終於見到了孔廟,本人對孔子向來是崇敬之至,不得不去。這裡很是僻靜,進門之後繞過香爐即為供奉孔子的正殿,孔子塑像慈祥的站立最中。左邊第一是接孔子衣缽的曾子,然後是曾子的徒弟、孔子之孫子思,最後是亞聖孟子,這邊是孔學的主要正統傳承者。右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和最忠誠的弟子子路。殿裡掛滿了祈禱和感謝條幅,無非祈禱或是感謝某人考上某某學校等。出了正殿,忽然有人過來問我參拜財神不,原來兩處偏殿供奉著財神和泰山娘娘。嗚呼,“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對於神怪向來是“敬而遠之”,當子路問起鬼神之事,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是鬼?”“未知生,焉知死?”可是在堂堂孔廟也公然供奉起神仙並以此掙錢,讓人不解甚至是憤怒。其實歷代統治者出於鞏固政權的需要,早已把孔子“打扮”的面目全非,從董仲舒的改造儒學開始(雖然也因此確立了儒學正統的地位),孔子就不斷的加封,孔子的長子長孫一出生就繼承爵位,住在美輪美奐的孔府,享受著榮華。全國數不勝數的孔廟,被神化的孔夫子端坐其中,被人寄托著當官抑或升學的願望……,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我們要把孔子還原,拿掉歷代封建統治者強加在孔子身上的“光環”,剔除迷信,還原為真實的孔丘:那位循循善誘、因材施教的教者,有教無類、關心人民疾苦的老者,勤奮刻苦、嚴謹治學的學者,滿腹經綸、指點迷津的智者,身處困境卻毅然堅持理想的勇者......
思考中不知不覺到南天門,天色昏暗,晚上還要趕到曲阜,所以仍做纜車至中天門,再做小巴到天地廣場。
人說:五岳歸來不看山,我到是覺得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妙處。泰山的古老厚重,泰山所承載的中華文化,泰山的奇峰異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像。我們來泰山的時節不能算是最好,所見到的風景不能算是最美,留下了頗多的遺憾,但仍感覺很好很有意義,時節不正卻能看到前人看不到的景色,有遺憾就更期盼著下次重游。
吾將誰與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