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游記(三)

作者: 憂郁的鬼鬼

導讀5.1,吳哥小圈 為了去吳哥王城看日出,我們早早起床,先在酒店餐廳享用了早餐,有西式、中式、柬式,跟減肥餐4種。西式的裡面有半根法棍、兩個煎蛋、一小段雞肉腸、一小份烤土豆泥、一小半烤蕃茄、一份水果(香蕉、西瓜、木瓜、菠蘿、火龍果)、一杯橙汁,外加一杯咖啡或茶。中式的裡面有一小段油條、一碗雞肉或牛肉湯底的面、飲料、水果一樣。柬式的裡面有一 ...

5.1,吳哥小圈

為了去吳哥王城看日出,我們早早起床,先在酒店餐廳享用了早餐,有西式、中式、柬式,跟減肥餐4種。西式的裡面有半根法棍、兩個煎蛋、一小段雞肉腸、一小份烤土豆泥、一小半烤蕃茄、一份水果(香蕉、西瓜、木瓜、菠蘿、火龍果)、一杯橙汁,外加一杯咖啡或茶。中式的裡面有一小段油條、一碗雞肉或牛肉湯底的面、飲料、水果一樣。柬式的裡面有一份牛丸湯、一份炒飯,其他也一樣。減肥餐最後一天點了,可惜為了趕車沒吃成,所以也不清楚有什麼東西。他們的早餐還是很豐富的,營養也相對均衡,很不錯!吃飯的時候遇到一桌同是上海來的游客,親切啊!

前晚跟TUTU司機約的是5點,我們如約來到酒店門口,遲遲不見他的蹤影。這時候有輛TUTU停在我們面前,考慮到事先預訂了車,我們想再等等看。等候間隙,那兩個上海人也出來了,聊了幾句,他們包了輛CAR,原先我們也是想包CAR的,但想想小圈兩天沒這個必要,就暫時沒有落實。5點05分還沒見人,我們決定不等了。慶幸的是之前那個TUTU司機還沒走,我們簡單說了下要求,跟他談了下價格,兩個來回12$,他也沒怎麼還價,欣然同意了。TUTU司機叫BOGUN,可惜我們忘記要他的聯系方式了,因為他真的很不錯,人又老實、話不多!

被這個事一耽擱,我們趕到吳哥寺的時候已經5點半了,今天天氣不適合看日出,有利位置也被人早早占據,我們將錯就錯,先踩了下點,確認了明天來拍日出的位置。日出沒拍成,我們就先去吳哥寺裡面游覽。

吳哥古跡(Angkor)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裡。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第一次王都中心建在巴肯寺(耶輸跋摩一世時代),第二次王都中心是在巴戎寺(羅因陀羅跋摩二世時代),第三次王朝中心又定在巴芳寺(烏答牙提耶跋摩二世時代)。吳哥曾先後兩次遭洗劫和破壞。第一次是在1177年占婆人侵入柬埔寨時,吳哥遭受了劫掠;第二次是1431年暹羅軍隊的入侵,攻陷了吳哥。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才被發現,據說是一個名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跡。

吳哥古跡現存600多處,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裡的森林裡。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吳哥寺中的五座蓮花蓓蕾似的佛塔高聳入雲,是高棉民族引以為驕傲的精湛建築。

進入吳哥寺必須經過一座橋,這座長4/1公裡的石頭壘起來的崎嶇不平的橋,人稱“天界橋”。她還有一個漂亮的名字:虹。聽說通過此橋的人可以進入天國。橋西兩側各蹲立著一頭石雕巨獅及七頭蛇水蛇,稱之為“那伽”。它可給國家帶來風調雨順。橋設置有機關,起著調節護城河水量的堤壩作用。

走進吳哥寺,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世界上最長的“浮雕回廊”,每一片浮雕都講訴了一個故事,浮雕生動而又逼真,不得不感嘆造物者的技藝超群。當然,由於歲月侵蝕、無故掠奪、洗劫,大部分的浮雕都是不完整的,也正是這些不完整成全了吳哥的殘缺美,也從另一個側面向人們展示了他曾經的輝煌。我們越往裡走,游客越稀少,這對我們一行人來說無疑是個福音,最怕的就是見到無處不在的人頭,太壓迫了。也正因為人煙稀少,讓我們能夠毫無顧慮地在那邊杵造型,用ZH的話來說,我們每到一處,不是在參觀,而是在“考古”,呵呵……

吳哥出來之後我們來到了經過了南大門,南大門前有一座橋,橋的兩端是巨大天神和阿修羅列隊,吃力地攪拌著大海。再往前就是那張讓我們魂牽夢縈的臉,那張總是微笑著的臉。遠遠的我們在TUTU上就看見了他,TUTU朝著他的方向疾駛著,他是那麼的高高在上,我不得不抬頭仰視他。在我最靠近他的時候,門洞擋住了我的視線,而同時我卻從他裡面經過。車子穿過高高的門洞,瞬間已在幾米外的路上,扭過頭望,他背後的那張臉正對著我微笑。有人說他是高棉國王、大梵天,在我看來他是一塊巨大的磁鐵。那裡有一種力量,越靠近越壓過來。對他的感覺,可能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感覺,或者很明確,或者不能言。

穿過南大門之後,最先到的是巴戎寺。巴戎寺位於吳哥王城的中央,像征著宇宙的中心。巴戎寺的塔共計37座,中間一座最大,高約40多米,其余36座如眾星拱月般全部簇擁在他的周圍。這37座塔頂部分為四面,每面都刻有一個巨大的佛像,正如南大門那張笑臉。佛像眼瞼下垂,眼睛微閉。四張稍翹的厚唇、扁平的鼻子、寬坦的前額和長長的耳朵,安詳中帶有幾分神秘,所謂的悲喜不行於色,應該就是這樣的吧。面對四方:像征著國家思想的高度統一;像征著天堂與地獄、天上與人間、國王與人民、佛教與婆羅門教之間的統一。神像既能看到從王都到邊境每個人的活動,又能看到天堂和地域中的一切情況。他時刻在監督著眾人的一言一行,誰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巴戎寺出來後,我們去了不遠處的巴方寺,規模比較小的一個寺。出來之後按照事先約定的,我們回酒店午休,畢竟這個時節午後的太陽太厲害。回酒店的途中路經一家賣牛肉河粉的小攤,我們進去點了兩份,牛肉很多,還有豆芽,湯底味道清淡,很好喝。回到酒店後KIKI在房內洗澡,我跟JANE到泳池去泡了下,他們那邊泳池的水好鹹,有點小受不了。泡了會上來,我們在一張大大的床上躺著小憩,沒一會我就睡著了,這樣的生活太悠閑、太棒了!

3點半我們繼續向Angkor Wat前進,下午我們一路逛了戰像平台、癩王平台、皇宮、空中宮殿、十二塔廟。

戰像平台在過去是舉行慶典儀式的地方,同時也是國王的閱禮台。站在這裡,嘗試想像金色遮陽傘下的頭冠金觀的國王在這裡檢閱步兵、騎兵、馬車和戰像列隊穿過中央廣場的色彩斑斕的盛況。

癩王平台是一個7米高的平台。在平台頂端有一個全裸的沒有性別的塑像,為什麼叫癩王平台,至今沒有一個清楚的說法。傳說一:當時發現雕像時,雕像被地衣附在上面,呈現就像長了癩一樣,故名;另外一個傳說:歷史上一個國王,因一位敬拜者在衝動之中的親吻,是這位國王患上了麻風病。

現在我們看到的皇宮只是一處遺址。經歷戰爭、風雨和年輪犀利,除了兩個靠近北牆的砂岩石砌的宮廷浴池和考古學家開挖的溝壑和散落的瓷瓦片外,什麼都沒有剩下。全木結構的皇宮建築以蕩然無存。四周荒草遍野、滿目蒼痍。

空中宮殿是吳哥成立最高的建築。登頂後的視野很好。整個建築構築於高台之上,由於太高,所以給我“空中”的感覺。空中宮殿的回廊建築,可以說是後來吳哥寺回廊建築的雛形。

回程經過南大門的時候居然游客稀少,我們趕緊趁此良機下車杵照片,還拉著BOGUN一起拍了張合影,我想他一定也感染了我們的興奮、激動。本來想回吳哥寺看日落,可惜路上偏偏下起了暴雨,加上一波波從巴肯山下來的旅行團,我們居然遭遇了堵車,很詫異吧?

回到酒店,鑒於BOGUN的良好服務,我們決定給他15$,並跟他約定了明天的時間、行程。因為明天要去搶占有利位置,我們跟他約了4點45分,酒店門口等。我們會酒店休息了下,雨漸停,我們出發去PUB STREET吃晚飯了。後來選了AMOK,他們的食物擺盤很精致,味道很不錯,價格也還OK,我們吃的既滿足、又愉悅。吃晚飯又跑去昨天那家超市買了4瓶可可味的VITA MILK,冰過的口感超級棒!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