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谷石頭記

作者: 雪晶人

導讀據說,坐落於西天目山原始森林北麓的天目火山石谷,谷內火山岩巨石世界最多,被稱為“中華第一石谷”,是藏在深山密林中的獨具潛力且鮮為人知的景點。火山,是神秘的;火山噴發,是神奇的;火山石,是美麗的。查了資料說,火山石是火山爆發後岩漿所形成的火成岩,它經過長年的風吹雨打或海水洗刷後,變成光滑的鵝卵石狀的黑色石頭。帶著對火山石美麗的憧憬,我 ...

據說,坐落於西天目山原始森林北麓的天目火山石谷,谷內火山岩巨石世界最多,被稱為“中華第一石谷”,是藏在深山密林中的獨具潛力且鮮為人知的景點。火山,是神秘的;火山噴發,是神奇的;火山石,是美麗的。查了資料說,火山石是火山爆發後岩漿所形成的火成岩,它經過長年的風吹雨打或海水洗刷後,變成光滑的鵝卵石狀的黑色石頭。帶著對火山石美麗的憧憬,我和兒子在這個周末踏上了去天目火山石谷的行程。

我無法准確而真切地來描述自己第一眼看見那從天而降的巨石瀑的強烈感受,只有震撼、驚嘆、更有幾分猝不及防。青峰夾峙間,成千上萬的大小石塊似巨瀑自上而下狂瀉成了一溜四華裡多的石谷大河,讓人至今仍能清晰地感受到火山爆發和第四紀冰川運動時那種山崩地裂的奇雄壯觀。這恢宏氣勢不由你不驚嘆大自然那無法估量的偉大。如此眾多的巨石,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中,或立或臥,或怒或傲,形態各異,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射下,在清泉的襯映下,發出耀眼的光芒。景區開發者們,似乎是給開門迎接游客的巨石們選出了一個首領,在它身上醒目地畫出了個“石”字,讓游人們開始了一段在睡石中的旅行。只是這些石頭,都光滑白淨得如河灘上常見的的鵝卵石,並不程黑色,問了領隊的小導游,她也只是照本宣科地解答道:“億萬年前的火山爆發後,造就連綿江浙的天目山脈。很久後火山熄滅,又經過了第四紀冰川運動,從而留下了這百余公裡的神奇峽谷。”聽了導游的解說,我們還是不明白。帶著疑問繼續向前吧,或者答案就在其中。

“看,豬八戒!”小朋友們在驚呼。原來是一塊如水牛般大小的臥石,經過了人工雕琢後成為一頭憨態可掬的肥豬模樣,正歡迎大家的到來呢。而山谷中特別清新的空氣爭先恐後地往鼻子裡鑽,不可抗拒地將肺腑充滿;天藍得透明,讓人覺得一下子長高了許多。

隨人流走進景區內新建的千米文化長廊,這讓游客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又可以在烈日下盡享清涼。雖然石谷開發得較晚,但的確規劃得細致周到。這時,頭頂上“嗖”地一聲飛過一物,是大鳥嗎?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娛樂項目——高空索溜。正想住足觀看時,前面又傳來了一陣陣的歡笑聲——水上秋千運動。原來這兒除了石頭盛會外,還是水上歡樂的海洋。再往前行時,山路有些陡峭,而游人也稀少了許多。(因為是五一節去的,據導游說高速路上的上海方向來的游客堵車很嚴重,所以游客很少,下午三四點,我們回程時,景區開始熱鬧起來。)兒子追隨著導游姐姐一路上如山澗的流水般歡樂地不知疲倦地奔跑著,小紅帽子忽隱忽現地閃動著,我已無法趕上,就一人獨自漫步在這壯觀山野長廊中,靜靜地聆聽沉睡億年的巨石與清澈的水流相捕擊而演繹出的動聽的交響曲吧。山谷兩邊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幽深的樹林,靜態的巨石,動態的急流,呼嘯的濤聲彙成小說家金庸筆下的:“石谷有靈氣,靈石成山谷,心中有火焰,天目含清淚,清淚石上流。”

在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也在驚嘆人們的想像力,在移步換景中欣賞了惟妙惟肖的海豚石,和可以同時站下百人的八仙台。對面的青山上,一塊貌似古代官員戴的帽子的官帽石正掛在山間峭壁懸崖處。飛來石則像是一塊被突兀的丟在一片綠色山野中的巨大石碑,是女禍補天遺留下的那塊傳說中的神石嗎?而旖旎的風景也在此嘎然而止,這飛來石又恰似在此給水石交響曲劃上完美的休止符。 在歸途中兒子告訴我,等他長大了,還要來一次,他要登上這次還來不及上去的火山噴發口遺跡邊,探密火山石谷復雜的地質和地貌。小家伙,好大的口氣!



(巨石直瀉三千)



(水上秋千運動)



(官帽石)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