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還是在林芝回拉薩的路上就得知部門組織到麗江旅游,對我來說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早在04年春節我就陪客戶去過麗江,准確講是昆明-大理-麗江,這是當時中國最紅的一條旅游線路。說是昆大麗,其實主角是麗江,只不過出不起直飛麗江的錢,同時為了滿足國人用盡量少的錢去玩盡量多的地方的願望而設計出來的路線。至今回憶,我只能說我去過昆大麗而已,這是一次失敗的旅行,全程折騰六天,真正在麗江只停留了一天,半天玉龍雪山半天四方街,從性價比上看是最低的了,所以再去一次麗江並非不能接受。今年一季度開門紅,部門的績效是前所未有,所以出游的標准也是與之匹配,五日游,來去直飛,僅機票就3600元,再加上古城最好的住宿,全程報價達到6300元,和我西藏十日相差無幾。行程安排是虎跳峽一天、玉龍雪山一天、大研古城一天、自由活動半天,全程以休閑為主,帶有某種犒賞的性質。很遺憾,我心儀已久的香格裡拉去不成了,只能留待下次了。現在說到麗江,讓人馬上聯想到的就是柔軟的時光、慵懶的陽光等等,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哪些有閑的小資發明的詞彙,在這些小資的眼中純粹的旅游早已經過時作古了,旅游尤其是麗江旅游就應該是睡覺、泡吧、曬太陽,這樣安排只適用於那些有充足的假期和金錢的人,像我這樣整日為生活奔波的人既柔軟不了也慵懶不起,只能像芸芸眾生一樣到此一游了。4月24日下午2:20,上海虹橋機場的航班,說是直飛麗江,其中還要在昆明作短暫的經停,就是這樣,機票折扣還是高達八折,這在二三折機票滿天飛的今天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麗江的海撥不過2400米,三義機場也算不上什麼高原機場,不知為什麼上海直飛麗江(經停昆明)只有東航和上航,競爭少,所以折扣也少。如果是個人出行,可以嘗試分段買上海-昆明和昆明-麗江,或者經重慶、成都中轉,這樣可能會買到更便宜的機票,甚至便宜到只有直飛票價的一半。我個人感覺麗江航線背後肯定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調控,即使上海這樣的城市每天直飛麗江的(經停)航班也只有兩三班,價格自然高高在上,如天上月亮一般,以致直飛麗江的航線成了一條不折不扣的貴族航線。一帆風順,傍晚時分到達麗江三義機場,這是一個很小的機場,但是航班並不少,據說旺季每天有四十個航班,淡季也有二十五個航班,遠遠多於國內許多二線機場,這就是旅游的魅力,就好像麗江這座城市唯一的產業就是旅游一樣,在麗江你幾乎找不到完全與旅游無關的東西。麗江地處滇西北,東經100度,理論上要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小時二十分鐘,所以麗江的天黑得晚,我們八點多到酒店天剛黑透。這次集體出行,為避免部門打烊,三十個人分為兩批,其中有一天行程是安排重合的,同游虎跳峽,這在我們所有旅游中還是第一次大團圓。當我們到達酒店時,第一批到達的兄弟姐妹們已在院子裡迎候我們,甚為感動!能在一起工作也是一種緣分。晚上的安排就是吃飯喝酒,隨意找了一處地方,居然就是入住的酒店江南春文苑開設的食府,樹蔭之下臨水而設,微風拂面,邊上是潺潺流過的泉水,真的是神仙居所,唯一遺憾的是人太多太鬧。人的心態經常是矛盾的,熱鬧的時候想安靜,安靜的時候又想熱鬧,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麗江夜生活最著名的就是酒吧,酒吧一條街上清吧很少、的吧很多,我想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去體驗一次就可以了,今天暫且回去休息。而部門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則是每日泡吧至半夜方能盡興而歸,得承認自己確實老了,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了。入住的劍南春文苑是一家四星級酒店,是麗江古城內星級最高的酒店了,現在已經更名為印像麗江文苑,這是劍南春集團投資的一家酒店,分為A座和B座,我們入住不臨街的B座,更安靜一些。酒店由幾進古色古香的院子組成,都是木結構的四合院,兩層小樓,園中的綠化非常具有生活氣息,這樣的居住環境完全可以滿足那些想體驗客棧住宿感覺的人,比如我。房間已改造成標間格局,但是木結構的房子隔音效果很差,聲音稍大隔屋相聞,好在彼此同事也沒啥尷尬的。25日的行程是虎跳峽一日游,虎跳峽起於中甸縣的橋頭鎮,結束於麗江縣的大具,全長約20千米,其間落差約213米,分為上、中、下三段,中間有18個險灘。一般團隊游客到交通便利的上虎跳作一日游,發燒友則徒步兩日去中虎跳,這也是目前戶外運動的大熱。旅游中有一法則,凡是路途遙遠道路條件艱苦的地方一定是風光最美的地方,中虎跳之比上虎也是如此,但是我無可選擇。虎跳峽是金沙江位於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間的一段峽谷,由於金沙江在此陡然收窄再加上落差形成磅礡的水勢,江面最窄處只有30米,加之江中有一塊巨石傳說老虎可憑此跳過金沙江故而得名。峽谷段的金沙江從玉龍和哈巴兩座雪山之間激流而下,兩座雪山的海拔分別為5596和5396米,峽谷最深處達3900米,虎跳峽也因此成為世界著名峽谷之一,以奇險雄壯著稱於世,當然風光遠不及雅魯藏布大峽谷秀麗。在去中虎跳的途中經過石鼓鎮,奔騰而下的金沙江被海羅山崖阻擋,不得不急轉一個“V”形大彎,折頭向東北流去,這個“V”形大彎就是聞名的萬裡長江第一灣。但是導游告訴我們所有壯麗的第一灣照片都是航拍的,我們的視線無論如何也達不到那樣的高度,果然我們站在公路邊引頸眺望,結果只能說是依稀而已。雖說麗江地處高原是瓜果的優良產地,但是四月末只有路邊不時閃過的草莓,麗江的草莓和常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常州是大棚種植而麗江是自然生長,還有麗江的草莓不按斤賣,而是放在籃子裡論籃賣,三四斤不到十塊錢,我們是在大家對麗江草莓的贊美聲中到達上虎跳的。虎跳峽是一條峽谷,江的這一邊屬麗江,江的另一邊屬迪慶藏族自治州(雲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即在該州),兩邊都抓住虎跳峽這個賣點不放,都開發了上虎跳景區,隔江而望彼此可見,最終在江的兩邊同時看著金沙江中的那塊虎跳石,倒也相安無事。從景區大門通往虎跳峽的棧道幾乎都是沿著峽谷開鑿的,由於擔心落石和塌方,好些路段打成了沿江的山洞。我們所到的上虎跳景區的終點就是正對虎跳石的觀景台,未見其形先聞其聲,遠遠就聽見巨大的水聲,最恰當的形容詞就是:轟鳴,現在尚是枯水期,可以想見到夏季豐水期,這氣勢是何等的壯觀。從景區入口到虎跳石不過三五公裡,全是條石鋪成的棧道,很平整,團隊統一安排的人力車,單程40元,看著車夫瘦弱的背影,我極其慚愧地坐到終點,內心很難過。我以往旅游從不坐任何人力的交通工具,不是舍不得錢,實在是不忍心,可是曾經一個轎夫對我說:你真可憐我就坐轎子,不然我吃什麼?好像這話也有道理!我困惑不知道到底該不該坐?晚上在古城最好的木王宴語聚餐,環境很好服務一般價格很高,當我們對開瓶費表示異議時,酒店主動“提醒”:可以投訴,嗚呼,無言以對。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酒至半酣,盡興高歌而回。4月26日,今天的行程是全程最辛苦的一天,《印像·麗江》、玉龍雪山、藍月谷、玉水寨,排滿全天行程。麗江是個以旅游為唯一產業的城市,所以自然把旅游這個命根子看得很重,惟此為大。由於麗江古城大研鎮無法圍起來收取門票,於是便通過旅行社對團體游客收取每人80元的古城維護費,對散客收費的任務就落在賓館和客棧的身上,即使如此仍舊擔心有漏網之魚,唯一的對策就是在每一處景點核對這個維護費是否已經收取。甚至每一個團隊的門票都是在麗江市旅游局出票,而不是在景點直接購票,在景點再抽取部分游客的身份證核對,以防漏繳古城維護費。如果,實際進入景點的人數與當初出票人數不一致,還必須到麗江旅游局進行變更,麗江市為了防止可能的逃票(古城維護費)行為,不惜給地接社和游客增添極大的麻煩。一句話就是:麗江市政府是用計劃經濟的手段管理高度市場化的旅游業。可是麗江旅游當局把游客當賊防,卻忘了防家賊,當我們團友登萬古樓俯瞰古城夜景時,售票處只肯在古城維護費收據上加蓋應戳而拒不提供門票,這簡直就是公開的貪污票款,直到見我們撥打投訴電話才老大不情願拿出票來,並以“一般人我們是不給票的”來搪塞,這就是麗江的旅游管理水平,實在是不敢恭維。正是由於我們團隊有兩個人因故不能去玉龍雪山,一早要趕去旅游局變更人數,以致於我們緊趕慢趕到《印像·麗江》演出現場已經晚了一刻鐘。由張藝謀執導的大型實景演出《印像·麗江》演出地點在海拔3100米的玉龍雪山甘海子藍月谷劇場,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實景演出。《印像·麗江》全篇分《古道馬幫》、《對酒雪山》、《天上人間》、《打跳組歌》、《鼓舞祭天》和《祈福儀式》共六大部分。整個演出以雪山為背景,以民俗文化為載體、由500名來自納西族、彝族、普米族、藏族、苗族等10個少數民族的演員出演。《印像·麗江》是繼《印像·劉三姐》之後,張藝謀執導的又一部實景演出。《印像·麗江》和《印像·劉三姐》最大區別就在於一個只能在白天演出,一個只能在夜晚演出,其他大同小異。張藝謀自己評價《印像·麗江》:“無可比擬的真實性!是一場看不見任何藝術修飾的演出,決不諂媚。如同從未長過花的土地,曝露在烈日下的岩石,被流水衝刷過的河床一般裸露而直白”。我看則未必,可能是太原始太直白了,加之我(抑或我們?)對納西族文化了解太少,只覺得舞台上的表演亂糟糟的,唯一值得的贊譽就是演出規模宏大,這也是張藝謀導演的特色,你從《印像·麗江》甚至可以看出奧運會開幕式的影子,最原始的,最簡單的,大量重復,色彩的鋪排(赭紅的舞台、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雪山)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如此這般讓你折服,但也僅此而已。可遺憾的是,早晨的雪山被霧靄遮住,沒有陽光的甘海子讓人有點瑟瑟發抖,三去其二,結果演出剛過一半我就退場了,對不起張導。說實話,我認為《印像·劉三姐》遠比《印像·麗江》要美得多。演出一結束,天就晴了起來,下一站是玉龍雪山。從四月份開始,麗江慢慢就進入了旅游旺季,旺季最大的特征就是排隊,玉龍雪山自然也不例外。在我們看《印像·麗江》時,導游就去取票排隊了,結果等我們到索道站還要再排一個多小時的隊方能坐進纜車。人是鍛煉出來的,我以前一直對乘索道心懷恐懼,尤其是玉龍雪山這樣的高山索道,我根本不敢低頭往下看,04年我在這條索道上曾遭遇停車幾分鐘,外面風雪交加,轎廂掛在纜索上來回晃動,那種差點濕了褲子的感覺永生難忘。這幾年實在是索道乘多了,慢慢人也木了。玉龍雪山是離赤道最近的雪山群,它由13座雪峰組成,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至今仍是一座未被征服的處女峰。在納西族的傳說中,玉龍雪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所以,在納西族心目中,玉龍雪山是一座神山。畢竟剛從西藏回來,印在腦海裡的還是“直刺藍天的戰矛”南迦巴瓦峰,現在能吸引我的雪山就只有梅裡雪山了。玉龍雪山無論山峰高度還是山峰形狀在我眼裡都不過爾爾,而且主峰在春季就已經是黑多白少了,我跟地陪導游開玩笑說,也許過不了多久,玉龍雪山就會成為一座季節性的雪山。但是玉龍雪山之所以能在中國的雪山中占有一席之地還是有其賣點的,它是中國雪山中最可以接近的,游客可以乘大索道到主峰扇子陡下面海撥4508米處從近處欣賞雪山,這是其他雪山所不可能做到的。其二,玉龍雪山還是個冰川公園,在海撥4500米之上可以近距離觀賞大冰川。玉龍雪山大索道起點站海撥3356米,索道由此往上運行,直至雪山主峰扇子陡正下方的上部站,海撥4506米。索道全長2914米,垂直高差1150米,是我國海撥最高的旅游客運索道。出了上索道站,湛藍的天空一碧如洗,遺憾的是雪山主峰上的雪少了點,不知到了夏季那些雪還能否殘留點綴?完全不能想像沒有雪的玉龍雪山是什麼模樣。出了索道站,海撥是4506米,還可以沿木棧道繼續往上步行,直至最高處海撥4680米,就這點距離,我們一邊拍照一邊慢慢走,用了整整一個小時,結果除了一位虛弱的兄弟,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到達4680處並合影留念。下山午餐已是下午兩點多鐘,現在玉龍雪山門票是好些景點打捆的,包括玉龍雪山、玉水寨、東巴谷、玉柱擎天景區、東巴萬神園、東巴王國、玉峰寺等,這是當今中國最流行的,也是最無恥的銷售行為。導游幫我們在這一堆景點裡挑了兩處,藍月谷和玉水寨。藍月谷就在白水河的邊上,號稱:麗江的九寨溝,這年頭看多了***九寨溝之類景點,結論就是但凡前面加定語的肯定是差之千裡的東西,好東西何必扛別人的名號?藍月谷就是一段雪山融水被人為截為幾段,因為有落差還形成很小的瀑布(用“跌水”更恰當),加之高原天空的映照,水呈現美麗的藍色,這原本是稀松平常的景色,離九寨溝還差著遠呢!玉水寨是一處納西村寨,作為東巴文化傳承基地保留了納西族傳統古樸的風貌,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這一納西族傳統理念。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樣,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東巴教是納西族的一種原始多神教,信仰萬物有靈。其祭司叫“東巴”,意譯為智者,他們是東巴文化的主要的繼承者和傳播人。換言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我們到玉水寨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鐘,村裡游客僅剩下我們這一撥,很安靜,遇到東巴文化的展館多數跳過,我們更多是感受其自然風光,如果不是對東巴文化很感興趣,玉水寨大可略過。玉水寨給我留下最深的印像就是村中的一處酒坊,酒的味道很是一般,但是酒坊的主人是已經73歲的納西老人,他會吆喝自己的酒,當你和他合影的時候,他會露出燦爛的笑容並做出OK的手勢,納西老人的樂觀和開朗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的幸福源於他對生活的滿足。晚上的安排是泡吧,感受麗江大名鼎鼎的夜生活,地點在酒吧街上的櫻花屋。麗江白天人雖多,但還算安靜,一到晚上,那酒吧街簡直離鑼鼓喧天都快了。隔著一條溪流,兩邊全是酒吧,酒吧裡都有歌舞表演,要不就是蹦的,怕不夠鬧,再人手提供一塊木頭讓你盡情地敲桌子,在滿屋子的啪啪聲中熬過一個小時後,同行的姐妹們不堪忍受先後離去,兄弟們也隨後撤退。真心佩服那些在麗江每日泡吧的兄弟們。4月27日,今天原來的安排是麗江古城自由活動,但是大家已經在丁點大的古城裡活動了兩天,覺得28日再留上午半天時間足夠了,今天行程可以改成拉市海騎馬,頭兒從善如流,於是同去同去!拉市海濕地公園位於麗江城西8公裡處,拉市海是麗江縣境內最大的湖泊,說是湖泊實際上淺得很,清澈見底,每到冬季,這裡便成為越冬鳥類的天堂,我們看不見鳥類,就只能去騎馬了。拉市海的騎馬很著名,但也很有講究,拉市海周邊有幾十家馬場,價格、線路自然也不相同,我們自己沒有能力去聯系馬場,我對導游的要求是:最好的線路,要能看見最美的風光,價錢基本合理就行了,我知道導游在其中肯定是有回扣的,這也是正常的,誰都要生存,當然包括導游。導游向我們推薦的線路是上山走茶馬古道,到拉市海的源頭仙女湖折返下山,中午就吃馬幫燒的午飯,下午乘船游覽拉市海,報價500,折後300,成交。應該說導游安排的線路還是不錯的,沿途確實風光優美,尤其中途休息的仙女湖,還有下山途中的風光。中午為了品嘗“著名”的馬幫午餐,我們足足等了兩個小時,好在邊上仙女湖景色很美,水極清澈,我干脆戴上耳機躺在草地上曬太陽聽音樂。馬幫的午餐也很簡單,就是大鍋飯大鍋菜,其中菜最有特色,就是把葷的素的十幾種東西一鍋燒了,如果你很餓就會認為這馬幫的飯菜香,如此而已,遠沒有導游形容的那麼好,尤其是高原的米飯是夾生的。滇馬完全不同於蒙古馬,骨骼小但是耐力好,估計都是當年茶馬古道上練出來的能耐。可是騎在上面的人感覺就不太一樣了,上坡還好,下坡馬腿沒軟我的腿都軟了,牽馬的說:老馬識途,可我心裡想的全是馬失前蹄,手心直冒冷汗。下山的時候,抬頭是藍天白雲,耳邊是潺潺的溪流聲,低頭一看至少也是百丈深淵,且毫無遮攔,看著越來越陡的下坡路,想想把命寄托在這馬身上也太不靠譜了,於是翻身下馬,寧可步行。策馬狂奔是從來都沒有的,一路步行到湖邊轉為乘船游湖,候鳥早已回到遙遠的西伯利亞,水中飛起的野鴨不知是否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中華秋沙鴨。回程途中,在我的提議下大家去了黑龍潭公園,黑龍潭內有兩股泉水噴湧,使黑龍潭成為麗江古城水系的源頭。這裡是眺望玉龍雪山最好的地方,也是攝影最好的取景地。金秋季節,晴天麗日,玉龍雪山正好倒映在黑龍潭水面上,清澈的湖水倒映著玉龍的巍峨,這個畫面作為麗江旅游的標志為很多人所熟悉,遺憾,我們來時玉龍雪山被雲霧遮住,照片效果一般。原想次日再去,哪知仍是如此,看來在此取景非得秋天不可了。回酒店的路上,大家都說今天是在麗江三天中玩得最開心的一天。4月28日,今天是返程的日子,下午2:10的機票,經停昆明到上海虹橋機場,上午自由活動。我的安排是六點半出門,先逛麗江古城再去束河古鎮。束河是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的集鎮,攜程網上是這樣形容束河的:束河鎮的格局與麗江古城相似,仿佛另一個縮了水的大研鎮,只是這裡更加幽靜,被踩踏得光滑的青石板路面,清澈的泉水圍著村子潺潺地流過。我是趕在早晨八點之前打的到束河的,為的只是逃五十塊的門票,因為導游告訴我那時賣票的還沒上班。不是我境界太低,實在是門票太貴,有人這麼形容束河的逃票:去束河不逃票是不道德的,因為束河有非常完善的逃票體系,非常成熟的逃票制度和非常專業的逃票導游。逃票的結果是偷來的鼓敲不響。我在束河古鎮溜達了一圈,發現這個所謂的古鎮新得很,完全不像網上介紹的那般古樸寧靜,於是懷著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離開了束河,回來的路上還向出租車司機嘀咕這束河不咋地,這時司機告訴我,我去的只是束河的新鎮,古鎮還得繼續往裡走,嗚呼!我無話可說,也不高興再返回了,下次吧。回到古城還不到八點,從大水車開始繼續逛吧,大水車附近算是一個旅行的集散地,耳邊不停聽到香格裡拉兩日游、瀘沽湖兩日游在此集合的吆喝聲,真想跟在別人的身後上車去。麗江除了自身的旅游資源外,還是個滇西北、滇藏旅游的集散地,從麗江可去香格裡拉(2天)、瀘沽湖(2天)、梅裡雪山(4天),由於麗江集中了大批的游客尤其是散客發燒友,因此從麗江出發的拼團非常容易。在停車場,我們看見一長串走滇藏線的越野車,在麗江街上則到處可見香格裡拉、瀘沽湖、梅裡的組團廣告,那叫一個“眼饞”。麗江的清晨很安靜,是一天中最美的時候,麗江古城是中國所有古鎮中我最喜歡的,雖然古城已經變得越來越商業化,我曾經開玩笑說麗江現在不是過度商業化而是極度商業化,但是,麗江寂靜的早晨還是很美的。古城的美就在於水,發源於黑龍潭的“玉龍神泉”(乾隆賜題)穿鎮而過,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成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最終主街傍河、小巷臨渠。“小橋流水人家”原本是用來描述姑蘇民居風貌的,但當你走進麗江古城,你會發現,這裡同樣是戶戶枕水而居,而且那水是清澈見底的玉龍雪水泉水,便更多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樣是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比徽派建築四水歸堂的天井結構,我更喜愛納西人的院落,尤其是院落中那一年四季盛開不斷的花草,從那些花草你可以看出納西人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真想在麗江的客棧住上一段時間,可惜古城現在已經太過喧囂浮躁了,只有清晨才能偷得片刻的安寧。回到酒店,稍事收拾,午後踏上回程,在我的經歷中,中國的航班正點率好像是100%。虹橋機場回常州的大巴上播放舒淇的《非誠勿擾》,雖然旅途勞累,但還是把舒淇的美色和北海道的美景盡收眼底,帶著對麗江的美好的回憶和對下次出行的期盼回到家中。二00九年五月三日

(虎跳峽的棧道)

(玉龍雪山和冰川)

(騎馬途中的風光)

(清晨的麗江)

(入住的江南春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