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偷渡進亞丁之一(07年國慶四姑娘山、稻城7日游)

作者: caroleen

導讀2007年十一期間,和老公去了趟向往以久的稻城亞丁。當時稻城因故封山,我們是在當地的藏民帶領下偷渡進山的。因為偷渡的印像太過深刻,所以費了很多筆墨;寫景色時反倒辭窮了。反正關於亞丁的景色還有很多美文可看,為了看景偷渡的經歷可是獨一份,和大家分享一下。上傳的照片都是老公照的,我借用一下,在此聲明一下版權所屬。為了能夠上傳,都作了剪切,效果 ...

2007年十一期間,和老公去了趟向往以久的稻城亞丁。當時稻城因故封山,我們是在當地的藏民帶領下偷渡進山的。因為偷渡的印像太過深刻,所以費了很多筆墨;寫景色時反倒辭窮了。反正關於亞丁的景色還有很多美文可看,為了看景偷渡的經歷可是獨一份,和大家分享一下。上傳的照片都是老公照的,我借用一下,在此聲明一下版權所屬。為了能夠上傳,都作了剪切,效果就沒有原來那麼好了,也要說明一下;以免大家低估他的攝影水平。為了能多傳幾張照片,只好把游記分成六部分,不便之處,還請諒解。

D1 成都—四姑娘山好不容易多請了兩天假,為了節省時間,向成都大自然旅行社租了一輛切諾基,帶司機;我們提了幾個要去的景點,請旅行社為我們安排了7天的行程,兩個人的報價約8千元,還包括沿途住宿及幾個主要景點的門票。計劃出行時網上盛傳因為亞丁村當地山民和主管當局有矛盾,那裡不對外開放了;旅行社也如是說,但我們還是為稻城預留了一整天的行程,如果進不了山就在稻城附近逛逛吧。但我心裡還是對那裡特別向往,能夠到這個最後的香巴拉,怎麼能錯過呢?

夜裡聽到雨聲,我五點多就醒了,擔心著出行是否順利,再睡不著。還好到成都時雨停了,九點從成都出發。為我們開車的馬師傅四十來歲,身體健壯、熱情開朗,在這條線上路了很多次,一路上給我們介紹些沿途的景點和風土人情,也算半個導游了。出了成都,經過都江堰,又開始下雨。一路上車多人多。從寶馬到奧拓,從抱在懷中的嬰兒到滿頭白發的老人,全都在歡喜的出游。據馬師傅介紹,成都是全國私車擁有率最高的城市。其實成都人的收入並不算高,但過得悠閑自得。想省錢就去郊區的農家樂,喝喝茶、打打麻將也能盤桓一天;體力好的就去跋山涉水。而且成都附近可玩的也多,海螺溝、青城山、都江堰、毛爾蓋草原,盆地、高原、丘陵、冰川、雪山、濕地各種地貌都有,都不算太遠,喜歡玩什麼的都能各得其所。真是一塊福地啊。

中午到了臥龍,參觀了聞名遐邇的熊貓保護中心。進入保護區外圍就看見山坡上郁郁蔥蔥的箭竹,這是大熊貓最愛的食物了。保護中心裡樹木婆婆娑、翠竹成林,大熊貓們快樂地嬉戲,比北京動物園裡飽食終日成天睡覺的熊貓活潑多了,可能因為這裡是它們的故鄉,所以自在吧。透過保育室的玻璃窗看到幾只還在睡覺的熊貓寶寶(小熊貓是另一種有點像浣熊似的小動物,所以還是叫它們熊貓寶寶比較貼切)。大熊貓的寶寶都是早產兒,有一只剛出生不久,還是待在暖箱裡,它的身體還是粉色的,毛都沒長全,身下墊著一塊嫩黃色的小花墊子,它趴在墊子上拖著條相對顯得很長的尾巴一拱一拱的,煞是可愛。另外幾只小熊貓要大些,黑白相間的絨毛初具規模,一副乳臭未干的樣子;擠在一張小嬰兒床上,真像幾個小寶寶。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抱起一只寶寶用奶瓶喂它,真是和小嬰兒的待遇一樣。大熊貓就有單間住了,還帶個小院。有一只大熊貓懶洋洋地靠牆坐著吃竹筍,它用手把竹筍外面的硬殼一層層撕下來,只啃裡面的芯吃,就像人吃東西一樣。它看著笨笨的,其實非常聰明;難怪能成為活化石呢。

2008的汶川大地震中,我們剛走過的這條線路中許多地方都受到影響。保護中心也受到了很大破壞,熊貓們的家都被震壞,跑散了,還好後來都找到了,工作人員也沒有受到太大損傷。不過大熊貓們又少了一處樂園,只能暫時寄身在離成都不遠的雅安的碧峰峽。08年10月我去參觀了碧峰峽的熊貓保護中心,據說裡面也有幾只從臥龍遷過去的熊貓。希望它們能在新的家園裡安頓下來。不過那裡的海拔相對較低,游客比較多,周圍環境也不及臥龍幽靜,覺得還是臥龍更適合大熊貓們。

(剛出生不久的熊貓寶寶)



(剛出生的熊貓寶寶;只能隔著玻璃看看,照片也不是太清楚。)



(幾只大一點的熊貓寶寶)



(爬起樹來還是很靈活的)



(熊貓的游戲場)

告別了熊貓,我們繼續走路。路邊開始出現藏民的石屋子,其實是用石片一壘起來的,只憑眼看手砌,卻很整齊。路邊的地裡種了很多卷心菜,當地人叫包菜,也很形像;從此以後幾乎每餐都會吃到包菜,大概比較好種也好保存。我們沿著318國道繼續走,這就是著名的川藏公路。小雨時下時停,又趕上修路,路況極差,泥濘崎嶇,車子不停地顛簸,這時候就顯出切諾基的好處了。我們不由擔心後面的路程,聽馬師傅介紹高原上的天氣和平原上的一般差別很大,又有了些希望。到4523米高的巴郎山椏口,我突然覺得頭發暈,以為是暈車,停車後趕緊下車想透透氣,結果一下車就覺得站不住,接著就失去知覺了。等我醒過來時正被他們往車上抬,原來是暈倒了,後腦勺不巧磕在石頭上,還流了點血。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高原反應,因為我以前去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就沒有反應,臨行前幾天又一直在吃紅景天膠囊,以為能夠適應了,沒想到還是中招了。所以到了可以望見四姑娘山的貓鼻梁時我也不敢下車了,看到只有三四歲的小孩也跑到石碑前去照相時只有羨慕的份了。一會又吐得一塌糊塗,可能也是暈車的後續反應;此後幾天我都不敢多吃,保持體力就好,就怕暈車會吐。一路飛奔到達四姑娘山腳下的日隆鎮,找到旅館休息。原計劃下午去游雙橋溝,也只能取消,我躺到床上就不想起,頭暈得睡不著也起不來,後腦勺上的傷口也在隱隱作痛,只能朝著一個方向側躺,躺到後來骨頭都有點僵了;反正人不舒服時好像全身的零件都開始造反。昏昏沉沉睡到晚上八點多才勉強起來去吃了兩口面條,也吃不下去。好心的店主知道我是高原反應,特地拿來兩塊紅景天給我泡水;喝了幾口感覺好點了(看來還是草藥比什麼膠囊管用),繼續回去昏睡。回想一下可能也是因為出發前兩天為了能休假連加了幾天班,身體透支嚴重,所以反應很劇烈。所以去艱苦的地方旅行前一定要保持好的身體狀態,否則玩也玩不好。



(鐵門是供管理人員出入的,熊貓當然是鑽洞啦)


精選遊記: 稻城-亞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