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廈門之“行”訂票的那天正好趕上機票漲價,報紙上長篇累牘展開討論,可惜民意的力量在中國向來微弱。兩個人,往返2440元,比預算貴了三分之一。廈門市內乘車很方便,去哪裡基本都是一元,充分體現了公交系統公用事業的特性,值得學習。鼓浪嶼全島禁車(包括自行車),連島上的垃圾清運都純靠人力手推,不容易啊。游客的話,可以坐電瓶車(環島50元,距離短的話,可能會便宜點),但還是建議,雙腳走吧,這樣的環境下,好歹也得身體力行,環保一把啊。2009廈門之“住”錦江之星廈大店:周邊環境就三個字——亂、雜、吵。定的是精選商務房,244/晚,房間超小,窗口對著舊居民樓的後面,住得那個壓抑啊,是住過的錦江之星裡,感覺最差的一家。早知道,就定廈大的蔡清潔樓了,至少環境好,要不然如家輪渡店也行,總之,後悔。海上花園:鼓浪嶼唯一的一家四星級酒店,在菽莊花園的隔壁,地理位置很好,看海,看日光岩角度都不錯。有自己的電瓶車到碼頭接送客人(據開車的帥哥說,全島就28輛電瓶車,他們是唯一一個有車的酒店,俺馬上指著旁邊標有南京軍區療養院字樣的車進行糾正。帥哥說,軍隊不歸當地政府管!),接的時候還環島一圈。2009廈門之“食”廈大逸夫樓餐廳:著名的香芋鴨很讓人失望,就是椒鹽芋泥裡藏著點小小鴨肉,鱈魚卷也很一般,酥皮菌菇湯還行,地瓜葉做法和吃口都和上海的米莧很像,包子,怎麼會相信這種東西好吃呢?!結帳,89元。點菜的小妹,一律稱呼客人為老師。也知識分子了一把,呵呵。錦江之星自助早餐:15元/人,標准的錦江之星價格,但是品種少得可憐。讓人看著就不想吃。就算與其他錦江之星橫向比較,也屬於非常糟糕的。佳福園海鮮酒樓:要了著名的鮑魚撈飯、野生海蝦、扇貝、兩個素菜和一份炸五香(當地特色,總歸要嘗一下的),共142元,感覺還不錯。老牛比較喜歡喜歡他們的撈飯,當然如果海鮮再多一點,鮑魚再大一點,就更好了。大方素食館:因為沒吃到南普陀的素齋,所以就去了他們家。裝修還行,要了2串羊肉串,1份黑胡椒牛排,1份糖醋裡脊,1份竹蓀鮮湯,2碗飯,共104元。感覺做得還算精致,味道也OK。老牛說羊肉串沒羊肉味——有羊肉味我還不吃呢!大同鴨肉粥店:出錦江之星,拐個彎就到了。鴨肉的味道不錯,油條一開始叫了2根,後來又叫了1根。2碗粥,3根油條,2個蛋,一共11.5元,和錦江之星比,性價比超高。原巷口魚丸:魚丸一點也不好吃,跟上海超市的比,還略差一籌,也許是我味蕾不夠專業?其他食物也一般般。買單27元。葉氏麻糍:1元1個,路過1次買1個,2天裡一共買了6個。和上海的糯米糕團比較像,但沒那麼甜、那麼粘。長得比較小巧,吃下去不會撐著。而且外面裹了芝麻花生碎後,口感更香。粒粒香:要了2碗扁食湯,1碗拌面,味道一般,水准並沒怎麼超過上海遍地開花的沙縣小吃,花費13元。馬拉桑:亂逛的時候找到的,菜場的水果攤幾乎家家都賣5元一杯的現榨橙汁(據觀察,是用3個橙子榨的,而非傳說中的5個),味道都一樣。不過馬拉桑的品種多一點。海上花園自助早餐:和錦江之星比,超豐富。反正就是可以吃得很飽,但沒啥可特別回味的。麗珠沙茶面:叫了一碗沙茶面、一碗蛋炒飯、一碗拆骨肉湯,共計22元。沙茶面沒吃,據老牛說還行,小小一碗,做正餐,是肯定吃不飽的。蛋炒飯的做法跟上海不一樣,放了蛋、卷心菜、胡蘿蔔、肉絲和醬油一起炒的,吃起來蠻香,也可能因為這是我在鼓浪嶼吃的第一頓“飯”。鼓龍酒家:網上推薦的阿強、利成,實地考察之後,實在不敢吃,這家看上去還干淨,規模也可以,要了半斤多一點的蝦、一斤多一點的紅蟹、兩個北極貝、一個蔬菜、一份芥菜飯(貌似當地特色),169元。味道so so,特別是北極貝,還不如扇貝。海鮮的話,看價格是不貴,但秤肯定不准的。餡餅:吃過4種,南普陀的、汪記的、黃則和的、BBC的,個人比較喜歡汪記和黃則和的,但送人的話,還是BBC的,包裝小,好帶,12元8個,比別家貴。黃勝記肉脯:名氣很響,味道不過不失。老板絕對沒有傳說中熱情,也許生意太好了,發肉脯的動作很機械,經過的時候,聽到他很凶的對一個女孩子說:“你好像剛才來過了吧!”既然以“大片贈吃”為特色,就應該抱著來者是客的心態嘛。買了4包,50元,附送一個袋子,回來的時候,用來裝BBC的餅,正合適。黃金香肉松:有點冷清,與隔壁黃勝記對比鮮明,味道麼,吃不出來有啥特別。買了一包特級油酥,23元。2009廈門之“南普陀”古寺名剎,大多風景好、風水好。去的那天是初一,很多當地人也來燒香,人頭攢動。
2009廈門之“廈門大學”說是全國最美的大學,有點過譽。但占著地理優勢,環境肯定是不錯的。芙蓉湖其實很小。校園裡車太多,不和諧。2009廈門之“環島路”看到一對老年夫婦坐在“鼠標”上,很是羨慕。他們走了之後,和老牛如法炮制。感覺正好,忽然一陣大風,雨點啪啦啦響,狼狽逃竄……2009廈門之“SM廣場”因為下雨,所以才去的一個地方。所有城市的大型購物廣場基本都一樣。2009廈門之“萬石山植物園”號稱植物園,實際就是一座山,上面長著許多樹,放眼望去,一片綠色。要找些奇珍異草,基本不可能。40元的門票,巨虧。不過園名是茅盾大師提的。2009廈門之“鼓浪嶼.日光岩”本來以為纜車是去頂峰的,結果去了對面的百鳥園。自打有了禽流感,就對所有類似地方懷抱敬而遠之的心情,與孔雀合影,匆匆而過。最後,依靠自己的力量,光榮地爬到了最高點。俯瞰廈門,恍惚間生出些“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來。當然,實事求是地說,日光岩也不能算高。2009廈門之“鼓浪嶼.菽莊花園”7:30之前去的,門票15元/人,省了參觀鋼琴博物館的錢,反正有鋼琴回廊可以看。再說了,也看不懂。如果說,江南的園林是“人和”,匠心獨運的話,這裡就是“地利”,占盡環境優勢。順便八一下,花園主人林爾嘉,年輕時看上去頗有點風采(前提是忘了花園裡那尊塑像)。2009廈門之“鼓浪嶼.海天堂構”60元的門票,擋住了很多人。同一時間,對面的黃家別墅有5對拍婚紗照的新人,2個觀光團。在鼓浪嶼,這裡應該算是面積最大,保存得最好的別墅群了。由五幢別墅組成,正對門的那幢最有特色,號稱“穿西裝戴鬥笠”。門票裡包含木偶和南音表演,這兩項都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表演很精彩,完全是指掌間的藝術,還附贈講解。南音沒怎麼聽懂,也不知道特色在哪兒。(在百度百科搜到的:福建南音,又稱“南曲”,“南樂”、“南管”、“弦管”,被稱為音樂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撥子,且是橫抱姿勢,福建南音至今保持這一遺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與敦煌壁畫中的伎樂圖一樣。南曲主要流行於泉州市、閩南晉江、龍溪和廈門市,在台灣及南洋群島華僑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2009廈門之“鼓浪嶼.老房子”島上的房子,很多都有些年頭。有些已經破舊、荒蕪,說不定哪天就在風雨聲中,轟然倒塌。有些另作他用,或做咖啡館,或成旅舍。比較起來,更喜歡前一種——自然地老去。
2009廈門之“鼓浪嶼.音樂”據說這裡是中國鋼琴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島上還有一個風琴博物館。在音樂廳,每晚有免費的音樂會。去的那天,是校園十佳歌手決賽,人爆滿。有一個叫WEI院長的人,酷愛講話,每個間隙都要進行冠冕堂皇的評論。一開始還詫異,怎麼有人叫“委員長”呢,後來總算弄明白了,是當地演藝學校姓WEI的院長。質量麼,從非專業的角度看,有幾個還可以,有幾個就純粹是卡拉OK的水平了。重要的是,有這個氛圍。2009廈門之“鼓浪嶼.迷路”在鼓浪嶼,找不到某幢樓或某個店,實在不能算迷路。它的路名,代表的是一個街區,橫的豎的斜的彎的,統統一個名字。上島的第一天,無意中看到過林語堂故居,後來,怎麼也找不著了。2009廈門之“鼓浪嶼.記憶”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