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長假,避人群,游陝北(1)

作者: citata

導讀他們愛旅行,遇到國定長假就像老鼠遇到大米,斷斷不願平白錯過;可他們不愛熱鬧,想到放長假時各旅游景點湧動的人流,就像是過街的老鼠,偏偏是怕得要死。無奈,把觸角深向了一塊江南人倍感陌生的地方——陝北,攀爬於黃土,在熱鬧的時節裡倒也感受了一下所謂的荒蕪。5月1日西安 中午到達西安,不去熱門景點,從容地把時間都交給了朋友和小吃。 第一站,清真 ...

他們愛旅行,遇到國定長假就像老鼠遇到大米,斷斷不願平白錯過;可他們不愛熱鬧,想到放長假時各旅游景點湧動的人流,就像是過街的老鼠,偏偏是怕得要死。無奈,把觸角深向了一塊江南人倍感陌生的地方——陝北,攀爬於黃土,在熱鬧的時節裡倒也感受了一下所謂的荒蕪。5月1日西安

中午到達西安,不去熱門景點,從容地把時間都交給了朋友和小吃。

第一站,清真小吃一條街。那裡有賈三的灌湯包。類似江南的湯包,薄薄的皮子包裹著滿滿一口牛雜碎煮出來的鮮湯,牛肉的餡料蘸著香噴噴的酸辣調料,滿嘴的美味。3個餓得半死的人一氣吃掉60個包子,再沒胃口照顧小街上的其他美食了,比如小酥牛肉(聽聽,多好的名字)。充其量只能在店裡叫碗稀稀的八寶醪糟喝。醪糟就是江南的酒釀,配上葡萄干、枸杞……香甜、好喝,是灌湯包的絕配。不過癮,滿大街都有冰凍的醪糟賣,一元一杯,降火降溫。

沿著小吃街南走,左拐入了一條真真的回民小街。與小吃街不同,這裡沒有亮堂的門面,有種陌生的家常氣味。回民愛以自己的姓氏來命名店鋪,馬家的羊肉泡饃,賈家的牛肉鋪,孫家的羊雜碎湯,一溜緊挨著,滿大街都是或生或熟的肉的氣味,動物內髒的氣味,油膩膩的。鋪子主人都閑散地坐在自己的店鋪裡話著家常,不起勁招攬我們這樣的外來客,似乎他們相互間做得只是街坊的生意。

應該去小街盡頭的清真寺看看的,有名的一座清真大寺。很少見一家寺院如此緊挨著世俗生活,卻又能如此清晰地把一切世俗的氣息決擋於門外。湊巧在院內見沐浴更衣後的回民老人,急急踏著一路花香,去大殿坐晚課。

黃昏登上城牆。天色未暗,城牆上的串串紅燈籠已亮起。是在舉行風箏節吧,有些懸掛的風箏被吹落了,在寂靜的城牆上一路飄零。緩緩行,城牆內是古樸的西安城,城牆外有好幾幢玻璃牆面的摩登大樓,一路聽朋友說,每一幢的背後都是一些民營企業家經營有方的故事,有些恍惚。

晚飯是在東官正街的永明歧山臊子面店吃的。曾在寶雞市的“照壁背後”店後吃過幾近所有的歧山小吃,留下一個混雜的記憶,倒不如今晚的這碗面:肥肉丁、辣面湯,來得清晰分明。

溫暖了胃,晚22:40分,乘火車去延安,陝北的第一站,明天早晨6點20分到。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