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普陀

作者: 非背包客般的行走

導讀從寧波上普陀,有三條路。 第一條,從寧波市區去大榭島(大榭雖然是島,但有大橋與大陸相連),自駕車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從大榭坐客船上普陀島,船程七十分鐘。 第二條,從寧波市區去北侖區的白峰碼頭,連車一起擺渡到對岸舟山市的鴨蛋山碼頭,四十分鐘。自駕車從鴨蛋山,經定海,到沈家門,四十分鐘。再從沈家門十五分鐘客船到普陀島,車子只能丟在沈家門了 ...

從寧波上普陀,有三條路。

第一條,從寧波市區去大榭島(大榭雖然是島,但有大橋與大陸相連),自駕車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從大榭坐客船上普陀島,船程七十分鐘。

第二條,從寧波市區去北侖區的白峰碼頭,連車一起擺渡到對岸舟山市的鴨蛋山碼頭,四十分鐘。自駕車從鴨蛋山,經定海,到沈家門,四十分鐘。再從沈家門十五分鐘客船到普陀島,車子只能丟在沈家門了。這條線路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沈家門夜排檔,寧波、舟山毗鄰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密西海鮮是必須完成的任務。

第三條,前半段與第二條線路重復,自駕車從鴨蛋山,經定海,經沈家門,經朱家尖海峽大橋,到朱家尖島,五十分鐘。再從朱家尖客船十分鐘到普陀島,車子丟在朱家尖。朱家尖是水路、陸路、空路的要衝,普陀機場就在朱家尖島上,而不是在普陀島上。朱家尖還是沙雕的故鄉。

去年一上普陀的時候,來回都走的是沈家門(第二條線路),只覺得海鮮美味,西瓜可口。這次二上普陀,去的時候走朱家尖(第三條線路),回的時候走大榭(第一條線路),哈哈,地形摸得溜熟。

25日上午十點,陽光明媚,車隊(總共兩輛車)出發,從寧波東上高速,往北侖方向,跟著白峰的指示下了高速。走了近一個小時,抵達白峰碼頭,見到人山人海、車山車海,頓時頭皮發麻。周末,果然人多。上次來普陀也是周末,回程的時候,中午離開,居然凌晨2點才到上海。

有當地老鄉來搭訕,許諾一百元一輛車,抄近路到船邊。砍價到120元兩輛車,老鄉上車了。先是逆行,後是闖關,用暗語“前面下,客人坐船,車不停就走”,終於進到船邊的停車場。驚魂才定,才記得掏出相機來紀念一下不容易。

登上滾裝船,已經中午了,雖然飢腸轆轆,盼著一頓豐盛的海鮮,強行把口水往下咽。船上的游客們已經開始在大吃大喝了,好個熱鬧。

別人在大吃大喝的時候,Maico可沒有閑著,正在仔細的研究路線,他研究的問題一定是在哪裡吃海鮮好呢?哈哈,他對吃的孜孜追求,地球人都知道。

下船,沿著329國道,一直往東開,直奔沈家門而去。人人都被口水泡暈了腦袋,直到我喊了一句,“不好,沈家門是夜排檔,現在一點鐘,沈家門哪裡有吃的。”眾人皆暈,於是改道,走了40分鐘左右,看到了雄偉的朱家尖海峽大橋。

朱家尖的海鮮大排檔規模就比沈家門小了很多。我們選了一家看上去比較干淨的,其實路邊總共也就兩三家,也沒什麼好選的。Maico出場,指點海鮮。一頓飯,吃了我們九百大洋。

朱家尖離普陀山已經很近了,客船只走了十分鐘便到,不到五點鐘,整個路上走走停停,居然花了七個小時。美麗的普陀山橫亙在眼前。一直覺得普陀碼頭侯船廳的布置很佛教,令人有一種迫不及待將世俗紅塵抖落,再拾莊嚴肅穆心情的衝動,只是160元的門票令人覺得牙疼。

普陀山清水秀,一路的風塵僕僕煙消雲散,心情頓時好了許多。正值春天,萬物復蘇,但普陀的綠尤其的嫩,並不灼熱的陽光一撒,春意盎然。

下午的時間不多,乘著夕陽,匆匆去走西天景區。西天景區最有名的是觀音古洞和磐陀石。山路不陡也不太長,臨近夕陽,也不是很曬,這樣的天氣爬山甚是愜意。據說普陀山最好看的觀音菩薩供在觀音古洞,我特意問了當地人,為什麼說這尊觀音是最好看的啊?當地人回答,因為她的身子苗條。我無語,果真像由心生啊,連菩薩像也選美了啊。我細細打量這尊觀音,發現她真的是沒有胸部,相比普陀山其它菩薩微微隆起的特征,她是比較中性的。更有趣的是,這尊觀音的中眉梢不是普遍的彎月型,而是向下落的更似常人的眉毛。古洞內光線不夠,無法留影。

去磐陀石的路上,有個半坡視野很開闊,是欣賞無敵海景的好去處。我們到的時候,坡上空無一人,除了兩個和尚在竊竊私語。看到我們來了,匆匆離去了,果然是僧俗有界?我拍了一張頗為自得的夕陽倩影。

再往前走,一片開闊的山頂平台上,有一對看似搖搖欲墜,實則穩如磐石的巨石——磐陀石,相傳這裡就是觀音大士的說法處。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石一塊巨石底闊上尖,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石上寬下窄,呈菱形,曰“陀”。上下石銜接處間隙如線,似連似斷,好像上石懸空掛在下石之上。疑天外飛來,似神手擱置——是對磐陀石最相當的描繪。相傳每逢大年初一子時,上石就會漂浮而起,用一根很細的絲線便可以橫割而過。——邪乎。

下山的時候,夜幕已經降臨。整個普陀島展示出它安詳寧靜的一面。

下山後,少不了又搓一頓海鮮。有了朱家尖的經驗,沒敢放開點。老板很不高興,沒有笑臉對我們。席間,我要一疊醋,服務員狠狠地對我說,“又沒點海鮮,要什麼醋!”

整體來說,普陀的消費是很高的,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宰游客。當地人的說法,物資都是從內陸運來的,自然要貴些。桔子四塊錢一斤,兩個小西瓜五十八元。

洗洗,酣睡,一夜無語。

26日,周日。一大早起來,便往普濟寺景區進發。普濟寺被譽為香火最為旺盛的佛教聖地之一。寺內人頭攢動,各地來的虔誠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當天普濟寺的大和尚在門口維持秩序,每人只被允許攜帶三支香進入寺內。去年來的時候,我的99支香都是在這裡燒完的。鄭重的許下心願,願家庭和和美美,公司順順利利。

普濟寺景區名勝很多,紫竹林、不肯去觀音院、南海觀音,各個碼頭都得拜一拜。其中的不肯去觀音院頗有來歷。相傳五代時,日本和尚慧鍔從山西五台山請奉一尊觀音像回國,船經過普陀洋面時,狂風大作,一連數日都不停歇。慧鍔意識到菩薩不願東渡,遂靠岸留下佛像,交給當地供奉。翌日風平浪靜,慧鍔得以東渡回國。當地修建觀音院,定名為“不肯去”,是為普陀開山供佛之始。

中午,等我們匆匆趕回碼頭的時候,已經人聲鼎沸,回程的游客已經沒有原先心止如水的心情。暗暗感激住店的的老板娘,清晨五點的時候喊我們起床去買大榭的船票。朱家尖和沈家門的船多,是無需事先購票的。

普陀至大榭,船行越七十分鐘,再花七十分鐘坐大榭島至市區的免費巴士,打的直奔機場而去。

再見,美麗的普陀。

(原文有31張圖,貼圖太累了,如果有興趣看圖,可以去我的博客:http://***/s/blog_4c31cc170100d2ek.html)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