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永不消亡的城

作者: 凡遇偶合

導讀從影院裡出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想說話,腦海中依然是那一段段灰白的景像。在影院裡一直覺得冷,被一種未知的寒氣包裹著,其實那是從心底升起的一種悲涼。沐浴在春日的陽光裡,滿街的五顏六色和歡快笑聲,終於叫我感受到了些許暖意。仿佛剛通過時光隧道,由煉獄回到了人間。 並不覺得電影是由一個日本兵的角度拍攝而就,更覺得是通過一個客觀中立冷靜的視角 ...

從影院裡出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想說話,腦海中依然是那一段段灰白的景像。在影院裡一直覺得冷,被一種未知的寒氣包裹著,其實那是從心底升起的一種悲涼。沐浴在春日的陽光裡,滿街的五顏六色和歡快笑聲,終於叫我感受到了些許暖意。仿佛剛通過時光隧道,由煉獄回到了人間。

並不覺得電影是由一個日本兵的角度拍攝而就,更覺得是通過一個客觀中立冷靜的視角,這或許也是這部電影倍受爭議的原因之一吧。跟著黑白鏡頭,回到了那個年代,那段歷史,和那個歷史背景下的小人物一起經歷了這場人性的考驗。突然之間就是會失聲,那種憤怒,恐懼,悲哀,還有更多復雜的情緒全都無法表達,惟有眼淚從臉上慢慢滑落。很多時候是沒有眼淚的,滿腔都是那種悲憤,如果眼神可以殺死人,電影裡的日本鬼子怕是已經死過成百上千回了。影片唯一叫人覺得有點解恨的就是那場一氣呵成的短兵相接了,雖然仍是以失敗告終。音樂配合的很好,人物刻畫的更棒,不輸於那部經典的二戰片“兵臨城下”。叫人蕩氣回腸的,是那段怒吼“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叫人心如刀割的,是那一只只高高舉起的纖纖玉手和輕聲的“我,願意”;叫人痛徹心肺的,是看著幼小的女兒在自己眼前被活活摔死的父親的哀嚎。還有,還有姜老師臨終前的那句“shoot me.”, 那樣的眼神,任誰都無法拒絕,哪怕是殘忍的鬼子。死亡無可避免,尊嚴卻可以永存。剪掉姜老師被強暴的鏡頭是我比較接受的,她代表著一種精神,一種尊嚴,不容褻瀆。雖然也很知道,這樣是帶著點天真的理想主義的.在那樣陰霾的天空下,是連一朵花的純潔也是被玷污的.可是,總是要有點理想主義的吧,有時,人就是靠著理想信念就這樣堅持下去的.而最最不能忘卻的,就是日本士兵的祭奠場景,在我們的領土上,肆無忌憚的慶賀著他們的勝利,祭奠著他們的亡靈。那一聲聲激昂的鼓聲亦重重的砸在每個國人的心頭。我們應該永遠銘記那段過去,或者說,那段恥辱。

網上流傳著許多影院奇遇記,多是關於那些無知無義無恥者的種種醜態,而我居然也“中獎”遇到了這樣一對淺薄無知的男女。他們居然可以由片頭笑到劇終,尤其是那個女人,每有一個無辜者被槍殺的鏡頭,她都會一展歡顏,故作孩童的笑聲義務給電影配旁白。叫我佩服至極的是,她,居然可以對著日軍施暴的場景嗤嗤傻笑如同一個腦癱兒,或者這樣的比喻也是侮辱了所有的腦癱患者。真的,很有衝動想把未吃完的爆米花甩到她那肮髒的腦殼上。

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南京這座城,永不消亡的城。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