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 四姑娘山—丹巴四姑娘山有三條溝可玩,我們本來計劃頭天下午去雙橋溝,第二天上午去長坪溝。但頭天有高原反應只能歇著,現在時間只夠游一條溝的;考慮到長坪溝比較難走,只好放棄,選擇了條件稍好的雙橋溝。進溝可以坐車,沿途在幾個主要景點有站點,可以下來在附近游玩,再坐車到下一個站點;各景點也有棧道相連,體力好的話可以步行。
我們坐車到最裡面的人參果坪(據說在這裡天晴時可以看到四姑娘山的雪峰),然後再一站站往回坐細細欣賞。因為是清晨,主峰雲霧繚繞,看不真切,據說四姑娘山真的很像個害羞的少女,常年有雲霧遮擋;越往外走天越晴,但角度不對,也看不到雪峰了,所以出來玩好天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能隨緣了。

(山路漫漫)

(在貓鼻梁拍到的四姑娘山雪峰)
其中有一段可以漂流,河水不深,清可見底,彎彎曲曲地流著,兩岸灌木叢生,旁逸斜出地伸展著,水流比較急,不用劃槳圓形的橡皮艇就順著水流向下游漂,但河床平緩,河道又窄,也不用擔心走偏方向或是翻船,坐在橡皮艇上隨波逐流,仰頭看看藍天白雲,再低頭看看水中的倒影,正是天光雲影共徘徊。有時幾條船在水中擠作一團,筏上備的槳就有用了,也是有驚無險的。一會就漂到終點,還是意猶未盡。漂流上來又走棧道去了盆景灘,十月初,草地還是綠的,點綴著些小野花;但樹木已經有些發黃、有些變紅,開始顯出層次來。沿途行人稀少,正所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據說因為修路難行,今年國慶來這裡的游人很少,對我們卻是意外之喜。

(漂流)

(棧道)
出了雙橋溝,在路邊小店吃了午餐。下午就沿著河岸蜿蜒前行,沿途還經過一些當年紅軍長征的紀念碑等遺跡。現在這裡的交通尚不便利,當年紅軍缺衣少食,體力嚴重透支還要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而且前有圍堵,後有追兵,每一步都是險像環生,還能夠走出生天,需要多麼堅強的意志和信念。一路上還看到不少騎自行車走川藏路的,有的路段只能下來推行,他們的身影在漫漫山路上顯得渺小卻又頑強,對他們而言這也是一種長征。
傍晚趕到丹巴縣城,隔著河欣賞了對岸的藏族古碉樓,在夕陽的斜暉中古樸的碉樓別有一番滄桑感。晚上住在大渡河旁邊的旅館,在河邊看夜景,能夠看到滿天的星鬥,甚至能夠用肉眼看到銀河,都市裡的燈光雖然明亮,也遮住了星光,我們失去了多少自然的樂趣。整夜都聽到大渡河在澎湃,心情也是起伏的。

(丹巴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