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周五陰轉晴倫敦泰晤士河畔漫步,是我心儀己久的。早上吃完早餐,我們自帶午餐(火腿、生菜、奶酪三明治,香蕉、黃瓜、蕃茄),坐82路公共汽車(每人1英鎊),到維多利亞終點站下車。下車後穿過2-3個十字路口(2-3條馬路),就能見到泰晤士河。然後沿泰晤士河一直走,便可望到對岸的議會大廈。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這是拍攝和欣賞議會大廈的最佳角度,資料上是這麼寫的,實踐證明,確實不錯!
議會大廈是倫敦最宏偉壯麗的建築,它雄峙在泰晤士河畔,臨河一面長達280米。屋頂上一排排整齊的小尖塔直指雲天,氣勢不凡。其建築風格為哥特垂直式,是英國浪漫主義的代表。從泰晤士河對岸遠觀,此宮全貌盡入眼底,景色尤為開闊(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4:見以前上傳照片《泰晤士河與議會大廈》)。大廈南北兩端各有一座式樣不同的塔樓。南塔樓叫維多利亞塔,為石砌四方形,每邊長23米,高102米,堪稱世界最高大的方塔(《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1:維多利亞塔》)。每當議會開會時,塔頂就升起米字旗。北塔樓為鐘塔,高98米,上面安裝著一個總重13噸,表盤直徑7米的巨鐘,俗稱“大本鐘”(《 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3:大本鐘》 )。該鐘鑄造於1856年。議會大廈南北寬,東西窄,內有1100多間廳室和11個內院。議會兩院設在中間的主樓裡,南邊是上院,北邊是下院。整個大廈的陳設富麗堂皇,莊嚴肅穆。議會開幕式在上院舉行。每年秋天或大選後議會開幕時,女王都來這裡參加典禮。議會大廳樓上有公共旁聽席,若要進去參觀,必須事先安排。
我在上午11點半,才拍到議會大廈的第一張照片(《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1:維多利亞塔》)拍得不理想。拍攝重點是泰晤士河上的橋(橋上正好有紅色公共汽車馳過。這種醒目的紅色雙層公共汽車,已成為倫敦的標志)和維多利亞塔。再走了十分鐘,我拍了第二張照片(《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2:岸邊、橋、方塔》),這次把上一張沒拍全的橋拍全了,還把岸邊的燈座和圍欄,也拍到一點,說明正是在岸邊拍的。再沿泰晤士河往前走了25分鐘,這回總算可以拍到議會大廈的全貌了,而且遠處正好有艘黃色小艇駛過,和近處的紅藍色貨船相呼應(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4:見以前上傳照片《泰晤士河與議會大廈》)。這張照片是這組照片中最理想的,我把它做成兩張,一張近些,一張遠些(《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4-1:《泰晤士河與議會大廈》》),不知哪張效果更好些?再往前,邊走過看,走累了就坐在岸邊的木靠椅上休息一會兒,這樣又過了50分鐘,這時時間己是1點55分,大本鐘這回清哳地出現在對岸正前方,我以大本鐘為主要目標,拍了這一景點的最後一張照片(《從泰晤士河對岸看議會大廈3:大本鐘》)。
在泰晤士河畔的木靠椅上,我們用了自帶的午餐。在這樣美麗的景色中用餐,真是胃口大開!餐後我們向也在泰晤士河岸邊的《倫敦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