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村頭油菜花---2009春行婺源 

作者: ccf8226

導讀一、 行程安排: D1、武漢——景德鎮——婺源——清華 1.交通:武昌付家坡長途汽車客運站——景德鎮西客站(8:20——14:30,票價143元); 景德鎮西客站——婺源北站(3:30——4:30,票價28元); 婺源北站——清華(4:50——5:20,票價6元)。 2.住宿:觀景樓客棧(標間120元/間)。 3.餐飲:“驢友驛站”當地特色菜:紅燒荷包鯉魚、糊豆腐、當地野菜(總計60 ...

一、 行程安排:

D1、武漢——景德鎮——婺源——清華

1.交通:武昌付家坡長途汽車客運站——景德鎮西客站(8:20——14:30,票價143元);

景德鎮西客站——婺源北站(3:30——4:30,票價28元);

婺源北站——清華(4:50——5:20,票價6元)。

2.住宿:觀景樓客棧(標間120元/間)。

3.餐飲:“驢友驛站”當地特色菜:紅燒荷包鯉魚、糊豆腐、當地野菜(總計60元)。

4.看點:清華老街。

D2、清華——慶源——江嶺——曉起——汪口——李坑——清華

1. 交通:包車費300元/天(一共四個人拼車,每人75元)。

2. 住宿:觀景樓客棧(標間120元/間)。

3. 餐飲:各種當地特色菜,如筍干炒腊肉、水芹菜炒香干、鮮厥菜、粉蒸肉、土雞湯等等。

4. 門票:通票160元(實際上是180元/張,找客棧老板拿票可優惠20元。通票所含景區:大彰山臥龍谷、江灣、靈岩洞、文公山、李坑、彩虹橋、曉起、思溪延村、汪口、百柱宗祠、江嶺、清華洪村、慶源)。

5. 看點:慶源——有著“小桃源”之稱的慶源,可以讓人一瞬間就喜歡上它;

江嶺——村頭、村尾滿目的油菜花,可以讓你醉在那一片黃色的海洋裡;

曉起——在偉人故裡可以聽到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汪口——有著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的俞氏宗祠;

李坑——小橋、流水、人家。

D3、清華——思溪延村(思口)——婺源——景德鎮——武漢

1. 交通:清華——思溪延村(的士30元)——思口(摩的4元/人);

思口——婺源北站(票價8元);

婺源北站——景德鎮裡村汽車站(票價22元)——景德鎮西客站(的士12元);

景德鎮西客站——武漢(16:20——21:40,票價145元)。

2. 餐飲:早餐是當地特色的面條,5元/份;景德鎮的特色菜肴——苦竹菜。

3. 看點:清華彩虹橋,思溪延村的古民居,景德鎮的瓷器。

二、人在旅途:

D1。婺源最美的季節就是春季和秋季,特別是春季,村頭村尾開滿黃色的油菜花,黃燦燦的花裡若隱若現的是長滿青苔的、班駁的白牆黑瓦,若是春雨時節,猶如水墨畫般,令人神往。終於在一個春天的早晨,開始了去婺源的行程。(其實在今年三月份已經開通了直達婺源的班車,早上8:30發車,每天只有一班,只不過我們在訂票的時候不清楚。)此前在網上和“驢友驛站”的吳老師有過聯系,希望住到他們家,可他們家早就訂滿了。和慶源“古宅客棧”的詹老板也聯系過,可還是人滿為患。好在吳老師是個熱心人,答應我們到了之後他幫我們聯系住宿。今天主要在車上度過,從早上8:20出發,直到下午5:20才到清華鎮,住進了通過吳老師輾轉聯系的觀景樓客棧,標間120元/天。若在淡季,房價在50元左右,可現在正是婺源旅游的旺季,又正是周末,所以房價飆升。安頓下來後,我們就去清華老街轉了轉,在這條長達1.5公裡的老街裡,我們看到了很多臨街的客棧,給人印像很一般,怪不得有人在游記裡說今非昔比。晚餐是在“驢友驛站”吃的,這些當地的特色菜確實好吃,令我們大飽口福。

D2。早上8點和北京的一對小戀人拼車出發,拿到了由客棧老板為我們優惠了20元的通票。我們最先去的是離清華最遠的慶源。村落不大,聽說建於唐開元年間,很多古民居都保存完好。一條小河蜿蜒從村中穿過,不時看到村民在河中洗衣、洗菜,日子過得祥和而安穩。田間地頭開滿油菜花,村子裡不時還冒出幾株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非常養眼。我幾乎是在一瞬間就喜歡上了它。



古宅與桃花



門楣與牆頭



村頭油菜花

江嶺是因為油菜花而出名,村頭、村尾滿目的油菜花,還有山頭上如梯田般的油菜花,可以讓你醉在那一片黃色的海洋裡。到江嶺游人就開始多了,沒了慶源的恬靜,有了塵世的喧囂,可是那漫山遍野的黃色海洋可以讓你忘卻那份喧囂。



江嶺油菜花

曉起有上、下曉起之分,下曉起村老樹環抱,有典型的水繞村莊風景,只可惜游人如織,摩肩接踵,根本看不出古村的風情。帶著重重的失落感,我們向上曉起村進發。群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的故裡,其後代中出現了一位偉人——江澤民。在“江氏宗祠”中,我們聆聽了江氏族人講述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頗為有趣。上曉起是山坡田園風景的代表,村屋多為清代建築,風格各具特色。

汪口最有名的就是“俞氏宗祠”了,這個地方感覺非常好。一條古街連著村口和俞氏宗祠,古街兩側的古民居保存較好,每條巷道都有一個名字,讓人想到了它昔日的繁華。俞氏宗祠內的木雕非常漂亮,有大中小的各種形體和圖案一百多組,刀法細膩纖巧,工藝精湛,被古建築專家譽為“藝術寶庫”。



汪口老街裡的剃頭鋪



俞氏宗祠內的木雕



俞氏宗祠內的木雕



美麗汪口

因為李坑村內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河溪的兩岸,所以就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也因為這是離縣城最近的一個景點,所以游人眾多,不能細細體味村內古建、古橋、古亭、古樹等景觀,更看不到那清澈的小溪映照浣衣女美麗的身影,著實遺憾。



俯瞰李坑

D3。早上6點,我們就向彩虹橋進發了。彩虹橋建於南宋,已有800年的歷史,以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全長140米,由六亭、五廊構成長廊式人行橋,每墩上建一個亭,墩之間的跨度部分稱為廊,廊亭兩側有欄杆和坐凳,供行人觀賞休憩。整座古橋最精美的部分是橋墩,古樸厚重,具有很強的歷史沉澱感。因為我們到得很早,所以除了部分攝影發燒友外,游人很少,也讓這座古橋在早上薄薄的水霧中,散發出一種沉靜的美。彩虹橋周圍的風景也非常優美,白牆黛瓦的房屋,抽著新枝的樹木,靜立田頭的油菜花,在早上薄薄的水霧中也散發一種如夢如幻的景致,讓人留連忘返。彩虹橋真的帶給我們許多驚喜!



薄霧籠罩的樹木河流



清晨油菜花



彩虹橋



古樸而厚重的橋墩

從彩虹橋出來我們就去過早,吃的面條,5元一碗,非常實惠,味道也非常鮮美,裡面放了雞蛋、青菜、蘑菇、蔥花等等,滿滿一大碗,真是好吃!上午我們還計劃游覽思溪延村,坐班車不太方便,於是我們就包了一輛的士前往。思溪村內的古建築大多為明末清初建造的,很多房子現在都保存完好。村中有一座古老的百壽圖花廳,這96個字體各異的壽字,分別鐫刻在12扇落地長窗的窗格上,實屬罕見。延村最有特色的當數“商”字形大門和磚雕,村中房屋多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是有名的商家院落群。



格扇窗



百壽花廳裡精美的木雕



字體各異的"壽"



河邊洗衣婦



幽靜的古宅



悠長的古巷

因思溪延村離班車經過的思口鎮還有一段距離,我們就坐上了摩的,4元/人。空氣非常清新,讓人心曠神怡。每趟車都很順利,沒費什麼周折,我們於下午1:30左右到達景德鎮。在西客站旁邊的一家餐廳,我們吃到了當地的特色菜——苦竹菜,做成粉皮樣的苦竹菜,非常好吃。還有一種當地的野菜,叫“鴨腳板”,因其形狀像鴨子的腳掌而得名,也非常不錯。吃飽喝足,離發車的時間還早,於是我們就去逛西客站旁邊的陶瓷大市場。終因時間有限,轉的商鋪不多,沒發現什麼心儀的東東,很遺憾我什麼也沒買成。有時間我一定還會再次光顧,到時候再來細細淘上一把。

16:20准時發車,晚10點左右安全到家。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