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出行時間正趕上黃金周,所以就不去黃果樹湊熱鬧了,即便是這樣,貴陽秀美的山山水水,還是給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像,讓我們躲開了喧囂的都市,享受到親近自然的樂趣。
照片參看:
http://twotwoandapple.blogbus.com/logs/38881595.html
1. 黔靈公園
到貴陽的當天下午就去了黔靈公園,進了公園大門就開始爬山,此後幾天也是天天爬山,真是見識了山城的特色。黔靈公園是有山有水的小公園,是貴陽市民鍛煉休閑的好去處。山頂有一座弘福寺,香火很旺,小羅同學當年高考時還在這裡許過願,然後就考上了大學,看來很靈驗。公園裡最有意思的當然還是猴子,那裡的猴子真是聰明,會拿著紙杯喝水,居然有一只猴子,直接從嬰兒車上掛著的食品袋裡搶食物,把小朋友都看呆了,希望不要在她幼小的心靈裡留下陰影。
2. 甲秀樓
夜游甲秀樓,樓雖不高,飛檐翹角,在燈光的映襯下感覺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卡片機的效果都有點虛。印像最深的是,當地流行的抽打陀螺的活動,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抽地主”,不過要大很多,小的也有水杯大小,而且發光,鞭子抽打的聲音清脆響亮,真是貴陽一景啊。
3. 天龍屯堡、天台山:
強烈推薦的一處景點。600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為加強邊疆地區的統治。在江浙招幕士兵,讓他們攜妻帶子進入貴州,居住在設置的衛所裡,戰時出征,閑時屯墾。600多年後的屯堡軍戶後裔形成了一支與眾不同的漢族群體―――屯堡人,他們的語音、服飾、民居建築及娛樂方式與周圍村寨截然迥異,這一獨特的漢族文化現像被人們稱之為“屯堡文化”。整個天龍屯堡就是一座石頭城,當地居民身著傳統服裝,販賣著各種當地的特產,手工布鞋、銀飾,木雕、食品。推薦木雕,後來登天台山才知,木雕所用香樟木,正為本地所產,如果不怕沉的話,但還真可以帶幾件木雕作品回去,手工布鞋也很漂亮,可以給小朋友帶一雙。
在天龍,民風民俗的展示比比皆是,我們觀看了當地的儺戲,雖然聽不懂,但也算體驗過這古老的藝術。屯堡的民風、服飾不僅和當地的少數民族差異巨大,即使是和我們所認知的漢族,也有明顯的區別,特別是當地婦女的發型,要把前額的頭發拔光,據說這樣才能少受苦,真是很奇特。
4. “多彩貴州”歌舞
我們第一次在外地看演出,很精彩,很有當地風情。這次經歷倒是提示了我們,晚上的行程可以安排看一些有特色的演出。
5. 天河潭
唯一一處我們自己去的地方。去之前就在各種游記上看到,這裡是一處不錯的景點,本來想去河濱公園坐公交去的,無奈天氣炎熱,等車的人太多,所以就決定打車過去了,好像是80元。司機師傅很善良,建議我們回來的時候坐公交,因為山路不好走,公交車要安全一些。
22對天河潭的評價是價格便宜量又足,既看了山水、瀑布、還游覽了水旱溶洞,最後還乘船,可以說是濃縮的貴州山水,足足玩了4、5個小時,門票是39元。特別是各種大大小小的瀑布,非常美,溶洞倒是沒有什麼可看的,而且旱洞很長,很憋悶,我們幾乎是跑出來的。
穿苗族服裝照相也是很有意思的體驗,只花5元錢,感受一下巨大的銀飾,而且相片的效果非常好。
6. 香紙溝
乘郊區旅游車,司機會號召大家看晚上的篝火晚會,然後再一起包車回來,朋友幫我們報了名,但演出實在很一般,不看也罷。
香紙溝有幾個方向的景點,我們走了兩個方向,一條路是竹林、小溪,路上還碰到了一對采草藥的老夫婦,比較幽靜。另一條路需要騎馬溯溪,去看造紙作坊,很有意思,騎馬大概是一個人40元,來回一個多小時吧。但是這種古法造紙要用到石灰,對溪水的污染很大,希望當地人能意識到這點,畢竟對旅游產業來說,環境才是最重要的。
7. 花溪
我是吃過花溪牛肉粉才知道花溪的。花溪離市區比較近,有很多市民在這裡休閑,把一條條小小的溪水搞得熱鬧異常,由於要趕飛機,我們只是在花溪一略而過,沒有留下什麼特殊的印像,不去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