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駕車走進川西北,靚麗的風景讓我目不暇給、心醉神飛。
這裡的天是那麼的藍,這裡的雲是那麼的白,這裡的水是那麼的清,這裡的山是那麼的峻,這裡的草是那麼的鮮……真是自然的美,又是美的自然!
這裡是藏羌民族的居住地和自治州,他們的生活似乎還有些古樸和古老。許多原生態的東西還依稀可見。
一路風景一路情。川西北的萬千美景在我眼前和車窗前不斷閃現,令我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在川西北,我深刻體驗到: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路邊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男人不怕走在黑暗,只怕心中沒有希望。於是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朋友,有機會駕車穿行在川西北,你會和我一樣領略川西北豐饒的自然風光和純樸的民族風情……
彩鳳化彩林
金秋十月,我沿著岷江來到川西北——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走進阿壩的山山水水,一路迎接我們的是漫山的彩林。彩林是秋天的畫筆,是阿壩秋天的盛裝。無論在汶川、黑水、紅原、若爾蓋還是馬爾康,彩林無處不在,它喜歡依山而長,伴水而生。在春夏季節是綠葉濃蔭,而一到秋天,這裡的樹葉漸漸變幻出以紅、黃、青為主色調的斑斕色彩,或深或淺,或冷或暖。
遠遠望去,這些灌木叢式的彩林一株一株相互聯系而又各自獨立,五顏六色的葉子團在一起,仿佛是一朵朵彩雲。在陽光的映照下,彩林更是閃耀著一片片彩色的天光,扮美了川西北金色的秋天。
我為這川西北的美景所陶醉。從車窗凝望彩林,不論是在河流之畔,還是在山川之間,彩林都在自由地生長著,表現出他們在高原耐霜寒的不屈品質。
遙望彩林,我浮想聯翩:與其說川西北的彩林是五色祥雲,毋寧說川西北的彩林是遠古時代來自天邊一對彩色的鳳凰,在中國大地盤旋,驀然發現川西北這片神奇的山,獨特的水。於是這對美麗的彩鳳在這裡棲落、幽居,若干年後,鳳凰又飛走了。
從此,凡是鳳凰足跡經過的地方,就生長出一片片的彩林,那是鳳凰的化身。不信,你細細欣賞,彩林真的就像一群群鳳凰。她們汲取川西北的自然甘露,在微風中、在山川間,搖曳著五顏六色的羽毛,在翩翩起舞,飛揚出絢麗的神采.......
哦,這就是川西北的彩林,一片令游人心醉神飛的錦繡彩林!
夢境月亮灣
紅原大草原,位於四川省西北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中部。當年紅軍長征時經過這片草原,並在此休息、駐扎。這裡的大草原可謂綠草如茵、芳草碧連天。
月亮灣是紅原大草原上最美的景點,距紅原縣城3公裡。因流經草原上的河流彎曲像彎月,故名“月亮灣”。
站在公路邊的丘原上微微向下俯瞰,丘原下是一馬平川的大草灘,河水蜿蜒流淌猶如長長的飄帶,在草灘畫出一個又一個彎曲的弧線,水面泛出迷人而柔和的光輝。到了傍晚,月亮灣變得靜謐而安詳,仿佛沉浸在夢境裡一般。
探訪蘿蔔寨
在川西北阿壩州汶川縣雁門鄉境內岷江南岸高半山台地之上,有一個神秘的村落——蘿蔔寨。
驅車沿著十公裡整潔路面盤山而上,就進入了蘿蔔寨。一路上,在田邊勞作的羌民在向我們微笑致意。
蘿蔔寨為冰水堆積的階坡台地,地勢十分平緩、寬闊,是岷江大峽谷高半山最大的平地。蘿蔔寨被譽為“中國羌族第一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黃泥羌寨。蘿蔔寨100余公頃的黃土地養育著岷江中人口最多、住房最密集、並且是唯一以黃土為建築材料的古老羌民。他們被外界稱為“居住在雲朵上的民族”。
蘿蔔寨歷史悠久,地勢獨特。據考古學家說:蘿蔔寨早在3000—4000年前就有人類生存;地質學家說,在岷江大峽谷中阡的這片黃土地感覺是天外來物。
這片蒼天厚土演繹和繁衍了羌族古老的歷史和人民。
在這裡,我們既看到迷人的山川,更感受到羌族婦女勤勞和兒童的樸實。她們也是蘿蔔寨裡一道動人的風景。
黃河第一彎
黃河第一彎位於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唐克鄉,距縣城61公裡,地處草原腹心地帶。
清澈的白河在這裡彙入黃河,氣勢浩大。河面寬闊而蜿蜒,曲折流淌的河水把富饒的草原分割出無數河洲和小島,水島在這裡翔集、漁舟在這裡橫渡。據說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宇宙中莊嚴幻影”。
這裡氣候變幻莫測,時而陽光普照,時而雨雪交加,以至景致和色彩隨光線不同而儀態萬千。登斯地,令我想起範仲淹的《岳陽樓記》。
九曲黃河第一彎變化多端的風光,讓我深深的陶醉,充滿遐想。
西索民居
從馬爾康縣城出來,沿著夢筆山北側而下,西索溝內充滿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至納足溝和梭磨河的交彙處,整個地勢便豁然開朗,放眼望去,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西索藏族民居群落。
西索民居是嘉絨藏族最典型的寨子,保持了嘉絨古先民“壘石為室”的傳統建築風格,整個寨子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壁壘森嚴的古堡。進入寨子,鋪著青石板的小路把各家各戶緊緊地連成一體,在細長的小道中延展,給人一種曲徑幽的遐想。這些線條分明,形成和諧的整體。西索藏族民居群落氣勢宏偉,高大堅固,房頂上隨風飄動的經幡,更給人們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氛和對其堅定宗教信念的景仰。
這裡民風樸實,許多藏民都把自己家開設成家庭旅館,供游人食宿、游覽。來到西索民居,品嘗藏族風味菜肴,再睡上一宿,的確令人難以忘懷。
昌列寺
昌列寺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馬爾康縣馬爾康鎮的英波洛村山上,海拔3300米。它初創於十三世紀四十年代,屬藏傳佛教寧瑪派,距今已有700多年,是著名寧瑪派寺院之一,後毀於“文革”。
2004年,新建昌列寺,工程巨大,主體為鋼混結構,所有牆體均為花崗石砌成,經堂正門為四根巨大的縷空雕刻的龍抱柱,四幅巨大的四大天王壁畫,經堂內有四根20米高的漢白玉正方形大柱,雕刻精美,經堂內所有木制裝飾材料為紅木,經堂燈飾采用意大利進口,經堂內八尊金佛來自於尼泊爾,房頂全部鍍金,看上去金壁輝煌,神聖莊嚴!
寺院地勢開闊,環境優美,有雪山、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有首詩非常貼切而生動地描述和贊美了昌列聖山各個季節的景色:春之聖山杜鵑艷,夏之聖山綠地毯,秋之聖山彩林燦,冬之聖山結佛緣。
色爾古藏寨
乘著冥冥的夜色,我走進神秘的色爾古藏族山寨。
熱情好客的藏民為我們舉行了入寨儀式,敬獻潔白的哈達和淳美的青稞酒。我們與之聯歡,跳起了歡樂優美的鍋莊舞。
第二天一早,導游帶著我們游覽這座具有上千年歷史的藏族山寨。
這處座落在高山間的藏族山寨,其構造堅固樸實,用途廣泛,可居住、可御敵,遠看如城堡.......
然而最打動我的是這裡的兩個景點:充滿愛情味道的“寨樓碰撞”和“情人樹”。
在山寨的一隅,有一座民居,牆壁掛有一個牌子“寨樓碰撞”。傳說:山寨裡最美麗的女子有權利在這座寨樓上挑選自己的心上人。寨裡的未婚男子聚集在樓下的一片空地上。樓下無數期盼的眼神投向樓上的窈窕淑女。這位美麗的藏族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眾多的男子中間遴選她的如意郎君。一旦選中,她把荷包或繡球,拋向於他,一段美滿的姻緣就此開始......如今,雖然我們未得其見,但我們在這寨樓下依然可以想像那時快樂動人的情景。
在山寨的一旁,有一棵高大的梨樹,其主干僅兩米,在兩米之上開始分杈,生長出兩支副干。奇怪的是,這兩支副干都是分開兩邊並未合抱。樹干間系滿了無數的哈達。山寨導游說:這是山寨裡古老的習俗,一對青年男女相親相愛後,會一同來到這棵情人樹前,帶著他們甜蜜的愛情和憧憬把哈達系在情人樹上,表示今生今世永遠在一起,永遠不分離......
漢族人習慣用語言表達海誓山盟,而這裡的藏民則是用哈達在情人樹下永結同心。不同的習俗,相同的感動。哦!這個犛牛頭可以作證,千年色爾古藏民山寨,隱藏著多少讓後人產生無盡聯想的愛情故事啊!
達古冰川行
達古冰川位於黑水縣蘆花鎮三達古村境內。當年紅軍在阿壩州境內翻越了5座大雪山,達古冰川是其中之一。它是目前全球同緯度海拔最低、離都市最近的彩色冰川。
走進達古冰川,迎接我的是漫山彩林。猛河水在路旁淙淙流過,是這般清澈透明。兩山夾峙間的山口,蔚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在燦爛的陽光下顯得明麗而婀娜。
自駕游的車輛沿山盤行,漸漸行至冰川腳下。遠遠望去,達古冰川的山頂鋪滿皚皚冰雪。而在山下邊,彩林和紅葉松吐露著艷麗的枝葉。微風吹過,仿佛是美麗的藏族少女翩翩起舞。
這是一片令人渾然忘俗的仙境,讓我的心靈與之相互交融。
陽光照彩林,冰川耀日光。冰川之水順川而下,時而在石灘上翻卷出層層浪花,時而在溝口間凝聚一汪平緩的水面。
在河畔,我掬捧這達古冰川之水,一洗旅途的征塵,也仿佛洗淨世俗的劣根和困擾。冰川之水清澈凜冽。我也似乎捧著一塊晶瑩透亮的冰。它有澈骨之寒,卻讓我體會到一片冰川深情。輕吮冰川水,更讓我精神爽朗,疲倦頓消。
哦,達古冰川,你鐘川西北自然之靈秀,聚川西北日月之精華,把自己塑造得如此精美而精靈。我景仰你——達古冰川!
過雪山草地
在紅軍長征勝利71周年紀念日裡,我來到了紅軍走過的地方。
在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裡,我們看到了紅軍翻越的茫茫雪山,看到了紅軍踏過的莽莽草原。雪山時而在濃霧中若隱若現,時而在陽光下放射璀璨光芒。
冥冥之中,我仿佛感受到紅軍銘刻在雪山和草地上的長征精神,在今日此時此刻召喚我的到來。
面對雪山草地,我心慚愧。想當年,紅軍在這裡歷盡千辛萬苦,衣難蔽體,食難下咽,但他們以崇高的革命信仰,用自己的雙腳征服了雪山草地,而我們則是自駕游,僅用幾個小時就用眼睛和車輪走過雪山草地。在慚愧中,我心油然升起無限的敬仰之情。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紅軍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創造出來的。如今,我們不必用雙腳沿著紅軍的足跡走過長征路,但我們要用虔誠而敬仰的心靈去沿著紅軍的足跡前進。
紅原,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是周恩來將這片紅軍走過的草原命名為紅原,被譽稱為“地球上的紅飄帶”。
帶著對紅軍的萬分景仰,我用心靈舞起這條紅飄帶。
這條紅飄帶,如今是水草豐美、牛羊遍地。蜿蜒的白河在草地間潺緩流淌,那是來自雪山的聖潔之水,水流過的地方仿佛在祭奠紅軍的英魂,該是紅軍的英魂讓這片紅原充滿壯麗而神奇的景致。
在日干喬,我更看到一片充滿悲情的大沼澤。這裡留下紅軍悲壯的足跡,有人把自己的生命永遠埋藏在這裡。遙望這片莽莽的日干喬沼澤,我只有以崇敬之情緬懷在這裡逝去的英魂。哦,日干喬,你人跡罕至,卻有紅軍的足跡深深印在你的廣袤胸懷。如今三塊岩石鐫刻著71年前的故事,在藍天白雲下,在碧草水澤間,聳起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歷史豐碑!
紅原晴雨間
紅原的景色是優美的。固然在於它有連綿不斷的豐美草原,蜿蜒流淌的秀美河流,舒緩起伏的柔美山丘,還有遍地盤桓的肥美牛羊……
這些是紅原的主體,而它的背景是什麼?
紅原的背景應該是天空。紅原的天空是壯美的。蔚藍色的天空上,潔白的雲朵千姿百態,在陽光的洗煉下,白得亮麗、白得純淨、白得炫目。它時遠時近,時高時低,時厚時薄,時密時稀,時明時暗。
陽光流映在蔚藍色的天空,穿過雲層或雲朵,亮麗了這片廣袤的草原。
在白雲投影的地方,是一片蔭涼。這種蔭涼似移動的傘,如流動的帆。它從不在一個地方停留,在你不經意間,它已飄向別處,或悄然消散。
在紅原,最奇妙的景色,我以為應屬“太陽雨”。
車輛在紅原穿行,我親身經歷了比“東邊日出西邊雨”還要奇特的美妙場景。
車輛在陽光下快樂奔馳,忽而鑽進一陣密集的雨裡,雨打車窗,窗含雨滴。幾分鐘後,車輛又從雨中衝出,陽光照在車窗上的雨滴如晶瑩的露珠。矚目前方,但見天空白雲湧動,凡是發暗的白雲必然在下著雨。果不其然,汽車在幾分鐘後,又被含雨的雲影籠罩,就聽劈裡啪啦聲音打在車窗,竟然這次是冰雹雨,小冰雹在路面上飛快地跳躍著,不時跳進路邊的草地裡。又過了幾分鐘,車輛重新被陽光擁抱。
月有陰晴圓缺。而紅原的天空晴雨變化常常在瞬間發生。我問藏族伴游小伙子澤讓塔:“你們這裡需要天氣預報嗎?”他笑道:“不需要,牧民一看天上雲的顏色,就知道什麼地方在下雨或將要下雨。”
紅原的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紅原的雲,絕大部分時間是耀眼的白,當白雲發暗並彙積一定雲層時,就會降水,這是蒼天對紅原的眷戀與垂青,為了使草原更豐美。
晴雨變化間,我領略到了紅原別樣風情。藍天白雲是紅原的大背景,襯托紅原萬裡遼闊,溫暖亮麗。而偶然間天空不時飄來一朵朵雨做的雲,則讓紅原充滿著無限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